2017年6月28日星期三

三跑動工 白海豚出沒新低 連續兩年絕迹大嶼山東北

《蘋果日報》,2017/6/27

三跑填海工程去年動工,漁護署最新的中華白海豚監察報告揭露,這「回歸吉祥物」生態堪虞,去年4月至今年3月,大嶼山水域錄得海豚數目跌至47條,是有紀錄以來新低,更連續兩年於大嶼山東北絕迹。海豚保育學會學術顧問洪家耀稱北大嶼山已「淪陷」,促當局嚴謹管制填海工程。

漁護署自1995年開始長期研究本地中華白海豚,最新一份報告指去年4月至本年3月,大嶼山水域只有47條中華白海豚出沒,較2015年報告的65條急跌27%,相較2003年錄得的188條,13年內急跌75%。港珠澳大橋主要施工水域、大嶼山東北面自前年首次錄得海豚數量為零,去年海豚繼續絕迹,而2011年港珠澳大橋未施工時,該水域有11條海豚。翻查資料,1995年9月至1998年3月漁護署在大嶼山北面錄得88至145條白海豚,當時研究未有覆蓋大嶼山西面。

三跑填海工程去年正式施工,西大嶼山的白海豚也由2015年的31條跌至去年的27條。去年度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集中在大嶼山西面整片水域,包括由大澳半島、雞公山、雞翼角伸延至分流一帶水域。報告亦指,研究期間只發現17條幼豚。

洪指出大嶼山水域去年所錄得的海豚數目創有紀錄以來新低,他原以為港珠澳大橋海上工程完工後,海豚數目會有好轉,但數目卻繼續跌,相信與三跑填海工程於去年開始有關,他形容大嶼山北面已「淪陷」。

專家轟先發展後保育失敗

政府雖然在大小磨刀水域設立海岸公園,補償港珠澳大橋工程引致的生態棲息地損失,卻不見白海豚「回歸」。洪斥政府先發展、後保育的政策完全失敗,海豚需要寧靜、清潔的空間棲息,但大嶼山海岸公園的範圍支離破碎,三跑工程更對正大小磨刀海岸公園的門口,「太多人為騷擾,冇可能期望海豚可以好好繁殖」。

洪續指,未來7年的填海面積越來越大,政府有必要更嚴謹管制在大嶼山水域的填海工程,他促當局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擬興建的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及索罟群島海岸公園連接,並移除途經的高速船航線。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促政府盡快設立西大嶼山海岸公園。

漁護署指,計劃加快設立更多海岸公園以保護其棲息地,而高速船航線因會對業界及其他持份者造成影響,需作廣泛諮詢。機管局回覆稱,三跑道系統工程環境小組會繼續監察工程期間的白海豚數目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