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2017/6/8
南丫島的深灣是綠海龜產卵地,本港最後一次有綠海龜上岸產卵已是2012年,一份刊登在《Pacific Science》研究指,該海龜同年10月返回越南白龍尾島時被魚網纏住,待漁民解開魚網時已經死亡。深灣至今連續5年未錄到海龜產卵,中大海洋研究中心的伍澤賡教授指,目前只能期盼尚有海龜在外生長,待成熟後回歸深灣產卵,否則本港或再沒本地海龜繁衍。
綠海龜是唯一在本地繁殖的海龜品種。伍澤賡指,綠海龜有個特點會回歸出生的海灘產卵。一隻綠海龜曾於2003、2008年到南丫島深灣產卵,在2012年再於深灣產下5窩合共超過550顆卵,但未見有小海龜成功孵化,漁護署曾估計海龜卵未有受精。
由於署方在母龜背甲安裝衞星追蹤儀,研究指出,該隻2012年產卵的海龜,同年返回越南白龍尾島時被魚網纏住死亡,安葬在湛江徐聞縣沙灘。此後本港沒有海龜登岸。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林言霞指,魚網纏繞、海水污染和誤食垃圾是海龜死亡原因,難料會否再有海龜上岸。
漁護署承認,2012年在深灣產卵的綠海龜,同年10月返回越南的棲息地途中,被發現在廣東水域死亡。署方正計劃在深灣水域清理水底廢棄魚網及垃圾,亦會定期巡邏,特別是晚上海龜產卵的時間,監察沙灘的環境。
東平洲紫海膽為患
WWF委託伍澤賡研究本港海岸保護區情況,他指東平洲海岸公園在2001年成立後,由於沒有大魚獵食和當地禁止捕魚,紫海膽量暴升。每平方米有6.7至10.3隻,是保護區外3至4倍,海膽侵蝕西南面全港單一面積最大的馬尾藻林「龍落水」,涉及面積800米乘500米,馬尾藻林是魚苗重要的棲息地。
伍澤賡指2008年馬尾藻林已變成荒地,魚苗棲息地遭海膽破壞,他指可能要人為去除海膽,但海藻床仍難以恢復,可能需要人工播種,直至種出具規模的海藻床。漁護署稱,沒有發現紫海膽在主要珊瑚區及龍落水大量繁殖,馬尾藻一般在冬季高速生長和繁殖,於夏季枯退,去年底至本年初在龍落水均紀錄到馬尾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