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星期三

文明之城 何其慘情 殘殺生命 必有報應

《東方日報》,2020/12/29

自從律政司9月宣布「放生」深井高處擲下動物案的疑兇後,引發「破窗效應」,虐待動物案件接二連三,近3個月來已發生至少30宗個案。受虐的動物種類繁多,手法亦愈見兇殘,有斑鳩被打火機燒、野豬被斬首和剖腹、唐狗被膠袋包裹拋落海,又有貓兒遭劏開腹部倒斃等。議員炮轟律政司為「罪魁禍首」,讓施虐者逍遙法外,為公眾帶出非常錯誤訊息。各界更搖頭嘆息,即使文明如香港社會,處處響起動物哀鳴,難道不怕有報應嗎?

「依家嘅香港真係不知所謂」、「唔嚴懲(動物施虐者)就多咗咁多變態兇徒」、「一定有報應!」12月發生多宗針對雀鳥的虐待慘案,其中觀塘街頭月中發現有白鴿遭斬去頭部、雙腳和尾部,胸膛疑似被扯開兩截,露出骨頭及內臟,引起不少網民痛斥冷血狂徒。早前將軍澳10日內發生兩宗虐待白鴿案,一野鴿遭竹籤由背部插穿身體,另一野鴿兩翼被剪;屯門大興邨有青少年用打火機燒班鳩的眼睛及臉部;鴨脷洲公園亦有無頭斑鳩陳屍地上,令人駭然。

虐狗案多 斬甩眼拋落海

虐狗案件亦不少,10月中元朗有老翁趁狗隻被車撞斃後,徒手挖去其內臟被捕;月底土瓜灣有唐狗被人用毛巾、膠袋包裹,並綑有繩子及水龍頭等重物,拋落海浸死。11月元朗有唐狗被利刀斬傷,傷口深至見骨,左眼跌出眼眶。12月元朗八鄉有唐狗前腳被捕獸器鋼索綑綁,腳部紅腫;月中網上流傳觀塘一間車房有狗隻被主人用膠紙封嘴,頸部綁有鐵鏈。

鐵剷殺羊 野豬劏肚斬首

連體形龐大的黃牛和野豬也不能幸免。11月底梅窩有黃牛連番遭利器傷及頸動脈、腿部及生殖器官,造成一死4傷。同月兩隻被飼養的小羊遭人用鐵剷殺死埋屍蕉林。11月初黃竹坑有野豬腹部遭剖開,斬首後遺棄草叢。

社會各界質疑,多宗虐待動物事件源於律政司「放生」深井擲動物案的疑兇。今年2月,豪景花園對開山坡有30隻動物被人由高處拋下,包括寵物鼠、貓及兔子等,其中18隻動物死亡。警方以涉嫌「殘酷對待動物」罪名拘捕一名男子,另有一男子自首。但9月律政司決定不就案件提出起訴,引起各界嘩然。有領養幸存貓隻的新主人向高等法院提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頒發聲明,裁定刑事檢控專員不檢控的決定不合法和不合理。

鄭若驊放生 狂徒更猖獗

「律政司嘅決定真係離奇萬丈,難以服眾!」前議員鄺俊宇表示豪景花園案是個分水嶺,讓公眾誤以為「虐待動物是可以被放生的」,此後虐待動物的案件明顯大幅上升。

議員陳克勤亦指,律政司就該案不起訴,為社會開出非常壞的先例,讓施虐者存僥倖心態,令這類案件「愈整愈殘酷,愈整愈變態」。他認為政府除了增加殘酷對待動物的刑罰外,亦應針對量刑不足的案件上訴。他又建議要求違例者接受強制心理輔導;另外設立動物警察,培訓人才專責調查相關案件等。

根據資料,前年、去年及今年首半年,警方及漁護署分別接獲368、288及150宗懷疑虐待動物的舉報,當中檢控的則分別只有27、29及5宗。而由去年至今年首半年,因殘酷對待動物而被定罪的案件有30宗,當中僅11宗被判即時監禁,刑罰最重的一宗判囚10個月。

根據《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任何人如殘酷對待動物(包括哺乳類動物、雀鳥、爬蟲類動物、兩棲類動物、魚類或其他有脊椎或無脊椎動物),即屬違法,最高刑罰為監禁3年或罰款兩萬元。

另稿:

動保法落後 照顧責任未涵蓋

本港的《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生效逾80載,曾3度修訂刑罰,惟法例謹懲罰殘酷對待動物的行為,未涵蓋動物的身、心靈、社交需要等的照顧責任。至漁護署去年就提升香港動物福利展開諮詢,但關注團體認為修例框架狹窄,促改立新例保障動物福利。

香港大學2010年曾發表有關本港動物權益法例的檢討報告,指現行法例只着重保護動物免受虐待,未有涵蓋動物的心理健康,亦無規管屠房、表演、實驗和食用的動物等。報告指美國、台灣、澳洲、歐洲和新西蘭等地已實施相關法例多年,倡香港應該倣效。

獸醫業界促立新例

漁護署去年展開諮詢,內容包括增加對殘酷對待動物罪行的最高罰則;將「把動物放到不合宜的環境而使其受傷」納入殘酷對待行為;引入「謹慎責任」,要求負責人須確保其動物有適當的膳食、生活環境和滿足其社交需要,免受疾病和傷害等。

香港非牟利獸醫診所主席麥志豪指,有關諮詢主要根據《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作出修訂,其框架相當狹窄。多個動保團體一直提倡整合現行多條保護動物的規例,訂立一條全新的《動物福利法》,從動物角度出發制訂保護動物福利和權益的法律條文。

東方獻藍圖 官辦貓狗善終園 流浪動物絕迹街頭

《東方日報》,2020/12/29

近期本港接連發生虐待動物案,反映相關問題嚴重,政府雖曾就改善動物福利的建議展開公眾諮詢,包括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惟有關注動物福利的團體認為應更進一步,由政府定出時間表覓地興建「貓狗善終園」,集中接收及處理被虐的流浪貓狗,「一條龍」提供生養死葬,並開放予公眾參觀、寄養及領養。有議員歡迎有關建議,希望讓可憐的動物在園內居住,得到醫治及善終,「10年8年內流浪動物將絕迹街頭!」

消毒水槽沖涼 大風扇吹身

本港流浪狗數目龐大,保護遺棄動物協會創辦人范韻清建議政府應定下時間表發展「貓狗善終園」,由政府牽頭覓地,於港九新界興建院舍,成立獨立機構專責接收及照顧流浪動物,「部門一接到市民通報就可以派人接收流浪狗,希望園內可以慢慢接收晒流浪狗。」她表示,院舍可倣效馬場般,讓狗隻可進入恒溫消毒水槽潔淨身體,加上特大風扇協助吹乾狗隻身體,並為其捉蝨、處理牛蜱、清理耳朵及刷毛等。

一條龍火化 灰撒紀念花園

在首段時期,將流浪狗分開雌雄飼養以防繼續繁殖;有繁殖能力的動物必須閹割;已染病的狗隻則不應做絕育手術,以免增加其痛苦。

狗狗若身體健康可讓人寄養或領養;小病痛的狗隻經醫治後則讓其在園內終老,「呢個做法可以令院舍持續發展,減少一啲不必要嘅人道毀滅,如果真係一啲患病好嚴重嘅狗隻先用無痛方式人道毀滅。」范又指,經專家評估過後,「貓狗善終園」亦可安排特定品種的健康狗隻進行配種,惟繁殖出來的幼犬絕不能買賣。

至於狗隻的身後事亦可在園內完成,如在山邊建立動物火化設施處理屍體,附近更有骨灰龕場及紀念花園,動物骨灰可存放於龕場內,甚至建立一個紀念花園,可灑在樹林中回歸大自然,令該場地成為狗狗一生一世的樂園。

議員葛珮帆亦贊成興建「貓狗善終園」,她認為院舍首要條件是面積夠大,必須提供大片草地讓狗狗活動及奔跑,而且要有附屬醫療機構和獸醫駐場,為狗隻定期檢查,同時亦可接收街症,自負盈虧。

「可以考慮起一間獸醫學校等一啲大學生嚟實習,一方面可以幫到狗隻,另一方面亦都提供到一啲實戰經驗畀學生,一舉兩得。」葛又指,政府可將院舍定位為自然度假營,開放予公眾參觀及領養,附近設有食肆,方便市民悠閒度假;亦可接受市民捐款,再將善款用於園內動物身上。

動物離世 騰地作其他用途

而隨着動物被領養或死亡,園內的面積可逐漸縮小,騰出的地方亦可作其他用途。至於遺棄動物問題,情況同樣嚴重。根據漁護署資料顯示,過去3年被捕獲、主人交出及由其他途徑接收的狗隻有逾5,000隻,獲領養的只有約1,500隻,只佔總數28%,還有逾2,000隻流浪狗無人認領。

另稿:

處理流浪犬建議程序

捕捉:不少動物團體建議政府以更人道方式捕捉流浪狗。

收容:由政府覓地興建「貓狗善終園」,集中接收及處理被虐及流浪狗。

護理:「貓狗善終園」可先為狗隻潔淨身體,並為其捉蝨、處理牛蜱、清理耳朵及刷毛等。

接收善款:「貓狗善終園」可接受市民捐款,再將善款用於園內動物身上。

寄養、領養:市民可在「貓狗善終園」內寄養狗隻,待與狗隻產生感情才考慮領養,領養寵物前須先經過評分。

植晶片:強制飼主為貓狗植入晶片,有助執法機關緝拿棄養者歸案。

另稿:

加設獸醫學院 照顧毛孩育人才

據2018年香港統計處報告,全港有近24萬住戶共飼養超過40萬隻寵物貓狗,較2005年大增超過3成半,連帶本地獸醫需求急升。惟現時本地只有香港城市大學開辦獸醫學士課程,有議員倡可於「貓狗善終園」設立獸醫學院暨診所,培訓本地人才同時,亦可照顧園內犬隻。

33人爭一獸醫學位 本地課程供不應求

目前本地只有城大開辦獸醫學位課程,本年度雖有計劃開設30至40個學位,但報名人數眾多,至少33名申請者爭一個學額。議員柯創盛指隨着近年愈來愈多人飼養寵物,本地獸醫供不應求,以致坊間屢有獸醫牟取暴利。他要求政府提供更多誘因,鼓勵各間院校開設相關課程,滿足本地所需。

動物作實驗教學 收容兼培訓

「新界有啲廢校同土地都可以利用!」柯又建議,政府可在「貓狗善終園」內設立獸醫學院培訓本地人才,因園內收容大量動物,既可讓動物得到妥善照顧,亦可讓學生拿受傷動物作實驗教學,取得更多實習經驗,相得益彰。

另稿:

蓄意遺棄動物 刑事起訴重罰

本港動物權益保障不足致棄養不斷,為改善相關情況,「貓狗善終園」內可提供動物寄養服務,經嚴謹審批,有需要人士可領養動物。但領養後必須做個負責任的主人,如蓄意遺棄動物需接受重罰,甚至可考慮刑事起訴。有議員建議引入統一領養制度,另外亦應設立領養人登記制度,領養者需提供充分理由,而買賣動物要嚴加收緊,才有效減少棄養情況。

受虐及流浪動物均會送往「貓狗善終園」照顧,流浪動物數目亦日漸減少,而需要狗隻陪伴的人士,如長者經審批後,亦可在園內領養動物。然而領養後須善待動物,除為動物植入晶片,亦要慎防動物走失,當領養者蓄意第二次令動物走失便需重罰。

領養嚴格審批 走失兩次需收回

寄養主人與動物產生深厚感情,確定適合飼養便可領養。前議員鄺俊宇認為領養前需經評分或考試,合格者方能領養,而寵物店或相關組織亦有權回收動物免其流浪,「領養要求一定要夠嚴謹先可以,否則領養完又棄養,除咗對狗隻造成二次傷害,亦都浪費咗動物團體唔少人力物力。」鄺又指為達到「零」棄養,政府可立法禁止私人轉讓或轉售動物。而曾令寵物走失兩次以上的主人亦不應再有領養的機會。另蓄意遺棄動物的主人亦需重罰,考慮刑事起訴亦不為過。

「政府一定要正視流浪狗問題,唔可以再等情況惡化落去。」議員柯創盛指,狗隻走失或遭遺棄等個案時有發生,申訴專員公署更就此展開調查,反映現行針對棄養的執法規管成效令人關注。他又指,近期動物虐打案有上升趨勢,流浪狗往往成為「目標」,可惜目前本港有關保障動物權益的法例過時,且罰則太輕,他促請盡快就規管狗主行為立法,「應該從源頭着手,無論係狗隻走失定係主動遺棄,相關狗主都要負番刑事責任。」

另稿:

到園內做義工 倡列社服令項目

愛護動物協會早前發表報告指,今年首7個月棄養貓狗宗數按年增加6%,對本地動保團體的人力和物力造成沉重負擔。有學者認為政府可將服務「貓狗善終園」納入社會服務令項目中,作另類教育,透過服務動物改變違法者的心態;亦有關注團體希望政府作中間人,鼓勵超市捐贈快將到期食物予「貓狗善終園」,物盡其用。

「其實香港保護動物權益相對起外國係落後。」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指政府現時對流浪動物收容所的支援不足,他認為待「貓狗善終園」興建好後,社署可考慮將園內服務列入社會服務令的項目之一,識別有能力又適合的服令者作義工,既可以減輕園內負擔,亦可透過和動物相處,改善犯案人的心態。

超市回收食材 餵飼園內犬隻

「政府可以起一個帶頭作用,鼓勵超市將一啲就嚟過期、又啱食嘅食物供應畀流浪動物,一舉多得。」「23萬監察」發言人王國興指照顧流浪動物的起居飲食支出龐大,認為政府可作中間人,協助本地志願機構聯絡各大超市,以回收過期不久的狗糧或者合適的食材餵飼園內的動物,物盡其用,減輕「貓狗善終園」負擔。

另稿:

虐畜走私需嚴懲 取締繁殖場私人買賣

今年發生多宗虐待動物的案件,社會有聲音直指,政府應立例杜絕繁殖場及私人買賣,甚至取消售賣狗隻的店舖,以保障動物權益。

有議員促政府嚴懲虐待及走私動物者,並應取締非法繁殖場,而不時遭「用完即棄」的地盤狗亦應強制執行登記制度,地盤不應飼養流浪狗,防遭不人道對待。

地盤養狗需登記 免用完即棄

「最好係一刀切立法唔好再畀人繁殖狗隻出售,違者要負相關刑事責任,罰則一定要具阻嚇性。」議員柯創盛指,坊間不少人利用現時准許私人繁殖者自行繁殖寵物的法律漏洞,逃避申請牌照,他認為「私人繁殖」界線模糊,而過往即使執法人員成功搗破無牌狗場,亦因未能證明主管人繁殖狗隻出售而被法庭輕判。

另一名議員陳恒鑌亦炮轟很多本地繁殖場的手法都不甚人道,促請政府提高繁殖場的發牌門檻,取締非法繁殖場,保障動物權益。議員鄺俊宇亦認為可以考慮禁止地盤養「看門狗」,以防地盤竣工後工人棄養犬隻。

另稿:

兼收其他動物 減少人道毀滅

面對日漸增多的流浪牛及野豬,加上不少流離失所動物陷困,如早前被野狗野豬追殺,慘卡在鐵欄受傷的黃麖,「貓狗善終園」便可成為其收容所。「有善終園梗係好啦,可以減少貓狗被人道毀滅!」香港拯救貓狗協會創辦人謝曉梅十分贊成興建「貓狗善終園」,直指本港缺乏有關場所安置流浪動物,尤其貓隻繁殖速度快,即使有義工協助絕育,但亦趕不上貓隻繁殖速度及數量,令流浪貓愈來愈多;而由去年社會運動至今年新冠肺炎爆發,被棄養的貓狗數量大幅上升,現時其接收流浪動物的地方已飽和,其中八成是被主人棄養的動物,「我估計係因為失業、移民等原因,導致大量貓狗被拋棄。」她促政府立例嚴懲虐畜者及棄養者,並加強監察及教育。


旺角街市群鼠開P 三疫拍門未正視

《東方日報》,2020/12/29

新冠肺炎疫情未止,本港即將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而食物環境衞生署做騷式滅鼠,令多區爆發嚴重鼠患,連累市民面對三疫夾擊。其中,旺角廣東道一帶的露天街市在聖誕節假期後,有群鼠繼續通街走開派對,捐入附近地舖覓食,場面駭人。區議員狠批食環署抱殘守缺,堅持用成效存疑的傳統方法滅鼠,而且附近的旺角街市大樓丟空養鼠多年,令旺角淪為老鼠樂園。

本港今年上半年的平均鼠患參考指數為3.6%,當中有7個地區的鼠患參考指數高於平均值,榜首是觀塘區,達到9.5%;其餘為東區、南區、九龍城區、沙田區、油尖區及荃灣區;至於鼠患尤其嚴重的旺角區則為2.5%,可見鼠患指數亦未能反映實況。

無懼途人步近 穿梭覓食

本報記者昨日(28日)凌晨到旺角視察,在圍繞着空置旺角街市大樓的廣東道與南頭街交界露天街市,發現有至少10隻身形不一的老鼠在街上游走,部分在雜物堆中左穿右插,部分則從鐵閘底的罅隙捐入附近地舖找食物。即使有人走近,群鼠亦無懼意,未有慌張走避,明顯已習慣在人類眼皮底下覓食。

與南頭街接壤的深圳街,亦處於空置旺角街市大樓旁邊,街上一列排檔出現多隻老鼠,在堆滿發泡膠箱的貨架上穿梭往來,時而跳落地面找食物。本報記者視察期間,現場有一隻貓閃出,但貓兒對群鼠似乎視而不見,只在原地伸懶腰,毫無意欲捕鼠,竟放軟手腳,難怪該處碩鼠有恃無恐。

三無大廈住戶 垃圾棄街

油尖旺區區議員余德寶表示,旺角區多年來都有鼠患,尤以廣東道露天街市一帶的鼠患最為嚴重,該處樓上是住宅,樓下是菜檔和肉檔,「燒臘、豬肉這些食物最惹老鼠,而且附近多三無大廈,無業主立案法團請人倒垃圾,居民經常將垃圾亂棄街邊。」

余又指,廣東道露天街市附近的旺角街市大樓丟空多年,近年偶有食環署職員將舊文件搬到該大樓存放,平日鮮有人出入,更加不會有人打掃,「人影都無,老鼠自然霸來住,那裏已經是老鼠樂園。」他批評食環署滅鼠不力,堅持用放鼠餌、放捕鼠籠等不合時宜的古法來捕鼠,「那些老鼠已經『進化』了,知道那些是鼠餌,牠們不會去吃」,他認為食環署應投放更多資源,嘗試不同的捕鼠方法,而非「行行企企放捕鼠籠就當滅鼠。」

另稿:

4000元殺一鼠 枉燒公帑

本港鼠患嚴重,但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早前回顧今年工作,只顧吹噓安裝擋老鼠板、熱能探測器等滅鼠「廢招」,連今年的滅鼠數字亦未見公布。根據部門開支預算,食物環境衞生署本年度用於滅鼠的開支多達二億多元,但滅鼠成效卻每況愈下,過去10年鼠患參考指數未見有跌,反映再多的設備都只是形同虛設。

引入熱能探測機 死撐有成效

早前跨部門年結會議以視像形式舉行,出席的部門包括有3個決策局、21個政府部門的代表,但年結會議卻連今年滅鼠數字也沒提供。當局表示,食環署和房屋署將成立由兩個部門副署長主持的工作小組,為公屋制訂及落實「更具成效」防治鼠患措施及行動計劃。至於滅鼠工作上,食環署指,實地視察了9個房委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並提供有關在公共屋邨加強防鼠工作的具體建議;房委會至今年10月已在公屋樓宇外牆的合適位置安裝逾16,900個防鼠擋板,以及在兩個屋邨試用熱能探測攝錄機。

就環境衞生欠佳的後巷,食環署和民政事務總署持續向路政署轉介個案,路政署去年6月至今年11月底,已完成216項後巷改善工程,以清除老鼠的藏匿點及堵塞牠們來往的通道。至於食環署測試的人工智能熱能探測攝錄機,聲稱可監察及分析鼠隻活動,該署稱有關試驗計劃有初步結果,強調「測試均顯示新技術頗具成效」。

本報翻查統領滅鼠工作的食環署帳目,發現本年度該署滅鼠開支高達2.09億元,費用較上個財政年度微增200萬元,但並沒交代今年截至年結前的滅鼠成效。即使過去11年,平均每年動用1.5億元滅鼠,滅殺一隻老鼠平均開支高達4,000元,但過去10年鼠患參考指數反而由2010年1.5%反彈至去年的4.2%,今年上半年亦有3.6%,反映當局錢愈花愈多,但滅鼠卻成效不彰。

另稿:

民間自救 水桶保鮮紙捉碩鼠

食物環境衞生署滅鼠不力,多年來聲稱引入新科技滅鼠亦成效不彰。眼見政府帶頭滅鼠「失威」,市民惟有研究民間智慧「自救」。最近網上有人僅以水桶、保鮮紙及鼠餌等,已製出高效捕鼠器;只須將鼠餌放入水桶再封上保鮮紙,再在保鮮紙上撕破洞口,老鼠便會墮入陷阱,署方或可考慮借鏡。

木板當梯 請鼠入甕

老鼠的繁殖能力驚人,一隻懷孕老鼠一年可生產逾千後代,食環署近年花費大批公帑引入新科技滅鼠,例如氣壓滅鼠器,夜視攝錄機及熱能影像攝錄機等,惟本港多區仍然屢爆鼠患。然而高科技可能不及民間智慧。有網民上載短片表示僅利用水桶、保鮮紙及鼠餌,便可自製高效且低成本的捕鼠器,只須在水桶上貼上保鮮紙,在保鮮紙上撕開洞口,並於桶內及保鮮紙上放置鼠餌,水桶旁則架設木板,吸引老鼠沿木板攀上水桶,再透過保鮮紙破洞鑽入水桶內。老鼠一旦跌入桶中,就難以爬出桶外。

亦有網民先於透明水桶兩側架設木板,並在水桶上方放置鐵絲網及設下洞口,同時於桶內設下一組以鋁罐組成的滾輪,再將鼠餌放置水桶底。當老鼠透過木板爬上水桶頂部及鑽入洞內隨即掉進到滾輪跌至水桶底,無法逃出。另一邊廂,亦有人在水桶掛上一塊會轉動的圓板,並在板的兩側黏上鼠餌,當老鼠躍入桶中欲食鼠餌時,圓板因重量失衡而自轉,令老鼠掉進桶底,再難逃逸。

另稿:

大鼠戊肝全球16個案 港佔15宗

本港鼠患「醜出國際」,自2018年在港發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後,今年確診至少7宗個案。全球現時累計錄得16宗確診個案,香港獨佔15宗,餘下一宗是在加拿大,香港可謂「盛產」大鼠戊肝人類感染個案,目前所錄得的確診個案是冠絕全球。而本港個案中最年輕患者僅得17歲,最年老患者則是89歲。

本港個案中主要患者來自黃大仙區,其次是九龍城區,其餘地區包括港島南區、屯門、葵青、牛池灣、藍田、紅磡、大埔等。值得留意的是,以上地區大多並非鼠患指數最高的地區,反映鼠患指數未能準確預視居民染上大鼠戊肝的指標。

傳播途徑未明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目前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的確實傳播途徑尚未明。可能的傳播途徑包括進食或飲用被齧齒動物或其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觸被齧齒動物或其排泄物污染的環境或物件,及直接接觸齧齒動物或其排泄物。而一般導致人類感染的戊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

換言之,大鼠戊肝會經由帶病毒老鼠爬過的食物感染,所以市民置放食物時亦務必加倍小心。目前不少罐裝或包裝飲品亦會擺放在地上,若有帶病毒老鼠爬過或咬過,甚或遺便溺在罐面,市民未作清洗就開罐飲用,亦會有染疫危機。

另稿:

本報踢爆鼠噬豬殼 食署補鑊做騷

政府縱容鼠患禍港多年,置市民健康於不顧。本報先後踢爆九龍東兩個街市驚現老鼠「圍噬豬殼」,場面令人反胃,事件曝光後轟動全城,街坊聞「鼠」色變,食物環境衞生署始後知後覺「補鑊」,但街市清洗完畢鼠患依舊。須知九龍東是全港最多新冠肺炎確診者地方,在新冠肺炎以及大鼠戊肝的雙疫拍門,甚至交叉變種下,臭鼠橫行恐引發新一輪危機,實在令人憂慮。

去年鼠患指數創下10年新高,老鼠愈滅愈多,儘管市民長年受鼠患困擾,收納稅人錢的政府仍「翹手翹腳」。本報近年已多次發現在各區街市及後巷有群鼠出動的情況,而街市淪為老鼠樂園亦非單一事件。今年八月本報連環踢爆多個街市養鼠為患,其中秀茂坪街市更連日上演「老鼠開餐派對」,有豬肉檔隨地放置豬殼,任由10多隻老鼠啃咬「食大餐」,嚇人的衞生情況令到全港嘩然。

黃大仙的大成街街市亦出現同樣群鼠歎豬殼情況,有多隻老鼠圍攏在肉檔外的多隻豬殼大歎「早餐」,情況令人惡心,街坊直言不敢光顧該肉檔吃「二手豬肉」。西營盤街市也發現鼠蹤,在場雖有工人清潔消毒,惟街市M2層近一個肉檔位置仍發現有老鼠匿藏暗處,亦有老鼠明目張膽地在街市內橫行。

「深層消毒」後照舊開餐

本報報道鼠蹤處處後,食環署始急急補鑊派員清洗多個街市,以及與街市檔戶商討豬隻屠體抵達街市時的安排,並突擊檢查,聲大大稱將展開密集式滅鼠行動,加強街市清潔消毒及放置大量捕鼠器云云。可惜,部分街市剛完成所謂深層消毒後,老鼠亦隨即竄出開餐,反映食環署滅鼠無方,純粹「做騷」敷衍了事。

2020年12月29日星期二

車房狗不獲善待被棄養 餵狗姨姨救走尋家

Dec 28, 2020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20/12/28/12281-2/

不少車房狗都過著不幸福的生活,只有少數得到重生機會。GoGo過去兩年多常被綁車房,沒多少家庭溫暖,也沒有學習社交的機會,更有指主人曾打狗,近月狗主更疑因不滿狗狗咬人,提出將狗狗交愛護動物協會棄養。餵狗姨姨梁小姐看不過眼,經過幾番理論後,決定將狗狗救走,成功轉狗牌改名為GoGo,現時寄住在動物義工團體的場地,等待新的領養家庭,梁小姐會請訓犬師教GoGo成乖乖狗,期盼他明年以新身份過幸福的生活。

不足3歲的GoGo,原名Happy仔,是山邊流浪狗所生的6胎之一,前年被人帶走飼養,但他迎來的不是家庭生活,而是被綁在車房。

餵狗姨姨梁小姐有次認識了Happy仔,看到他有皮膚病,又經常吃麵包皮,便經常探望和關心他,買狗糧給他,還多次帶他洗澡及游水。她亦看到有些人會亂給他食物,「見過有人給他星州炒米、楊州炒飯、炸豬扒,甚至鵝的頸骨。」

Happy仔並沒有被善待,試過被老人院投訴吠叫,試過因為咬人,去年被人用索帶箍嘴,結果索帶在他掙扎下移至下巴緊纏,下巴被纏至紫色,梁小姐找來愛協督察幫忙,最終送到獸醫診所才能剪開索帶。

梁小姐又指,有街坊見過主人打Happy仔,而且長期綁在車房,對狗狗也造成心靈創傷,充滿挫敗感。

直到今個月,主人疑因為不滿狗狗曾咬人,而提出將狗狗送去愛協,梁小姐看不過眼上前理論,又向其他義工求助,終成功救走狗狗。現時狗狗已轉名到餵狗義工名下,並改名為GoGo,暫時於一動物救援團體居住,她說:「GoGo現暫在安全地方,但仍然希望尋求新主人,令狗狗改變餘生至終老。」

梁小姐形容,看到狗場有400多隻狗,讓她感到政府多年來動物政策不足,沒好好處理流浪狗絕育問題和車房狗等問題,救援動物的團體場地便逼爆,「政府應該對這些義工團體提供資助,他們要照顧很多救起的動物,非常艱難。」

領養是減輕義工負擔的方法,如有意領養GoGo,請pm聯絡Alice Leung (https://www.facebook.com/alice.l.leung.9)。

狗狗曾被索帶綁嘴,至下巴變紫,餵狗姨姨找來愛護動物協會督察幫忙。
Happy仔之前在車房環境下常出現皮膚病。

2020年12月28日星期一

須定期服藥鴿鴿走脫飛樹上 女主人守候逾一天終救回

Dec 26, 2020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20/12/26/12261-2/


一隻出生不久即獲救起飼養的鴿鴿,昨日下午3時因鳥籠損毀意外走脫,飛到西貢孟公窩路一大樹上。由於鴿鴿一直家養,缺乏野外求生能力,加上仍要定期食藥,女主人吳小姐在樹下留守至今逾24小時盼望救回鴿鴿,並找來愛護動物協會、消防、樹藝師,仍無功而還。吳小姐表示,鴿鴿一直沒有吃東西和喝水,惟有設籠用食物引到他入籠。「香港救援鳩鴿及雀鳥」專頁表示,今日下午3時半,吳小姐終成功捉回春春。

鴿鴿名字叫「春春」,吳小姐半年前放狗時見到還是雛鳥的春春受傷倒地,附近卻不見有鳥巢,為救春春一命而將他帶回家中,悉心照料,待春春完全康復後才飛走,現時鴿鴿仍要定時服藥。

吳小姐近日有事忙,將春春交託朋友暫時照顧,怎料昨日下午3時將春春交給朋友時鳥籠損毀,春春飛了出來,並停在10米高的樹上。愛協督察和消防員昨晚及今早均有到場,但都沒辦法救到春春,最終有消防幫辦認為不應這樣用政府資源,愛協督察亦指鴿鴿沒有受傷,沒即時危險毋須拯救,因此愛協和消防員都收隊。

無奈的吳小姐唯有在今日中午找樹藝師朋友幫忙,攀樹過程中,成功讓春春由10米高大樹飛到較矮的3米高樹上。吳小姐說:「我們現在設了籠,放了食物和水,希望他自己走入籠。」數名義工與吳小姐一同在樹下守候。

吳小姐表示,看得出春春很害怕,停在樹上不肯移動,又不吃不喝,「他未出過街,現在還不能適應到野外生活。」

直至今日下午3時半,吳小姐終成功將鴿鴿救起。

鴿鴿春春走失,站在樹枝上整天不吃不喝。(哲雄 攝)
樹藝師攀樹救鴿但不成功。(哲雄 攝)
義工設籠盼救回鴿鴿。(哲雄 攝)
女主人守候逾一天,盼救回鴿鴿。(哲雄 攝)
鴿鴿春春

動植物公園禁閉期現喜訊 一級瀕危絨猴疫下添丁

2020-12-27 22:03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18%E5%8D%80%E6%96%B0%E8%81%9E/566941/%E5%8B%95%E6%A4%8D%E7%89%A9%E5%85%AC%E5%9C%92%E7%A6%81%E9%96%89%E6%9C%9F%E7%8F%BE%E5%96%9C%E8%A8%8A-%E4%B8%80%E7%B4%9A%E7%80%95%E5%8D%B1%E7%B5%A8%E7%8C%B4%E7%96%AB%E4%B8%8B%E6%B7%BB%E4%B8%81

一直開放予公眾入場的香港動植物公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需要暫時關閉,負責管理的康文署今日發放最新消息,指關閉期間採取嚴密防疫措施,不但飼養員須穿上全副防護裝備進場,連猴子亦要定期接受探熱槍測量體溫,確保健康無恙,猶幸一級瀕危動物棉頂絨猴近日疫下添丁,巿民要待重新開放後才能觀賞絨猴BB的可愛模樣。

康文署表示,疫情爆發期間,動植物公園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所有飼養員進入籠舍前須穿上保護衣和消毒鞋履,才能進籠餵飼或打掃,而他們亦會手持探熱槍,監察動物的健康狀況,確保沒有動物染病。

飼養員採取嚴密防疫措施,入籠不但要穿上全副防護裝備,亦會持探熱槍測量動物體溫。(政府新聞處圖片)

飼養員採取嚴密防疫措施,入籠不但要穿上全副防護裝備,亦會持探熱槍測量動物體溫。(政府新聞處圖片)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高級康樂助理員張偉霖表示,雖然公園因疫情暫禁對開開放,園內動物無法與人互動,但他們會絞盡腦汁製作小玩意,刺激動物多動腦筋,例如飼養員製作類似寵物界的「藏食球」,球內鑽孔塞入花生,讓九歲的婆羅洲猩猩雲雲和華華要伸手指入球內挖出花生,以訓練牠們四肢靈活性,亦會以麻布包裹小食,或把水果繫在植物枝葉上,如藏寶般放在不同角落,考驗動物的反應與智慧。

飼養員為刺激動物多動腦筋,既設置藏食球,亦有用麻布包裹小食或水果繫在植物枝葉上,讓動物多活動尋寶。(政府新聞處圖片)
飼養員為刺激動物多動腦筋,既設置藏食球,亦有用麻布包裹小食或水果繫在植物枝葉上,讓動物多活動尋寶。(政府新聞處圖片)

他稱,今年疫情困擾下,猶幸有多名成員添丁,包括環尾狐猴、紅頰黑猿、白面僧面猴、領狐猴和棉頂狨猴都誕下小寶寶,當中棉頂狨猴屬於一級瀕危動物,能夠成功在公園內進行本土繁殖,對此感到鼓舞。

有興趣人士可瀏覽政府新聞網觀看有關短片。

一級瀕危動物棉頂絨猴近日添丁變成一家三口。(政府新聞處圖片)

一級瀕危動物棉頂絨猴近日添丁變成一家三口。(政府新聞處圖片)

救鴿耐力賽|政府禁散養家禽 獸醫或拒絕治療 義工救鴿有風險

2020-12-26 14:11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566584/%E6%95%91%E9%B4%BF%E8%80%90%E5%8A%9B%E8%B3%BD-%E6%94%BF%E5%BA%9C%E7%A6%81%E6%95%A3%E9%A4%8A%E5%AE%B6%E7%A6%BD-%E7%8D%B8%E9%86%AB%E6%88%96%E6%8B%92%E7%B5%95%E6%B2%BB%E7%99%82-%E7%BE%A9%E5%B7%A5%E6%95%91%E9%B4%BF%E6%9C%89%E9%A2%A8%E9%9A%AA

聖誕節(25日)一隻約7個月大的寵物白鴿「春春」,由主人帶往孟公窩路交託友人暫養時,白鴿籠突然「甩底」,春春墮地後,懷疑受驚飛上10米高樹椏上被困。消防及愛協先後出動三次協助拯救無果。至今午(26日)樹藝師到場協助捉鴿,仍未能捉回春春,至於牠已飛走近20小時。

原鴿生態及社區政策研究小組主席Kelly指,白鴿屬於外來物種,市民不可飼養,大部份獸醫亦拒絕為病鴿治療,義工救鴿亦有犯法風險,呼籲政府正視野鴿數量控制的問題。

春春初生後不久受傷倒臥路邊,由吳小姐救回飼養。(吳小姐提供圖片)
春春由吳小姐親手養大。(吳小姐提供圖片)
春春由吳小姐親手養大。(吳小姐提供圖片)
春春由吳小姐親手養大。(吳小姐提供圖片)

香港原鴿生態及社區政策研究小組主席Kelly表示,白鴿屬於外來物種,並非本土野生雀鳥,過往因食用、放和平鴿,以及賽鴿等原因被引進香港,即使1997年香港回歸當日亦有放和平鴿的儀式,不少白鴿在香港生長。

政府自80年代陸續禁養鴿

政府由1980年代起,已開始修訂《廢物處置條例》禁止在市區飼養禽畜及賽鴿,惟當時對飼養不多於20隻活家禽作出豁免。直到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其後政府進一步限制市民飼養禽畜,並於2006年取消該項豁免,自此飼養人必須獲得漁護署發出特別牌照,否則散養任何活家禽如雞、鴨、鵝、鴿和鵪鶉 ,均屬違法,違者可被罰款最高50,000元和監禁6個月。

昨午(25日)開始,春春疑被困樹椏上,今日(26日)凌晨仍在待救。(劉定安攝)

昨午(25日)開始,春春疑被困樹椏上,今日(26日)凌晨仍在待救。(劉定安攝)

Kelly續指,野外白鴿的數量增長速度快,與人類的衝突日益增加,現時已經去到臨界點。由於缺乏足夠天然食物(不包括麵包和廚餘)和乾淨食水,白鴿的衛生情況欠佳,以致時有病鴿在街頭,另外,由於鴿被歸類為家禽,所以市面上的獸醫亦不可為鴿治療。

義工救病鴿有犯法風險

關注白鴿的義工唯有將病鴿傷鴿帶回家治理,而且要承受觸犯法例的風險。Kelly認為,要解決這些矛盾,政府必須正視野鴿數量控制的問題,才能從源頭著手,令人鴿雙贏。Kelly認為,今次事件中的女事主在白鴒有飛行及覓食能力後,也可考慮將其放生。

漁護署2016至2018年接收及人道處理的家禽(包括野鴿)數字。

漁護署2016至2018年接收及人道處理的家禽(包括野鴿)數字。

七成家禽遭人道毀滅

翻查資料,漁護署於2009年收集的雀鳥屍體中發現一宗野鴿感染禽流感的個案。而漁護署基於公眾衞生理由及禽流感風險,所有被檢獲的受傷家禽均會考慮被人道處理。根據漁護署2016至2018年接收及人道處理的家禽(包括野鴿)數目顯示,漁護署所接得的家禽,包括野鴿,約七成最後需人道毀滅處理,署方補充部份家禽於接收時已重傷自然死亡。

大埔新圍仔村唐狗遭捕獸器夾傷 動物義工接走治理

2020-12-26 20:00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566683/%E5%A4%A7%E5%9F%94%E6%96%B0%E5%9C%8D%E4%BB%94%E6%9D%91%E5%94%90%E7%8B%97%E9%81%AD%E6%8D%95%E7%8D%B8%E5%99%A8%E5%A4%BE%E5%82%B7-%E5%8B%95%E7%89%A9%E7%BE%A9%E5%B7%A5%E6%8E%A5%E8%B5%B0%E6%B2%BB%E7%90%86

大埔新圍仔村有唐狗被捕獸器夾傷,今午(26日)4時許,一名63歲姓林女子於新圍仔路一山坡發現一隻黑色唐狗被捕獸器夾到。警員發現該狗隻腳部受傷,初步調查相信該狗隻踏中捕獸器。案件列作求警調查,將交由大埔警區刑事調查隊第12隊調查,暫未有人被捕,狗隻交由報案人帶走治理。

愛協表示較早前接獲消防通知,有市民於大埔頭邨山頭聽到動物呼喊聲,發現一隻狗隻被捕獸器所傷,愛協督察到場後發現一隻成年男性流浪狗,現場有動物義工將唐狗帶往治理。

動物義工將狗隻帶往治理。(愛協提供圖片)
動物義工將狗隻帶往治理。(愛協提供圖片)
現場為新圍仔路一山坡。(愛協提供圖片)

山頭誤踏捕獸器 唐狗哀鳴

《東方日報》,2020/12/27

大埔唐狗遭捕獸器夾中受傷。新圍仔村附近一山頭,昨晨至下午突然開始傳出狗隻哀嗚聲,一名身兼動物義工的姓林(63歲)婦人察覺有異,其後上山沿聲探尋,赫見一隻唐狗誤踏捕獸器陷阱,左前腳被鋼索纏住受傷,動彈不得,遂於下午約4時報警處理。

疑村民為捕捉野豬設下
消防到場了解捕獸器結構及裝設方式後,成功將狗狗救出,而警方同時亦在山頭搜索,再在附近發現另一捕獸器,將之連同涉事捕獸器一併檢走。警方經初步調查後,不排除捕獸器是村民為捕捉野豬等動物而設下,案件列作求警調查,交由大埔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據悉,受害的唐狗年約2至3歲屬雄性,身上並無晶片,相信是流浪狗,其身體狀況大致良好,交由林婦帶走治理。    

哥基困露台多月 惹虐狗疑雲

《東方日報》,2020/12/27

哥基犬關露台風吹雨灑3個月,愛協登門訪查勸喻。上周五(24日)網上流傳相片,指將軍澳日出康城屋苑有住戶懷疑虐犬,長期將其飼養的哥基犬困在僅約20平方呎的露台,可憐狗狗屈縮方寸之地,每日飽受日曬雨淋,只能不時原地轉圈,表現焦慮。

網民稱目睹拍打喝罵
事件引起網民聲討,有報稱居於附近的住戶留言指,自10月起不時聽到該隻哥基犬在露台吠叫,惟有人對此漠然不理,雖然間中會走出露台餵飼,但稍有不滿便對狗隻大加斥罵,甚至動手打牠,令人更憐憫狗狗的處境。

愛護動物協會發言人表示,前日接獲市民通知,隨即派員到場了解,惟未能聯絡狗主,於是留下告示離開,狗主其後致電回覆,經溝通勸喻後已將哥基犬帶回屋內。愛協督察今日登門造訪,發現該隻哥基犬健康良好,可以在單位內與露台走動,環境衞生乾淨,愛協已勸喻狗主切勿將狗隻長期放置於室外。

指叫聲擾人 領養貓一周後遭退回

《東方日報》,2020/12/27

領養寵物本來是愛心表現,但若只是一時衝動、未經深思熟慮便隨意領養,未幾又將其退回領養中心,只會令寵物遭受被二次遺棄的打擊。提供流浪貓領養及助養服務的慈善團體「香港群貓會」,昨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一周前有人領養貓貓「薑蒜蓉」,卻在昨日「拆禮物日」退回,這隻貓被退回的原因竟是「貓叫聲」擾人,團體的貼文獲得不少動物愛好者回應,有網民直斥原領養人不知所謂。

團體不滿 嘲「可買Hello Kitty」
「香港群貓會」的貼文表示,「薑蒜蓉」一周前獲人領養,本以為能趕得及與新家人做冬、過聖誕,豈料卻在拆禮物日被退回,原因竟是貓會叫。該會狠批有關行為,指動物的生命對有關人士似無意義,直斥有關人士「只想要一團毛茸茸的公仔」,建議他們可以「買隻Hello Kitty」,因它「無嘴又無爪,不會抓梳化,不會嘔毛不會暴走」。

貼文引起廣泛動物愛好者關注,有網民留言批評事件「不知所謂」,指貓隻是因為到了新環境,感到不安才會叫,認為有關人士以後不應養貓,亦應該把他拉入黑名單,阻止其到任何機構領養。另有網民更質問該名人士,「如果生個仔日日喊,係咪送去保良局?」

鳥籠甩底 白鴿捉回再逃脫

《東方日報》,2020/12/27

甩底鳥籠累事,百厭白鴿飛去復歸再脫逃,擾攘逾日玩殘主人。洋名Ceci的吳小姐(27歲),前日下午3時許由馬鞍山乘車至西貢孟公窩路,準備將心愛白鴿「春春」交予友人照顧,期間雀籠底部突然脫落,出籠鳥立即展翅高飛,停駐在一棵約10米高的大樹上,Ceci多番勸誘「春春」返回不果,只好報警求助。

消防及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奉召到場,惟因樹下有車輛停泊,加上附近豎有架空電纜,無法升起雲梯或升降台拯救,逗留約兩小時先行離去,消防至昨凌晨零時及早上6時許再重返現場視察,期間曾嘗試用接駁長杆的伸縮網捉鴿,惟牠在枝椏間靈活縱躍,始終不入羅網,消防三度營救不果,最終判斷牠生命未受威脅,收隊無功而回。

疑用鳥喙打開鳥籠門
Ceci未有放棄,至昨日中午,找來任職樹藝師的友人支援,協助攀樹救鴿,惜仍告失敗。直至事發約24小時後,「春春」飛到附近村屋屋頂,情況才見轉機。Ceci等人先登上屋頂天台,擺放裝有另一隻白鴿的籠具及食物,藉此減低「春春」戒心,並逐漸靠近牠,本報記者及後持網相助,終成功將其一網成擒,並放回鳥籠,惟牠似乎仍未思歸,懷疑再用鳥喙打開鳥籠門,再次脫逃飛返樹上,令Ceci及在場各人大感懊惱。到晚上10時許,Ceci仍未成功救鴿,惟有暫時放棄回家,留待今日繼續。 

政府清潔得個樣 聖誕群鼠開派對

《東方日報》,2020/12/27

本港鼠患問題無日無之,聖誕夜群鼠出動開聖誕派對!在葵涌光輝圍及深水埗福榮街等食肆一帶,都發現老鼠一家大細傾巢而出,有肥鼠更碩大如貓,猖狂爬上4樓窗台,嚇窒住客。目擊市民批評,政府僅做騷而無作為,鼠患情況已持續數年,擔心新冠病毒下再爆鼠疫,嚴重危及市民健康。

事實上,自本港於2018年發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後,今年確診至少7宗個案,累計15宗確診個案。大鼠戊肝經人傳人感染機會微,但亦會經由帶病毒老鼠爬過的食物感染,所以置放食物時亦需加倍小心,若有懷疑應將食物再清洗。同時,現時不少罐裝或包裝飲品亦會擺放在地上,如帶病毒老鼠爬過或咬過,甚或遺便溺在罐面,市民不清洗就開罐飲用,亦會有受感染的危機,而目前沒有針對戊肝病情的藥物。

十多隻四處覓食 場面混亂
居於深水埗福榮街附近樓宇的王先生,聖誕節晚11時許一家人正歡度聖誕,居於4樓的他突然聽到窗外有雜聲,走近一看,赫然發現一隻肥鼠路過窗邊。然而,他打開窗往街道後巷查看,情況更是令人咋舌,後巷中竟然有十多隻老鼠四處覓食,老鼠有大有細,有部分經驗老到的肥鼠更跳上垃圾桶翻垃圾廚餘,場面一片混亂。

王先生表示,福榮街附近大牌檔、食肆林立,鼠患問題存在已久,由他搬入來至今5年一直未解決,老鼠更愈來愈猖狂,目前更會登堂入室,爬上4樓入屋覓食,咬爛麵包及其他食物,老鼠亦愈來愈狡猾,更會避開他在門口及窗台放的老鼠板。

當局稱有恒常派員作防治
他續稱,老鼠不但對家居造成財物損失,最擔心是帶來病菌,影響家人健康,批評食物及環境衞生署早前雖對外宣稱有全港滅鼠大行動,但卻未見有關人員到場清潔,鼠患問題一直未解決,政府只做騷不作為。

另外,葵涌光輝圍當晚亦有發現鼠蹤,劉先生表示,本月25日晚11點途經上址買車仔麵,發現10多隻體形不一的老鼠傾巢而出,明目張膽地在附近四處奔跑,毫不懼怕途人。若政府繼續漠視情況,他擔心屆時鼠患及新冠肺炎雙疫襲擊,情況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食環署表示一向關注所指地點一帶的鼠患情況,恒常派員防鼠及滅鼠,採取預防措施以斷絕老鼠的食物來源、清除老鼠的藏匿處及堵塞老鼠來往的通道,並因應環境放置捕鼠器及鼠餌,捕捉及毒殺老鼠,以及透過宣傳教育,加強地區的滅鼠工作。該署會繼續留意上述地點的情況及採取適當行動,保持環境衞生。 

困露台三月 哥基捱雨淋  愛協督察上門勸喻 主人終放入屋

《蘋果日報》,2020/12/27

將軍澳日出康城發生虐狗疑案,有居民揭發鄰居飼養的一隻哥基犬,過去三個月在露台生活,不但活動空間不足又長期日曬雨淋,連上星期氣溫急降亦要淋雨捱凍,居民更拍攝到狗隻因吠叫被主人責罵拍打,聖誕節亦不准入屋。哥基困露台的片段掀起網上熱議,愛護動物協會昨會晤狗主,經勸喻下狗主同意將狗狗帶回屋內飼養並購買狗屋。

發生困露台事件單位在日出康城第5期Malibu第1B座高層,鄰居Ken指曾見該單位有一對疑似夫婦的男女出入,哥基犬被困露台持續三個月,「嗰家人10月搬嚟,之後一直見到隻狗狗喺露台,隻狗狗都冇入過屋」。他形容露台面積只有22呎,放有水兜、糧兜及雜物箱,但露台門長期關閉,狗狗只能在狹窄的露台生活團團轉,偶然才見狗主出露台照顧小狗。

Ken稱,曾見過狗狗想入屋,狗主卻出手阻止;即使狗狗狂吠,狗主亦不理會,「隻狗越吠越勁,搞到其他居民聽到。幾日前將軍澳落咗幾陣雨,見到隻狗個身濕晒又凍,我都戥佢慘呀」。曾為狗主的Ken直言,狗隻需大量空間活動,長期留在露台日曬雨淋會造成心理創傷,直斥該狗主不負責任。據知有人報稱因附近有單位裝修,狗狗害怕裝修聲響便將之放在露台。

吠叫遭打罵

Ken於本月17日下午曾拍到哥基犬瑟縮露台一角時吠了一聲,便遭狗主用手拍頭的片段,他憶述當時哥基犬頭耷耷望向主人,顯得非常不安,楚楚可憐。有居民曾向管理處投訴,但情況未改善。

至日前平安夜哥基犬仍未獲入屋,有網民稱平安夜當日下午曾見狗狗在露台吠叫,其後有居民留言指已聯絡愛護動物協會求助,又大嘆「好慘㗎佢,全日都喺出面,日曬雨淋,呢排咁凍都係,目測應該係生咗仔所以唔畀狗狗入屋」。

聖誕節當日愛協接報到場但找不到狗主,其後督察接獲狗主來電作出勸喻,狗主其後同意將狗隻帶回屋內。昨下午5時許,愛協督察去到涉事單位視察,發現該隻成年哥基犬健康良好,牠棲身的露台一直放有水及糧食,但已提醒狗主不可再將狗隻獨留露台,否則檢控;狗主承諾購買狗屋放於露台作狗狗棲身之所。

關注動物權益的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形容事件「令人好唔舒服,切身處地諗吓,狗仔都有感受」,雖然小狗有水有糧,健康正常,但狗主長期將牠放於露台是否有問題,現行法例未能針對是否疏忽照顧。他重申會努力爭取訂立動物福利法,相信立法後可杜絕同類情況。

救鴿25小時 團圓後又飛走

《蘋果日報》,2020/12/27

27歲的吳小姐前日度過一個難忘聖誕節,因為她飼養的白鴿「春春」於西貢走失,消防及愛協出動營救不果。事發逾一日後,昨午她及友人一度救回春春,可是人鴿小團圓不夠一個鐘,春春又再飛走,吳女遙望棲身十米大樹上的春春,矢言要救回愛鳥。

消防愛協營救

吳小姐與春春的緣份始於半年前,當天她在沙田放狗,仍是雛鳥的春春從大樹墮下受傷,由她撿起求醫治理,一直收留飼養至今。前日聖誕節吳女有事,當日下午3時,她帶春春到西貢孟公窩路交友人照顧,其間雀籠突然「甩底」,春春即時飛到一棵十米高大樹。吳女與友人多番嘗試拯救不果報警,愛協及消防先後到場,惟大樹下泊有車輛,未能架起升降台後離開。救鴿期間,吳女不慎扭傷腳,但仍堅持留守原地一拐一拐左右奔波。

前晚聖誕夜,吳女與友人於樹下苦候八小時至晚上11時許,終聯絡到車主將車駛走,但消防及愛協發現上址鄰近電纜,仍無法動用升降台,救援行動被迫取消。昨早7時許,消防員曾用工具嘗試拯救但失敗。中午輪到樹藝師到場,惟春春受驚飛到另一樹椏,眾人束手無策。至下午4時許,有人用圍網捕獲春春,吳女立刻放回鳥籠。惟人鴿團聚一小時,頑皮春春又不堪再成籠中鳥撞開鳥籠飛走。吳女指春春仍需服藥,希望將牠捉回醫治,待康復便放生。

擄散步老虎狗 醉酒英漢被捕

《蘋果日報》,2020/12/26

跑馬地大坑發生搶狗案,一名女狗主昨晨帶同一隻法國老虎狗散步期間,遭一名滿身酒氣的英漢上前搭訕,趁機抱走老虎狗,事主報警求助。警方到場在發現附近屋苑門口燈罩離奇爆裂,感可疑遂上樓調查,尋獲涉案英漢及老虎狗,英漢被捕,人狗得以團圓。

被捕英籍男子姓何(33歲),持香港身份證及懂廣東話,據知他本身飼養一頭拉布拉多犬,亦是愛狗之人,居住福群道頌月花園。昨晨6時許,姓趙女子帶同一隻法國老虎狗散步,途經大坑春暉臺一號龍園對開時,英漢上前搭訕,又蹲下玩狗,女狗主不為意,英漢突然抱走老虎狗拔足狂跑,事主追趕無果,大驚下報警。

打爆寓所外燈罩露行蹤

多輛衝鋒車接報趕抵,在大坑道真光中學對開迴旋處設路障佈防,追查賊人下落。警員在250米外的頌月花園,發現門外有燈罩離奇爆裂,一地玻璃碎片,頓覺可疑上樓搜查。大廈保安對警員稱,曾見洋漢抱狗進入大廈,警員翻看大廈閉路電視鎖定樓層,上門找到英漢及老虎狗,英漢涉搶劫及刑毀被捕,他報稱不適送院檢查,出院後被帶署扣查。趙婦獲通知趕往頌月花園,人狗團圓,開開心心帶回住所。

據悉,英漢當時喝得醉醺醺,搶狗後抱返頌月花園寓所期間,因未能開啟大廈大閘,惱羞成怒,發脾氣打爆大廈門外的燈泡燈罩,未料因此留下線索,引起警方懷疑,結果人贓並獲。

航拍機連日搜索 走失鸚鵡遺殘翼  料遭猛禽捕殺 主人悲慟

《蘋果日報》,2020/12/26

將軍澳一隻三歲雄性灰鸚鵡,本周三被兩父子帶落街「試飛」,疑受驚走失,父子連日出動航拍機及望遠鏡搜索,昨晨懷疑鸚鵡被困在將軍澳村對開石澗的大樹上,於是報警求助,可惜經已太遲,樹上掛着一隻鸚鵡翅膀殘肢,樹下遺下一堆脫落的尾巴羽毛,鸚鵡恐成猛禽點心,主人悔不當初,悲慟不已。

鸚鵡少主Jacky表示,該鸚鵡名叫「骨骨」,三歲雄性,身體灰色、尾巴紅色及嘴巴黑色,約三年前以近一萬元買入,一直未曾帶落街,只在家中定點飛行。本周三,他與爸爸心血來潮,傍晚帶着骨骨落街,在翠林邨平台放雀讓牠「飛吓」。

可是骨骨試飛期間懷疑受驚,勾着一條披肩飛入樹林,該條披肩是放在主人的肩膊上,讓骨骨停留而免被抓傷,而披肩與骨骨之間有一條鐵鏈扣着。兩父子大驚下四處尋找,礙於已天黑,被迫改翌日再搜索。

專家不建議放飛

Jacky續稱,他與爸爸前日出動望遠鏡及航拍機尋找骨骨,始終沒有發現,直至昨晨9時許,航拍機在將軍澳村停車場對開石澗上空,發現披肩掛在一棵大樹的樹頂上,懷疑骨骨被困大樹上,於是報警求助。

消防及愛協一行約十人,深入樹林石澗搜索,發現離地12米高的樹上,掛着一隻灰色翅膀殘肢,樹下大量脫落的羽毛包括紅尾巴毛。愛協人員檢視羽毛後,認為遭大麻鷹之類的猛禽攻擊而脫落,相信骨骨已遭不測。Jacky父子憑羽毛的顏色,相信樹上掛着的翅膀是骨骨的殘肢。

Jacky一家悲傷不已,母親更不禁落淚。據悉,Jacky一家十分喜歡雀鳥,家中飼養十多隻不同品種的鳥類,被問到為何不替骨骨剪翼,Jacky解釋:「剪咗翼佢唔可以飛,佢會唔開心。」

骨骨首次戶外飛行,即逢不幸,鸚鵡專家王小姐表示,將鸚鵡帶到戶外放飛風險極高,發生過多次走失事件,因鸚鵡被人類飼養,喪失野外救生本能,很容易被貓狗及猛禽襲擊。她指鸚鵡剪翼會減低飛行能力,容易墜落及跌傷,適宜在密封環境飼養鸚鵡,若是大型鸚鵡,需久不久由主人帶出街,否則容易抑鬱,她不建議讓鸚鵡放飛,帶出街時要小心看管。

救鴿耐力賽|寵物鴿困西貢10米高樹椏20多小時 消防三度營救無果

2020-12-26 17:5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566509/%E6%95%91%E9%B4%BF%E8%80%90%E5%8A%9B%E8%B3%BD-%E5%AF%B5%E7%89%A9%E9%B4%BF%E5%9B%B0%E8%A5%BF%E8%B2%A210%E7%B1%B3%E9%AB%98%E6%A8%B9%E6%A4%8F20%E5%A4%9A%E5%B0%8F%E6%99%82-%E6%B6%88%E9%98%B2%E4%B8%89%E5%BA%A6%E7%87%9F%E6%95%91%E7%84%A1%E6%9E%9C?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bpost&utm_campaign=news&fbclid=IwAR2WMyFVsw5lHGNj4BzyEbEab2KoLyrRSd4Ovwj5TCUQgCaSKol1mC25ZTg

西貢上演一場救鴿「耐力賽」!一隻約7個月大的寵物白鴿「春春」,昨日聖誕節(25日)由主人帶往孟公窩路交託友人暫養時,白鴿籠突然「甩底」,春春墮地後,懷疑受驚飛上10米高樹椏上被困。

由於受電纜及停泊車輛等環境所限,消防及愛協兩度到場,均欲救無從。飼主與友人全日無間斷守候春春十多小時寸步不離,惜直至今日(26日)凌晨,仍未能人鴿重逢。消防將救援行動延至今早7時,但第三度營救仍徒勞無功。至下午4時許,春春一度被救回,惟又再次逃離鳥籠。

義工與飼主一度成功救回春春。
義工與飼主一度成功救回春春。
春春一度獲救,惟其後又逃離鳥籠。
飼主吳小姐苦守「春春」一整日寸步不離。(劉定安攝)
今日(26日)凌晨時份,消防及愛協在場嘗試救援。(劉定安攝)
今日(26日)凌晨時份,消防及愛協在場嘗試救援。(劉定安攝)
今日(26日)凌晨時份,消防在場嘗試救援。(劉定安攝)

寵物鴿主人稱:相信牠不懂野外求生技能

仍在待救的白鴿「春春」為雌性,大半年前初生後不久,受傷倒臥路邊,恰巧碰上當時在放狗的雀鳥組織成員吳小姐,小小生命才得以延續,因無人接收,春春順理成章成為吳小姐的家庭一員,亦是除了貓狗之外,吳小姐第一隻養的白鴿。「唔係貓狗先值得被照顧,白鴿都係流浪小動物,佢哋都想有屋企。」

ADVERTISING
×

昨日聖誕節,吳小姐因有私事,需將春春暫託友人李小姐照顧。當她帶同春春搭的士抵達孟公窩路友人住所對開時,白鴿籠的底部突然鬆脫,春春跌於地上,其後疑受驚,飛上附近10米高的樹椏。吳小姐與友人立即以食物利誘,惟春春卻不為所動,懷疑被困。由於春春自幼由人養大,亦曾受傷,吳小姐相信牠不懂野外求生技能,無計可施下,報警求助。

春春初生後不久受傷倒臥路邊,由吳小姐救回飼養。(吳小姐提供圖片)
春春由吳小姐親手養大。(吳小姐提供圖片)
春春由吳小姐親手養大。(吳小姐提供圖片)
春春由吳小姐親手養大。(吳小姐提供圖片)

現場樹下泊有兩架車 阻礙升降台救援

消防接報趕抵,發現樹下泊有兩架車,無法在場動用升降台救援;及後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場,同樣欲救無從。擾攘2小時,消防著吳小姐先聯絡相關車主將車駛走,暫時收隊。佳節一整日,吳小姐與友人無間斷看守春春,亦只能輪流分開用膳;及至晚上11時許,終聯絡上相關車主將車駛走,遂再聯絡消防展開救援。

惟時值夜深,消防及愛協再度到場後,發現現場一片漆黑,加上地勢傾斜、鄰近電纜,始終無法動用升降台。直至今日凌晨約3時,消防及愛協無奈收隊,擬待今早天光後再作救援。苦候一整天仍未能人鴿重逢,吳小姐既擔憂又無奈,但筋疲力竭下,只好暫時離開春春,於李小姐住所借宿一宵休息。直至今早7時天光後,消防員再度折返,並動用長形工具伸往樹上拯救,但花約45分鐘,結果仍徒勞無功,再度收隊。至今午(26日)樹藝師到場協助捉鴿,仍未能捉回春春,目前牠已飛走近20多小時。

昨午(25日)開始,春春疑被困樹椏上。(吳小姐提供圖片)
今(26日)早7時許,消防再度折返營救。(吳小姐提供影片截圖)

消防員三度出動營救

寵物鴿的主人吳小姐批評愛協態度散漫,指昨午消防於15分鐘內已趕抵救援,愛協人員卻遲至下午5時半才出現,且只有一人到場,當得知待救的是白鴿而非鸚鵡時,吳小姐指對方竟稱「白鴿咋?」她為此感到憤怒及失望,「愛護動物協會竟然講出咁嘅說話?」

昨午(25日)開始,春春疑被困樹椏上,今日(26日)凌晨仍在待救。(劉定安攝)

昨午(25日)開始,春春疑被困樹椏上,今日(26日)凌晨仍在待救。(劉定安攝)

消防處發言人指,昨日(25日)下午5時28分接報指上址有雀鳥被困樹上,其間出動一輛消防車到,並且通知愛協人員到場。至同日晚上11時38分再接報上址有一條藍色的雀鳥被困樹上,位置離地約9米,消防處出動4輛消防車到場。至今日(26日)凌晨1時37分,消防處再次接報上址有雀鳥被困,並且通知愛協人員到場。

愛協三度派員到場協助拯救

愛協指,昨日(25日)下午5時許接獲一名市民通知,指其飼養的了哥受驚飛上樹上,要求拯救人員協助救回。愛協督察於昨日6時許到場後,發現該雀鳥為白鴿,懷疑為散養家禽,其後於今日(26日)凌晨及6時許協助拯救。

愛協督察於現場觀察該鴿的活動能力正常,能自如地在樹上飛來飛去,沒有受傷亦未見被困,未見有任何即時危險,當時鴿在大概三層樓高位置,要接近該鴿有相當難度,於是建議暫緩採取行動。

愛協夜間僅一位動物督察

愛協指,動物督察服務為義務服務,由於人手有限,日間最多只有3至4位督察處理全香港九龍及新界的案件,夜間只有1位督察,需要按每宗個案的急切性評估行動的急切性及安全性,並優先處理緊急、有動物身處險境的個案,以動物福祉及安全為首要考慮。

白鴿屬於家鴿類別 未領牌照不可飼養

根據《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禽畜飼養的發牌)規例》及《廢物處置條例》,市民如未獲得漁護署發出特別牌照而散養任何活家禽如雞、鴨、鵝、鴿和鵪鶉 ,均屬違法。

吳小姐(右)與友人李小姐(左)苦候春春一整日寸步不離。(劉定安攝)

吳小姐(右)與友人李小姐(左)苦候春春一整日寸步不離。(劉定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