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星期五

中環一帶海傍現大量水母惹「地震」恐慌 專家解畫派「定心丸」

2025-04-03 19:56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60226297/%E4%B8%AD%E7%92%B0%E4%B8%80%E5%B8%B6%E6%B5%B7%E5%82%8D%E7%8F%BE%E5%A4%A7%E9%87%8F%E6%B0%B4%E6%AF%8D%E6%83%B9-%E5%9C%B0%E9%9C%87-%E6%81%90%E6%85%8C-%E5%B0%88%E5%AE%B6%E8%A7%A3%E7%95%AB%E6%B4%BE-%E5%AE%9A%E5%BF%83%E4%B8%B8

近日中環碼頭至銅鑼灣海傍一帶海面,突然出現大量水母,吸引不少市民圍觀及拍照,但同時有人擔心是「地震」先兆。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表示,香港在每年3至4月為水母繁殖高峰期,水溫、食物各方面合適,水母便會浮上水面交配,為時約一個月,故市民毋須過份擔憂。

今午(4月3日)所見,中環碼頭對開近岸海面出現大量水母,同時有不少垃圾。(黃偉民攝)

《香港01》記者今午到中環碼頭一帶視察,仍可見大量水母在近岸飄浮,不少遊人或渡輪搭客落船後駐足觀賞,但水面可見有不少垃圾。程詩灝表示,根據相片顯示,該批為獅鬃水母。過往20年紀錄顯示,香港在每年3至4月為水母繁殖期,約20至21度水溫合適,加上海中食物相對豐富,水母便會浮上水面交配,直至4月中天氣更熱時候會完結。

程詩灝續稱,由於此時期大量水母浮面,故亦是中國南部海域捉水母製海蜇的高峰期。不過,水母浮面,被蟄傷的機會隨之而增加。程詩灝提醒,市民切勿直接接觸水母,如不慎被水母「炸」傷,可考慮使用潛水員慣用的坊間方法,塗抹牙膏舒緩;但如果出現嚴重疼痛、甚至過敏徵狀,必須求醫。

資料顯示,獅鬃水母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母之一,亦是世上最大的刺絲胞動物之一,其傘形軀體可達兩米,觸手有八組,最多150條,可長逾35米。獅鬃水母透過牠們觸手捕捉獵物,包括魚類、海洋生物及其他體型較小的水母,主要生活於北極海、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澳洲、紐西蘭海域亦有類似種類。

不少遊人或渡輪搭客落船後駐足觀賞。(黃偉民攝)

古洞流浪狗疑遭車輛撞斃 與小狗陰陽相隔 義工盼尋肇事者

2025-04-03 18:1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60226114/%E5%8F%A4%E6%B4%9E%E6%B5%81%E6%B5%AA%E7%8B%97%E7%96%91%E9%81%AD%E8%BB%8A%E8%BC%9B%E6%92%9E%E6%96%83-%E8%88%87%E5%B0%8F%E7%8B%97%E9%99%B0%E9%99%BD%E7%9B%B8%E9%9A%94-%E7%BE%A9%E5%B7%A5%E7%9B%BC%E5%B0%8B%E8%82%87%E4%BA%8B%E8%80%85

古洞懷疑有車撞斃狗隻後不顧而去。一個救援流浪動物的專頁在網上發文,指昨日(2日)下午4時許,一隻在馬草壟一帶生活的流浪狗「6B媽」在「志記鎅木廠」地盤外慘被撞斃,肇事車輛更不顧而去,「6B媽」 頭部重創浴血,倒臥地上,最終不治。專頁負責人Bella十分難過,她跟進「6B媽」已4年多,救起共22隻牠生育的小狗。

閉路電視拍攝到意外發生前十多分鐘「6B媽」仍如常進食,詎料突然收到惡耗,「佢食完餐火雞就走咗(死),好突然」。Bella原本打算本周六再到古洞救狗,惟現在人狗永隔,只盼盡快找回撞死「6B媽」的司機,還牠公道。

在古洞馬草壟一帶生活的流浪狗「6B媽」在一地盤外慘被撞斃。(受訪者提供)

事發於昨日下午4時15分至20分左右,Bella收到鎅木廠職員電話說「6B媽」被車撞倒,遂趕至現場了解,但當時「6B媽」已回天乏術,肇事車輛亦已離場。Bella形容「6B媽」手腳及腹部並無大礙,惟頭部嚴重受創,「爆晒、好多血」,口鼻流血。她估計,當時「6B媽」正步向附近一個車房,期間疑有一輛大車轉入地盤時撞倒「6B媽」:「如果唔係無咁傷。」

「6B媽」倒臥在一地盤外。(受訪者提供)
地上遺下大灘鮮血。(受訪者提供)

Bella翻查放在地盤外、供「6B媽」等流浪狗的飲食碗旁的閉路電視,於下午4時發現「6B媽」正在進食義工提供的火雞肉,詎料此為「6B媽」最後身影。
Bella翻查閉路電視,發現「6B媽」下午4時正在進食義工提供的火雞肉,詎料此為「6B媽」最後身影。(受訪者提供)

由於新界東北發展收地,古洞有不少動物被遺棄,Bella跟進「6B媽」4年多,連同牠上兩星期前才生的10隻小狗,基地共救了22隻由牠所生的小狗,惟一直未能救起「6B媽」讓牠與小狗團聚。Bella提及時不禁飲泣,指意外後「完全瞓唔到,一諗到啲B(小狗)就會喊」,「我哋好想幫佢,但估唔到佢食完餐火雞就走咗,好突然」。她又提到從前未曾摸過「6B媽」:「我都同佢講:估唔到要你走咗先摸到你。」

警方接報到場調查。(「520浪浪加油站 加油寶貝」專頁影片截圖)

Bella提到從前未曾摸過「6B媽」:「我都同佢講:估唔到要你走咗先摸到你。」(受訪者提供)

事後Bella報警求助並聯絡動物善終服務,她亦在專頁發文呼籲目擊者提供車Cam、閉路電視等資訊,希望可以找回撞斃「6B媽」的司機。在同一個地盤另有一隻與「6B媽」相依為命的流浪狗,為免再發生意外,Bella說會於周末盡快救起牠。

警方表示,4月2日下午近5時接獲報案,指在上水馬草壟路對開發現一狗隻屍體,懷疑該狗隻曾被車撞到。人員接報到場,經初步調查後,案件列「交通意外後不顧而去」,交由新界北總區交通部意外調查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銅鑼灣住宅雪櫃起火 女戶主吸濃煙不適 連同兩愛犬送院

2025-04-03 06:38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60226005/%E9%8A%85%E9%91%BC%E7%81%A3%E4%BD%8F%E5%AE%85%E9%9B%AA%E6%AB%83%E8%B5%B7%E7%81%AB-%E5%A5%B3%E6%88%B6%E4%B8%BB%E5%90%B8%E6%BF%83%E7%85%99%E4%B8%8D%E9%81%A9-%E9%80%A3%E5%90%8C%E5%85%A9%E6%84%9B%E7%8A%AC%E9%80%81%E9%99%A2

銅鑼灣發生火警。今日(3日)凌晨3時許,永興街9至11號一個住宅單位內,據報有雪櫃冒煙起火,一名37歲女戶主,和她所飼養的兩隻愛犬被困火場,於是報警。

消防接報到場,出動一條喉和一隊煙帽隊,進入單位內連人帶犬救出。女戶主懷疑吸入濃煙不適,連同兩隻愛犬一起送院。消防將火勢撲熄,經調查後相信雪櫃電線短路肇禍。

就現場所見,涉事單位外牆已被熏黑,大約30人疏散到安全位置,部份人手抱幼童下樓暫避;亦有外籍人士雙手合什祈禱。

女戶主懷疑吸入濃煙不適,連同兩隻愛犬一起送院。(陳永武攝)

女戶主懷疑吸入濃煙不適,連同兩隻愛犬一起送院。(陳永武攝)

黃大仙竹園鄉收地狗主上公屋 老狗鎖貨倉不見天日

Apr 3, 2025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5/04/03/04032-2/

本報今早報道黃大仙竹園鄉寮屋收地重建,有一些貓狗遺在當地需要救援,再有讀者向本報報料,指有一戶已搬上公屋的居民,將一隻估計已15歲的老狗鎖在不見天日的貨倉中,現時未知道該狗主會如何安置那隻名為Lucky的狗狗,但據知清拆承辦商已經聯絡狗主,要求他們在4月16日以前帶走狗狗。該讀者擔心狗狗會被如何處置,今晚報警及報愛護動物協會,惟讀者指警員到場只聽到貨倉內有狗吠聲,未能觀察到狗狗的情況,暫未能確定狗狗有否被殘酷對待。本報正向警方查詢情況。

該讀者表示,據知狗主一家已經上了公屋,卻沒有帶走Lucky,而昨日政府收地封村後,狗主便將Lucky鎖入一個不見天日的貨倉中,環境十分狹窄,但有提供食物和水給狗狗。他表示,今晚報警及報愛協,但對方疑將狗狗放到貨倉另一個無法從外觀察的位置,警員到場後只能夠聽到狗吠聲,卻無法觀察到狗狗的實際情況。

他又說:「警員致電聯絡了承辦商,他們知道貨倉有狗,並說已要求狗主在16日之前將狗清走,所以我估計狗主會在16日之前處理隻狗,但到底是用什麼方法處理,我感到很擔心。」

他形容,狗主應負責任好好安置隻狗,例如向房屋署申請將Lucky成為伴侶犬,而不是像現在般鎖在原地,「如果真的喜歡自己的狗,應該申請隻狗和自己一同住。你自己個個都有地方住,但就將養了10幾年的狗放在貨倉,又熱又焗,實在講不過去。」

相關報道:
黃大仙竹園鄉重建封村 原居民三貓一狗疑被遺棄待救

竹園鄉收地,有狗狗被困貨倉內。
狗狗有食物和水,但不見天日。
狗狗名叫Lucky,圖為他以前的生活照。

荃灣停車場貓貓獲義工救起 走失了兩個多月幸沒出意外

Apr 3, 2025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5/04/03/04031-6/

本報日前報道一隻貓貓在荃灣悅來坊停車場徘徊,在車來車往的處境下十分危險,其後有義工成功將貓貓救起,發現貓貓原來是走失了兩個多月的「豉油」,當時因為貓主將他帶到寵物美容店洗澡,結果貓貓受驚從天花板逃走,幸運地這幾個月豉油都沒有遭遇意外,最終在義工救援下,平安回到貓主身邊。義工阿貓對本報表示,會繼續和貓主聯絡,跟進貓貓情況,確保貓貓得到善待及不會再走失。

本報在3月27日報道一隻貓貓在荃灣悅來坊停車場出入口,有時躲在車底,有時走出車路中間,十分危險。不少義工和熱心市民都到現場嘗試救援,惟因為人太多而嚇得貓貓躲起來。義工阿貓和阿Mi亦有到場,她們設置了籠,結果隔了一晚貓貓走進籠中,成功獲救起。

阿貓表示,之前從群組的信息中得知這貓貓是在1月12日走失,而貓主當時也曾貼街招尋貓,於是她聯絡到貓主接回貓貓。她說:「他們是一對20多歲的情侶,家住長沙灣,貓貓豉油是他們在街上帶回家養的,但今年1月時他們將貓絕育後帶到荃灣的寵物美容店沖涼,結果隻貓太驚慌跳到假天花再走失。」

她又表示,已經提醒貓主一定要小心,「走失得一次便有機會再有第二次,不是次次都那麼幸運,他沒有被車撞到已經偷笑。」她又指貓隻剛完成絕育手術,不應馬上帶去洗澡,還要帶去寵物店洗澡。

最讓她感到震驚的是,當救起了貓貓後,貓主卻沒有帶任何飛機籠和貓袋便過來,「他們還說打算徒手捉,我說隻貓驚到這樣,怎樣徒手足?結果要向義工朋友借個飛機籠。」

她坦言,貓主的疏忽及不合理的做法,讓貓貓走失,幸好貓貓這兩個多月仍能平安生存下來,「希望他們真的會好好對隻貓,很多人都擔心隻貓有事,我會繼續跟進。」她又讚揚酒店和商場的保安員很合作,開門讓義工更容易部署救援行動。

相關報道:
荃灣悅來坊停車場有貓貓躲車底 急需救援

貓貓日前流連荃灣悅來坊停車場。
貓貓日前流連荃灣悅來坊停車場。
義工得知後前往救貓。
原來貓貓名叫「豉油」,已走失兩個多月。

2025年4月3日星期四

黑臉琵鷺|全球數量升 后海灣數字跌逾一成 新田科技城填塘 濕地面積勢再減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thecollectivehk.com/%E9%BB%91%E8%87%89%E7%90%B5%E9%B7%BA%EF%BD%9C%E5%85%A8%E7%90%83%E6%95%B8%E9%87%8F%E5%8D%87%E3%80%80%E5%90%8E%E6%B5%B7%E7%81%A3%E6%95%B8%E5%AD%97%E8%B7%8C%E9%80%BE%E4%B8%80%E6%88%90%E3%80%80%E6%96%B0/?fbclid=IwY2xjawJaYXFleHRuA2FlbQIxMAABHaR5UXE1jpzbUNpY5O5hhFo--eHK4dDF4YrfSJXVmUqw0lDKzBh9GHzb3Q_aem_JSnxdfaZaOGS2gDLaj_I7A

香港觀鳥會公布「全球黑臉琵鷺同步普查2025」結果,今年黑臉琵鷺全球數量首度突破 7,000 隻,錄得 7,081 隻,較去年微升 1.3%。不過,后後灣(包括香港及深圳)數量則為 328 隻,按年下跌逾一成,佔全球百分比亦下跌至 4.6 %,為歷年第二低,情況值得關注。后海灣族群數量過去十年間增長近乎停滯,全球佔比亦不斷下跌,觀鳥會料與本港發展趨勢下,濕地面積減少和質素下降有關,望政府能「先保育,後發展」。

台灣錄得4,169 隻 屬最多地區

觀鳥會每年一月發起「全球黑臉琵鷺同步普查」,今年普查於 1 月 17 日至 19 日進行,動員逾 200 名保育專家及義工數算,涵蓋 11 個地區。普查發現,今年全球黑臉琵鷺數量達 7,081 隻,較去年微升 1.3%(93隻),是首度突破七千大關。

當中錄得最多的地區仍然是台灣,共有 4,169 隻,增幅 0.8%(34隻),佔全球 58.9%;中國大陸則為第二多,共 1,671 隻,較去年增加 2.5%(41隻);第三為日本,共 716 隻,較去年增加 2%(14隻)。

后海灣錄得 328 隻 較去年減 12.5%


至於香港及深圳后海灣,錄得 328 隻,較去年 375 隻減少 12.5%(47隻)。后海灣族群數量過去十年增長近乎停滯,自 2010 年錄得逾 450 隻的高峰後,其後多年數量僅維持約 300 至 400 隻,2014 年更跌至不足 250 隻;其佔全球比率亦持續下降,今年下跌至 4.6%,為歷年第二低。

新田科技城填塘 濕地面積勢再減全球主要度冬地的黑臉琵鷺數量均有所增長,唯獨后後灣下跌,背後原因為何?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料與本港濕地面積和質素狀況有關。他解釋,后海灣屬於內灣,如沉積只會在中間形成、而非向外推進,濕地面積難以增加,加上隨附近發展藍圖越來越大,包括新田科技城將填塘,令濕地面積進一步減少,料黑臉琵鷺數量會再下跌。

余盼政府能投入資源,提升濕地質素,包括在米埔自然保護區孕育更多魚類吸引雀鳥、修復已變乾或長滿草的濕地等。但在高速發展下,補救措施會否仍無法補償損失?余坦言「永遠都擔心呢個問題」,形容是整個發展制度問題的癥結,他反問:「點解次次都係先發展,後做保育呢?永遠都係發展咗,跟住先至諗點樣補償返個損失。其實可唔可以有個機會,不如試吓保育嗰度做多啲嘢先啦,令到成個濕地系統可以好明顯恢復起嚟,跟住先諗邊啲地方可以做啲嘢為社會做發展。」

全球黑臉琵鷺增幅放緩至約 1% 近十年第二低

有四成面積位處濕地保育區及緩衝區、料將填塘 89 公頃的新田科技城規劃去年已獲通過,「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提司法覆核,尚待聆訊。對政府稱將建 338 公頃「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作補償,余日東指將繼續監察。他亦認為香港可以傚法內地,劃出生態保護紅線及更多濕地保護區作保育。

余日東續指,雖然全球黑臉琵鷺數量創新高,但增幅放緩至僅約 1%,為近十年來第二低。他解釋,過往的趨勢是「停一停,過一兩年又突破到」,但雀鳥數量始終不會無限,會否繼續上升仍有待觀察;亦視乎能否積極管理及修復更多濕地,令黑臉琵鷺有新的棲息地。


離岸風電場成新威脅

余又指,黑臉琵鷺亦面對新的威脅,包括離岸風電場。他引述去年的學術研究,科學家透過衛星定位追蹤裝置,發現兩隻黑臉琵鷺分別在 2021 年及 2022 年穿越黃海水域時,因遇上離岸風電場而被逼改變遷飛路線,其中一隻更在進入風電場後折返韓國,一個月後死亡。余相信,該隻黑臉琵鷺因更改遷徙路線致其變得虛弱,繼而影響生存。

余指,保育不能限於單一地區,而要擴展至區域性,並需要地方政府間的合作。為促進區域保育工作,觀鳥會今年二月聯同本地及國際保育專家召開研討會,並啟動 2010 年制訂的《黑臉琵鷺國際物種保育行動計劃》修訂工作,應對保育的新挑戰。

西貢公路野豬捱小巴撞 負傷離去

2025-04-02 10:29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60225620/%E8%A5%BF%E8%B2%A2%E5%85%AC%E8%B7%AF%E9%87%8E%E8%B1%AC%E6%8D%B1%E5%B0%8F%E5%B7%B4%E6%92%9E-%E8%B2%A0%E5%82%B7%E9%9B%A2%E5%8E%BB

今日(2日)上午8時56分,一名小巴司機報案,指行經西貢公路往九龍方向、匡湖居對開撞到一隻野豬。

有網民拍攝到野豬坐路中倒地上,其他車輛均慢駛避開。警方接報後通知愛護動物協會到場,惟人員到場時野豬已離開馬路,在附近尋找亦未有其蹤影。

愛護動物協會到場協助。(黃學潤攝)

人員在附近找尋,但未見野豬蹤影。(黃學潤攝)

野豬坐在路中。(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