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星期六

天恒邨兩貓墮樓1死1傷 34歲女主人被捕 疑搬家前拆走窗網肇禍

2025-03-28 17:40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60224183/%E5%A4%A9%E6%81%92%E9%82%A8%E5%85%A9%E8%B2%93%E5%A2%AE%E6%A8%931%E6%AD%BB1%E5%82%B7-34%E6%AD%B2%E5%A5%B3%E4%B8%BB%E4%BA%BA%E8%A2%AB%E6%8D%95-%E7%96%91%E6%90%AC%E5%AE%B6%E5%89%8D%E6%8B%86%E8%B5%B0%E7%AA%97%E7%B6%B2%E8%82%87%E7%A6%8D

天水圍今日(28日)凌晨2時許發生虐貓案,天恒邨恒健樓先後有布偶貓和暹羅貓由高處墮下,一死一傷。元朗警區動物罪案警察專隊人員接手調查後,拘捕上址一名34歲本地女貓主,涉嫌「殘酷對待動物」,她現正被扣留調查。據了解,女貓主房間窗戶一直有安裝貓網,疑她即將搬家,故拆走貓網,並因通風而窗戶開了一條縫,懷疑因此導致貓隻跳出窗外墮樓。她直至今早8時發現兩貓不知所蹤,到管理處查詢,方知凌晨有貓隻墮樓,於是主動聯絡愛護動物協會,其後警方將她拘捕。

暹羅貓墮樓不治。(讀者提供圖片)

今日凌晨2時許,大廈保安員聽到恒健樓出入口對開傳來怪聲,查看下發現一隻貓受傷倒地,於是撿到控制室暫時照顧。未幾,大廈外再傳來巨響,保安再次走出找尋,但在行人路一帶未見異樣,最終在大廈對出行人路上蓋的簷篷發現另一隻貓,奄奄一息。保安員懷疑兩隻貓均從高處墮下,於是報警。

據了解,該頭成年雌性的布偶貓右腳受傷,由愛協帶走進行搶救;而墮樓斃命的是一頭成年雌性的暹羅貓,屍體由愛協撿走;兩隻貓均沒有晶片。據知,人員檢視現場環境,發現是單位的貓網問題,不排除事件為意外。

布偶貓墮樓後受傷,不停發出喵喵聲。(讀者提供)

愛協回覆《香港01》查詢表示,愛協督察今日凌晨抵達天恒邨恒健樓協助處理兩隻貓。離世的貓隻為成年雌性暹羅貓,受傷的貓隻為成年雌性布偶貓,均沒有植入晶片。經初步調查,懷疑貓隻由高空墜下導致離世及受傷。

警方現將案件列作懷疑殘酷對待動物案處理。愛護督察即時帶走受傷的布偶貓搶救,同時亦檢走暹羅貓的遺體,稍後將安排送往漁農自然護理署作進一步解剖及化驗。

愛協指,現時法例未有要求貓主安裝窗網。可是,根據《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第169章,讓動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均屬違法。如有足夠證據證明動物主人因任何疏忽而導致動物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即屬違法行為。

主人必須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貓隻主人應安裝窗網門網外,有時候亦會選擇其他方法如封窗、裝安全鎖等。

警員及愛協人員到場調查。(讀者提供圖片)

天水圍天恒邨兩貓墮樓一死一傷 警拘34歲本地女子涉殘酷對待動物

Mar 28, 2025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5/03/28/03281-7/

天水圍天恒邨發生兩貓墮樓案件,一隻暹羅貓慘死,一隻布偶貓受傷。事發凌晨約2時,保安員先在恒健樓對出行人路發現受傷的布偶貓,其後聽到一聲巨響,並在恒健樓平台發現一隻暹羅貓身亡。警員到場調查後,不排除有人將兩貓丟落街,並於其後拘捕一名34歲本地女子,涉嫌「殘酷對待動物」。

據了解,警方收到保安員報案,指在凌晨約2時在天水圍天恒邨恒健樓外發現兩隻貓,報案人在1時45分在恆健樓外的行人路發現一隻布偶貓倒臥行人路上受傷,15分鐘後再聽到巨響,並在恒健樓平台位置發現一隻暹羅貓倒臥,已沒生命跡象。警員到場調查,由愛護動物協會督察檢查後,發現兩隻貓口部均有血跡,暹羅貓證實死亡,而另一隻布偶貓右後腳受傷,相信是從高處墮下。

警方經初步調查後,不排除貓兒是被人從高處丟落街,案件列作「殘酷對待動物案」,元朗警區動物罪案警察專隊人員其後拘捕一名34歲本地女子,涉嫌「殘酷對待動物」,她現正被扣留調查。

愛協督察今日凌晨抵達天恒邨恒健樓協助處理兩隻貓。離世的貓隻為成年雌性暹羅貓,受傷的貓隻為成年雌性布偶貓,均沒有植入晶片。經初步調查,懷疑貓隻由高空墜下導致離世及受傷。

警方現將案件列作懷疑殘酷對待動物案處理。愛護督察即時帶走受傷的布偶貓搶救,同時亦檢走暹羅貓的遺體,稍後將安排送往漁農自然護理署作進一步解剖及化驗。

天水圍天恒邨一隻暹羅貓墮樓慘死。(網上圖片)
一隻布偶貓受傷。(網上圖片)

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

寄澳洲包裹藏5蛇5守宮 警列虐待動物

 Ming Pao Daily News A06 港聞 |520 Character(s) |2025-03-27

【明報專訊】一名男子嘗試經速遞公司投寄包裹到澳洲,被職員揭發包裹內含爬行類動物。警方接報到場發現,包裹含有5條蛇及5隻守宮(俗稱壁虎),交由漁護署處理。案件暫列殘酷對待動物,暫無人被捕。漁護署昨回覆稱,當中涉及3 條球蟒,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下物種,受本港《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管制,重申出口或再出口有關物種須先獲署方批發特別許可證,否則最高可被判囚7年及罰款100萬元。

涉3球蟒 受《瀕危例》管制

警方昨早9 時許接獲荃灣楊屋道速遞公司 FedEx 的負責人報案,一名男子於較早前投寄一件包裹到澳洲,經X光機檢查,懷疑內藏數隻蜥蜴,於是報警。

警方到場調查並通知漁護署,事後確認包裹內有5條蛇和5隻守宮。據悉,動物被放在4個鞋盒,內有8 對鞋和10 對襪。警方初步調查懷疑,涉案人是一名年約20至30歲男子,案件暫列殘酷對待動物,由荃灣警區刑事調查第一隊跟進。

漁護署回覆稱,涉事動物包括守宮、球蟒及玉米蛇,其中3 條球蟒受《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規管,已將動物帶回署方轄下的動物管理中心,獸醫檢查後認為涉事動物健康尚可。署方稱會繼續協助執法部門調查。

黎嘉豪為退役馬謀出路

 Sing Tao Daily B08 馬訊 |699 Character(s) |2025-03-27

細心的馬迷或許會留意到,香港賽馬會網站今季新增《Restart》一欄,內裏簡介了一項退役賽駒駿展新生計劃。而馬會其中一名再培訓合作夥伴為法國的Champs Legacy,後者是由港人黎嘉豪(Alan)創辦,而他更是姚廄「烈火駿馬」的馬主之一。

由黎嘉豪創辦的Champs Legacy,理念與馬會積極推廣的「Restart」計劃相近,希望在法國再培訓一些退役馬,讓牠們有多一條出路,在不同崗位再次發光發亮。

黎嘉豪說:「記得有次與一班獸醫朋友飯局,席間談及『烈火駿馬』,一位在港生活廿多年的法國獸醫朋友向我建議,若然將來此馬退役,可考慮運往他在法國的後花園享受退休生活。起初我只當他講笑,之後於二○○三年我在對方法國的家住了半個月,才知他口中的後花園其實是一個大森林,面積廣闊並有河有水、環境優美。此時我便萌生出一個想法,何不把友人的後花園開放給香港退役馬,讓牠們日後的出路有更多選擇。」

從事獸醫行業變馬主

不少年輕一代馬主,均受到父母或親友的薰陶而養馬,黎嘉豪則有點不同,他是因為本身職業而加入馬主行列。黎嘉豪說:「我本身開設獸醫集團,從事動物行業,也很喜歡馬匹,皆因馬匹與人之間向來有緊密連結。『烈火駿馬』是我在港首匹養的馬,以往家人並沒有養馬。記得在二○二一年二月時正值疫情,姚本輝與我在網上競投此馬來港,可說是一次嶄新體驗。我覺得養馬不單為了跑馬,還可見證馬匹成長,閒時又可以入馬房探望馬匹,與牠一起互動,日後更可以安排牠們的退役生活。」

雖然黎嘉豪養馬資歷尚淺,但也有一些難忘體驗:「『烈火駿馬』在港初出即勝,當日是二○二三年的一月一日,而牠的第二場頭馬則在本年元旦取得,看來此馬與一月一日相當有緣呢!」

禁餵野生動物擴至野鴿生效半年 發194定額罰款通知書 近半涉野鴿

 am730 A10 本地新聞 |670 Character(s) |2025-03-26

政府修例將全港禁餵野生動物的規定擴展至涵蓋野鴿,並提高非法餵飼,新修訂由去年8月生效至今年2月底,相關部門就非法餵飼野生動物和野鴿共發出194張定額罰款通知書。當中45張涉餵飼猴子、20張涉餵飼野豬、33張涉野鳥,以及96張涉野鴿。此外,漁護署期間亦透過傳票檢控1宗涉及違例餵飼野鳥的個案,被判罰款5,000元。

另外,漁護署署長黎堅明昨與傳媒茶敘時透露,為推廣本地漁農產品,漁護署計劃聯同相關業界整合及完善產品的生產及銷售鏈,推出一個新品牌。黎堅明指,將由署方主力統一管理及推展新品牌工作,期望在今年內推出。品牌涵蓋各本地漁農產品,如漁產品、蔬果及生鮮肉等。為建立安全、低碳及優質本地品牌形象,會在產品生產方面做統一標準。漁護署已與本地認證機構及漁農團體接洽,探討合作方案;獲認證的產品將設溯源標籤,令消費者可從中獲取產品來源的資訊。黎堅明稱要為新品牌建立信譽制度,確保是本地生產的產品,令巿民對品牌有信心。他指政府將擔任協調角色,盡力促成生產商及銷售商的交易,但不會干預巿場定價。他認為香港品牌有價值,未來或會將本地產品銷售至內地或外國巿場。

近年旅客愛深度遊,漁護署亦將致力發展旅遊業,推廣生態遊。黎堅明指郊野公園並非只有保育元素,加入康樂、旅遊元素可推動現代旅遊業發展。而去年是豐收的一年,共開闢三個新的自然郊野公園,包括紅花嶺郊野公園、北大嶼郊野公園以及塱原生態公園;而政府亦正規劃三寶樹郊野公園。未來會繼續在郊野公園中加入旅遊元素,如觀鳥活動及生態旅舍等,希望吸引外國遊客,打造香港旅遊業的金漆招牌。

輕鐵5月推周末假日貓狗同行 $99電子證月內無限搭 須放袋留車尾

 Ming Pao Daily News A12 港聞 |653 Character(s) |2025-03-26

根據《香港鐵路附例》,𠵱家除咗導盲犬,任何人唔准帶動物或禽畜入港鐵範圍,不過一眾貓狗主人嚟緊終於可以帶「主子」搭輕鐵遊車河喇。港鐵噚日宣布,由5月1號起喺輕鐵試行「貓狗同行」計劃,為期兩個月,乘客須購買電子「貓狗同行證」,每人只限喺周末同公眾假期每程帶一隻貓或狗,並全程放入寵物專用袋,亦要全程留喺車尾位置。

試行兩月 「主人」須照付車費

港鐵話試行計劃適用於「屯門發現號」以外嘅輕鐵路線,貓狗主人須喺每卡車嘅最後一道車門上落車,並全程留喺車尾位置;貓狗須全程放入符合行李規章嘅專用袋內,即係長闊高相加尺寸總和小於170厘米、任何一邊長度小於130厘米。

「貓狗同行證」會喺4月11號起發售,乘客可登入應用程式MTR Mobile買5月份嘅電子「貓狗同行證」,售價99元,同行證不設自動續期。持有「貓狗同行證」者可以喺有效期內嘅周末同公眾假期帶貓狗無限次搭車。港鐵提醒乘客仍要畀自己嘅車費。

將檢視成效按需延長 加強乘客教育

港鐵車務營運及本地鐵路總管李婉玲話會檢視試行成效,如有需要或會延長計劃。被問到如果有乘客違規或遺留貓狗排泄物,港鐵會唔會檢控或驅趕乘客,佢話試行計劃期間會加強教育。

愛護動物協會高級行為支援導師(行為及訓練)梁雪萍建議乘客上車前先安排貓狗去廁所,預先喺專用袋內擺吸濕墊。另外,由於貓對外界環境比較敏感,所以貓袋最好有遮蓋簾遮擋貓嘅視線。

立法會二十二題:獸醫的監管

 Hong Kong Government News (Chinese) 新聞公報 |2043 Character(s) |2025-03-26

立法會二十二題:獸醫的監管

*************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陸頌雄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有團體發現現時香港獸醫管理局(管理局)的紀律研訊制度並未完善,資訊透明度不足,而且對獸醫診所內一般銷售和服務監管不清。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考慮,參考香港醫務委員會網站登載自二○○八年七月二日舉行的紀律研訊的判決,以及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網站登載自二○○九年九月十七日紀律研訊的裁決,延長管理局研訊委員會紀律研訊的裁決,以及其所頒布的命令的可查詢時間,並於相關案件摘要列明涉事獸醫的姓名;如有,落實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根據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就2024-2025財政年度開支預算回覆本會議員的問題時表示,管理局研訊委員會於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共完成36宗研訊個案,當中29宗被裁定投訴成立,涉及30名獸醫,但僅有兩名獸醫被裁定「把有關獸醫的姓名從名冊分別刪除三個月及六個月,並譴責及強制要求獸醫報讀持續專業發展課程/參與專業研討會」,據悉,有不少寵物主人認為相關處罰未具阻嚇力,政府會否檢視管理局現有紀律研訊的判決安排,並考慮加強罰則;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鑑於《商品說明條例》(第362章)(該條例)附表三第22項列明,《獸醫註冊條例》(第529章)第二條所界定的註冊獸醫為該條例的獲豁免人士,惟據悉有寵物主人指出,其寵物在獸醫診所進行治療期間,獸醫助理往往會向他們推銷營養補充品、寵物食品、非處方藥物(例如杜蟲藥)及藥用洗毛液等,更有獸醫診所在網上社交平台推銷寵物用品,有意見認為,在獸醫診所內的一般銷售行為應受該條例監管,政府有否考慮就獸醫診所內的一般銷售行為和服務作出監管;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政府有否考慮與內地相關部門合作,使本地獸醫可以通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框架下的專業資格互認協議或專業資格考試獲取內地的專業資格?

答覆:

主席:

香港獸醫管理局(管理局)是根據《獸醫註冊條例》(第529章)(《條例》)成立的法定機構,負責獸醫的規管、註冊及紀律監管,確保本港獸醫護理服務維持於高水平。獸醫須遵守《條例》及管理局制定的《註冊獸醫實務守則》(《實務守則》)。《實務守則》為獸醫提供各方面的操守指引,包括專業道德、診所處所及設備、宣傳及其他營運細節等。獸醫若違反《實務守則》,管理局可對其採取紀律行動。

就陸頌雄議員的提問,經諮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現回覆如下:

(一)管理局網站現時以記名方式列出最近一年研訊委員會頒布的紀律制裁命令,並以不記名方式列出最近三年的紀律研訊判決,所有命令亦根據法例要求在憲報以及香港的中英文報章各一份上刊登。因應政府早前建議管理局可參考其他法定專業規管機構的做法檢視現行安排,管理局正研究延長在其網站刊登命令及判決的時間。

(二)管理局是根據《條例》及《獸醫管理局(紀律處分程序)規則》的投訴機制和紀律處分程序處理接獲的投訴。為確保紀律程序公正和透明,管理局的初步調查委員會和研訊委員會在處理投訴時均有代表使用獸醫服務的人利益的業外人士(例如動物福利機構或大專院校人士)或醫療專業人員參與,而公眾亦可旁聽紀律研訊。研訊委員會在判決和處罰時會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個案的嚴重程度、涉事獸醫的品格、經歷及懲處紀錄(如有),以及請求減輕判處的理由(如有)等,以定出適當的紀律制裁命令。為進一步優化紀律處分機制,管理局正考慮制定紀律制裁指引的可行性。

(三)根據《商品說明條例》(第362章)的附表三,註冊獸醫為獲豁免人士,即以其專業身分作出的行為可豁免受《商品說明條例》的「公平營商條文」所規限。然而,該條例第四和五條有關就貨品提供資料的要求,以及第七條有關在營商過程或業務運作中就貨品所應用的商品說明仍然適用。

至於非註冊獸醫人士(包括獸醫助理),若在獸醫診所或透過網上平台銷售寵物營養補充品、食品和其他用品時涉嫌作出不良營商手法,香港海關可根據《商品說明條例》採取執法行動,違例者可遭檢控,最高可被判處監禁五年及罰款50萬元。

此外,《實務守則》訂明註冊獸醫有責任督導並確保從事貨品買賣的非註冊獸醫人士已接受足夠的訓練,可指導客戶如何使用所售賣的貨品,並判斷客戶何時需要由獸醫親自接見;而貨品的展示及銷售方式亦不應有損公眾人士對獸醫專業在持守科學原則及處事公正無私方面的信心,或損害獸醫專業與公眾之間的關係。若非註冊獸醫人士未能達到獸醫專業所預期的標準,負責督導的註冊獸醫可被視作在專業方面有失當或疏忽行為,市民可就該些專業失當或疏忽行為向管理局作出投訴。

(四)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協議》)下,符合相關規定的香港居民可在廣東省報名參加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合格者可獲發資格證書。《協議》亦允許取得國家執業獸醫資格的香港居民在內地執業。政府會持續與業界溝通,了解他們對於在內地執業的需求。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5分

老友記與治療犬 寵物巴士遊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A09 採訪手記 |645 Character(s) |2025-03-25

九巴去年起推出「寵物巴士遊」,一直深受愛寵之人歡迎。九巴早前更舉辦了兩場「寵物巴士長者遊」,帶長者與治療犬一同乘坐巴士出遊,到訪香港不同地方享受與狗互動的樂趣。

九巴舉辦兩場 到訪不同景點

九巴推出的寵物巴士遊,讓主人與毛孩享受搭巴士出遊的樂趣,部分收益更會捐贈予關注動物權益團體,合力推動寵物友善社區。為了讓更多人能感受寵物陪伴帶來的喜悅,九巴邀請了香港拯救貓狗協會,舉辦兩場寵物巴士長者遊,讓來自東華三院鄒蓮女士日間長者護理中心、香港青少年服務處欣安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沙田綜合家居照顧服務40多名長者及家屬,與「九巴之友」義工和香港拯救貓狗協會的治療犬,一同登上九巴的寵物巴士,分別到白石角海濱長廊及新落成開幕的西沙GO PARK遊玩,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活動期間,長者與治療犬一同乘坐巴士出遊,到訪一些他們平時不常前往的地方,帶來新鮮感。到達目的地後,長者更與治療犬散步逛逛公園,亦會玩拋接小遊戲及向治療犬發出不同簡單的指令,例如坐下、趴下、遞手等動作。透過一系列與治療犬的互動,長者可以活動肢體,放鬆心情和感到快樂,紓解負面情緒。有研究顯示,治療犬能讓長者集中專注力,刺激他們的感官,延緩身體機能退化,有助提升認知能力。參與活動的賴伯伯表示,今次是第一次乘搭九巴的寵物巴士和到訪西沙GO PARK,感謝九巴舉辦是次活動。

他表示,他沒有養寵物,平常出入通常是留在欣安邨附近,比較少機會到其他地方。很開心九巴今次的活動帶他到一個未曾到訪的地方,還有小狗相伴遊玩,希望日後都有更多同類型活動讓他可以繼續到更多地方。

監督不力早有先例 清潔工洗池變虐龜

 Oriental Daily News A01 要聞 |586 Character(s) |2025-03-24

【本報訊】九龍公園一個大型水池上月底疑因清洗等工程而需「放水」,惟被指沒人撈起池中數以十計的巴西龜及其他魚類,令牠們慘被乾煎,有魚在泥濘中苦苦掙扎,更疑出現「龜食魚」。有救援動物組織更發現,有清潔工人在洗池期間,將龜掉落地上及腳踢牠們,狠批行為「極不人道」。

魚龜慘被乾煎 港形象受損

本報記者曾到九龍公園的中國花園視察,當時發現水池被大致抽乾,露出青黃色的池底及有數個水坑,有小量烏龜則藏在粗大的樹枝之中,個別則在淺水區游泳。而本報亦曾就相關事件向救援動物組織了解,該組織直言到場時,發現許多魚及龜慘被乾煎,目測最少有4條魚在泥濘中掙扎跳動,部分魚身已乾透垂死,又有10隻龜在幾近乾涸的池底尋求水源,更有活魚擱淺在泥濘中被龜活生生分食,又目睹工人將龜掉在地上,並發出「啪啪」聲響,又用腳踢龜,狠批情況離譜及屬虐待動物;又說當時更有遊客拍下慘況,恐損香港形象。

康文署回覆查詢時承認事件,並有3條魚在洗池時死亡,指初步調查顯示有個別外判清潔員工,沒有跟從相關指引處理龜隻及魚類,已即時再三提醒所有員工要按指引處理及善待公園內的動物,並會向清潔服務承辦商發出警告,以嚴肅跟進有關事件;署方會密切監督日後清潔水池設施時的情況,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蛇歸何處

 Headline Daily P12 國際 |751 Character(s) |2025-03-24

文:何明新

春節時和一班在職警察同事聚會,說起蛇年和與蛇有關的故事,有一位同事說他曾在中環一古玩店處理過一「發現蛇踪Snake Found」的案件,事源有一舊物貨主拿一些舊古物到古玩店求售,職員檢視一花瓶時有一小蛇從花瓶走出,把各人嚇到瑟縮一角,大膽的職員用掃把將蛇推到牆角,以免竄入辦公桌間或士多房內,負責人立即打999,警察到來後,999指揮及控制中心立即通知已登記和最近現場的「蛇王(捉蛇專家)」,蛇王很快到來,手到拿來用鐵鈎把蛇勾入他的蛇袋(神仙布袋),後倒入警署送來的蛇箱(載運蛇的特製木箱),交了資料給在場警察,一星期後到警署收取數百元捉蛇費。

以往一般捉到的蛇都是交給蛇王處理,他多是蛇店老闆,被捕的蛇一般都是不幸成為美味蛇羹。

早於80年代,我們都覺得這樣處理蛇的做法有問題,曾與當時不同部門商討,但那些年很多政府官員都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做不錯」心態,對我們一班有心和愛護動物的警察,只說「愛莫能助」,有些更笑說「你們可在差館飼養!」。其實真的有,但不是蛇,當年香港仔警署便接收了漁船偷運來的猴子和烏龜等動物,因沒有部門肯接收,便在警署停車場建了一個小型「動物園」,直至20多年後,有愛護動物組織願意接收這些動物,香港仔警署「動物園」才完成歷史任務。

蛇直至1999年才獲嘉道理農場協助接收,該農場獸醫會檢查那條蛇,看是否適合在香港山野居住及不會破壞原生態,因近年多了很多不同地方運入不是本地原生的寵物蛇,如是健康及適合在香港長居便安排在遠離民居的郊野公園放生,返回大自然,過其新生活。如是受特別保護的「緬甸蟒蛇Burmese Pythons」,更植入晶片監察其活動,有趣是他們可能走出郊野公園,再次被發現、捕捉及放生。另一點使人擔心是這些蛇沒有天敵,保護下大量繁殖,成為繼野猴子,野豬和野鴿子後另一「誤闖民居」的不速之客。

香港史警政史、郵票錢幣園藝研究者

菜館結業 魚缸遺活海產惹受虐驚魂

 Oriental Daily News A08 港聞 |232 Character(s) |2025-03-24

【本報訊】大角咀詩歌舞街83號一間海鮮火鍋菜館在本月中結業,門外貼出「租約期滿」的告示,場內則烏燈黑火無人在場。惟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流傳相片,指該菜館有數個魚缸遺下一批海產,懷疑無人打理,部分海產疑似已經死亡,懷疑涉及虐待動物。就相關情況,有市民於前日報案處理。

據悉,警員到場了解,並且聯絡菜館負責人開門,查看過情況後,確認各魚缸水泵一直運作,缸內海產仍然生存,初步相信並無受虐,遂將事件列作「誤會」。

本報記者前往查看,見到部分魚缸用白布包圍,相信缸內海產仍有待處理。

寶蓮寺虐狗案 廚師申押後訊獲批

 Ming Pao Daily News A06 港聞 |404 Character(s) |2025-03-14

【明報專訊】大嶼山寶蓮禪寺去年8 月有兩隻狗疑似遭人以膠袋套頭後遺棄,涉案65歲廚師被控3項殘酷對待動物罪。案件昨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再提堂,被告暫毋須答辯,控方修訂控罪內容,而被告則稱打算聘請律師。署理主任裁判官鄭念慈應被告要求,將案件押後至5 月8 日再訊,以待他尋找法律代表。被告續准以1萬元保釋。

稱「唔想拖」 研聘律師

被告伍星耀(65歲,廚師)昨於庭上稱「唔想(案件)拖咁耐」,惟考慮後決定申請押後案件,以待聘請律師。根據修訂後的3項控罪,伍被控於2024年8月13日在大嶼山寶蓮寺紅屋宿舍外,因胡亂或不合理地作出或不作出某種作為,分別導致兩隻動物受到不必要痛苦。

伍星耀另被控於同日同地輸送或運載一隻控罪二所指的動物,而所採用的方式或盛放動物的位置,或盛載動物的箱、簍或籃的構造或過小體積,令該動物承受不必要的痛楚或痛苦。【案件編號:WKCC 604/25】

綠鬣蜥黃大仙過馬路疑捱車撞斃 腹爆內臟外露重傷 救護員曾出手

 Sing Pao A04 突發/港聞 |441 Character(s) |2025-03-14

【本報記者報道】過馬路要小心,不獨適用於人類,還有動物!警方昨天(13日)上午11時14分接報,在黃大仙竹園道往獅子山方向、天馬苑對開,一條身長約3呎長的巨形綠鬣蜥橫過馬路期間懷疑遭車輛輾過,牠的腹部受傷,內臟外露,駛至的車輛見狀即停下來,碰巧有一輛救護車駛至,車上的救護員見狀,即下車用布包起蜥蜴並移上行人路,可惜在等候愛協獸醫前來前,牠已撐不過去,魂歸天國。

據了解,蜥蜴身長約3呎,傳牠橫過馬路期間疑遭車輛輾過受傷,腹部受傷,內臟外露,途人曾為牠淋水降溫。有途人發現向警方及漁護署求助。警方將案件列作「動物發現」。愛協人員亦到場了解。

現場警察向愛協督察表述,有行山人士於竹園道天馬苑時附近發現一條綠鬣蜥在馬路中間,相信被車撞到。當時附近的車均已停駛,碰巧有一輛救護車經過,車上的救護員下車用布包起蜥蜴,並移上行人路。途人隨即報警,並通知愛協督察到場協助。愛協督察趕到場時,證實綠鬣蜥已經氣絕身亡。愛協督察已將屍體送回愛協青衣中心,暫時未有主人前來認領。

歐亞水獺首證濕地公園出沒 嘉道理稱生境適合棲息 「公廁」另見豹貓小靈貓

 Ming Pao Daily News A06 港聞 |849 Character(s) |2025-03-13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簡稱「嘉道理」)去年3 月在新田拍攝到歐亞水獺照片,事隔一年,園方昨發表影片,清晰顯示歐亞水獺在香港濕地公園出沒,是濕地公園首個確切的歐亞水獺紀錄。嘉道理表示,濕地公園位於后海灣濕地範圍內,生境適合歐亞水獺棲息,嘉道理下一步會分析公園範圍內找到的水獺糞便,希望得知是否與其他地點找到的水獺糞便屬同一個體。 明報記者

夜間出沒 同位置一月三現

嘉道理指出,水獺研究團隊在濕地公園人員協助下,去年12 月已於濕地公園數處發現新舊程度不一的水獺糞便,隨後紅外線相機今年1月亦捕捉到歐亞水獺一個月內在同一位置出現3次,顯示歐亞水獺近期經常出沒於濕地公園。

水獺通常在夜間出沒,主要在水中活動,若捕捉到魚,則會上岸進食,有可能留下分泌物「霸地盤」。嘉道理表示,今次發現水獺經常出沒的時間亦是晚上,而同一位置亦是豹貓和小靈貓出沒之地,牠們也喜歡以排泄物標記領域,因此透過影片可以觀察到不同動物在同一個「公廁」中,透過彼此留下的氣味隔空交流。

近危物種 新田米埔曾見

嘉道理指出,水獺是濕地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對維繫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今次發現證明濕地公園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對生境的保護取得顯著成效,也顯示良好的生境管理對歐亞水獺這珍貴物種能在香港安居至關重要。

行蹤飄忽的歐亞水獺是國家二級重點野生動物,亦是全球近危(near threatened)物種。嘉道理研究團隊對上一次於去年3月,在新田安裝的紅外線攝影機拍攝到歐亞水獺的照片;去年2月於鄰近上水的梧桐河與雙魚河一帶河畔,發現水獺分泌物,證明水獺會使用鄰近市區的石屎化河道。另外,園方2022年底在米埔拍攝到3隻水獺一起出沒,其中一隻是成年雌性,帶着兩隻年幼水獺,極為罕見。

八成渡輪航線容許攜帶寵物

 Ta Kung Pao A18 港聞 |417 Character(s) |2025-03-12

現時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中,載客量較高的港鐵和專營巴士,攜帶寵物登車均受相關法例規管,渡輪的規定則較為寬鬆,共有19條離島及港內線渡輪容許乘客攜同寵物登船。

根據《香港鐵路附例》,除了導盲犬或港鐵行使酌情權許可者外,不得將任何動物或其他禽畜帶進或帶上鐵路處所,違者可被罰款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至於專營巴士,根據《公共巴士服務規例》,除了導盲犬,任何人攜帶動物上巴士可被罰2000元。不過,九巴去年推出「寵物巴士」,限指定路線,最低消費60元,主要是周六、周日出團。

渡輪服務方面,現時對寵物規例較寬鬆,共有19條離島及港內線渡輪,容許乘客攜同寵物登船,佔所有常規渡輪航線逾八成,不過須用帶將寵物牽引或放於籠或袋內,並要在指定客艙區域。

翻查香港電車的乘客須知,列明「請勿攜帶動物上車,陪同視障人士乘車的領行犬除外」,乘客若違反有關規條,車長有權勸喻離開車廂。

至於小巴,現時並無明文規定嚴禁寵物,但現行法例給予酌情權,由小巴公司或司機自行決定。

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寵物搭港鐵」意見兩極 處理須謹慎兼顧各方

 Ming Pao Daily News A03 港聞 |1954 Character(s) |2025-03-12

寵物應否獲准搭乘港鐵,再度成為線上線下熱烈討論話題,港鐵則表示會平衡不同考慮因素,與不同持份者保持溝通。全港有逾24萬戶有飼養貓狗寵物,不少主人都希望與寵物出行可以更方便,愛護動物人士亦認為,當局應推動「人寵共融」,然而部分人對貓毛過敏、異常怕狗,也是客觀事實。容許寵物日常搭港鐵和巴士,支持者會很支持,反對者立場也可以很堅決,無論哪一方的權益都需要兼顧,當局需要謹慎處理,尊重各方想法和感受,看看是否有適合本港環境的兩全其美做法。

香港規限較外地嚴

支持反對各有所據

在香港,不同交通工具對是否准許寵物搭乘有不同做法,當中以往來離島與市區的渡輪服務相對寬鬆。根據港九小輪公司網頁所列規則,乘客可攜帶寵物貓或非危險品種的狗上船,每隻寵物收費14元,但公司職員有權拒絕運載任何寵物貓或犬,最終決定權在公司,另寵物必須全程受到適當約束,例如繫上引帶、佩戴口套或關於籠中。至於天星小輪則列明不准攜帶動物或家禽上船,導盲犬例外。《渡輪服務條例》列明,任何人未得渡輪公司職員同意,不得攜帶犬、鳥或其他動物登船,否則可罰款2000元。

陸路交通方面,寵物可否搭乘小巴及的士,由司機酌情。至於載客量較高的港鐵和專營巴士,基本上都不准攜帶動物上車,導盲犬及獲酌情者例外,《公共巴士服務規例》訂明,違例者可罰款2000元,《香港鐵路附例》罰則更高,違者可罰款5000 元及監禁半年。主人若要帶寵物坐車出行,要麼自駕私家車,要麼碰碰運氣,看看的士或小巴司機是否通融。隨着社會愛護動物意識提高,很多夫婦亦選擇不生育而寧可養寵物,近年不時有意見要求當局放寬寵物乘搭交通工具限制,去年就先後有議員在立法會提出相關問題,但政府並無明確表示,僅說會繼續留意有關建議。港鐵昨天回應傳媒查詢,談及有意放寬規定的傳聞,只重申會致力提供安全、可靠和舒適的鐵路服務,港鐵需要平衡不同考慮因素,會繼續與不同持份者保持溝通。

古語有云,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放寬寵物搭乘交通工具爭議大,原因也在於此。今時今日,真的有不少主人視寵物如子女。對他們來說,能攜同寵物搭乘港鐵或巴士出行,當然比搭乘的士及網約車等方便兼便宜,不放寬是不近人情;可是那些對貓狗過敏,又或對狗有恐慌反應的人,單是知道附近有貓狗,可能已經渾身不自在,甚至出現強烈反應。當然,有這類反應的人,屬社會少數,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或無視他們的感受。狗主十居其九都會認為自己的寵物很可愛聽話,在車廂內會循規蹈矩,但抗拒狗的人總會擔心出現意外突發情况,哪怕發生機率很低,而在他們眼中,安心搭車是基本權利,不應有絲毫忐忑或不安。

對於寵物可否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各地做法不一。根據倫敦地鐵規則,只要狗有繫牽繩,又或使用運輸籠及外出袋等,即可搭乘;巴士方面,除了長途客運,大部分英國巴士公司都允許寵物犬搭乘,但司機亦可酌情拒絕。在日本,電車和新幹線等一般都准許乘客攜帶小狗、貓、鴿子等小動物(猛獸或蛇除外),但重量有限制,兼且必須放在指定長、闊、高的專用容器內,這除了是為確保車廂清潔,實際也是拒絕大型犬登車,以免其他乘客不安。紐約地鐵規定寵物必須使用外出籠或外出袋,且攜帶寵物方式不得影響其他乘客。波士頓地鐵雖沒限制狗必須使用外出籠或袋,但僅能在非繁忙時間搭乘。內地普遍禁止寵物乘坐地鐵(導盲犬例外),雖然近年不少城市都推廣「寵物友善」出行方式,去年更流傳過高鐵或允攜帶寵物,但之後再無下文。

比起很多城市,本港對寵物活動的規範確實較緊,公屋和一些私人屋苑都不允許養貓狗,很多食肆也不准帶寵物入內,一大原因是香港人口稠密兼集中,擠迫環境下,寵物行為相對容易影響他人。談到可否放寬寵物搭車,政府官員通常都會提到,地鐵和巴士每日乘客量相當高,車廂空間有限。有意見認為港鐵可考慮在非繁忙時段設「寵物友善車廂」,讓寵物主人和不介意有動物在場的市民同乘,不安者可到其他車廂。不過港鐵車廂設計不像很多外國列車般,車卡之間有閘門,不排除有人擔心寵物失控跑到其他車廂。要防止這類情况,可能要規定主人必須將寵物放在籠內或寵物手推車,緊緊圍封起來。當然,如此拘束的環境,寵物會否躁動不安、主人是否樂見,又是另一問題。

外地經驗具參考價值

因應本地環境求兩全

去年九巴推出「寵物巴士」,提供數條特定路線,讓主人與寵物假日一起搭乘,但有關服務很有限,屬特殊安排。對寵物主人而言,最好一定是放寬寵物搭乘交通工具限制,然而這個議題的複雜性在於,是否支持放寬,完全取決於不同人對動物的好惡度,很難強迫反對者接受;支持者所談的「人寵共融」理想,聽進反對者耳裏,某程度只是以「政治正確」之名,試圖逼他們屈服。放寬寵物搭乘交通工具,並非不可為之,但當局必須審慎而為,一邊借鑑外地經驗,一邊對比本地環境,看看是否有方法,既顧及寵物主人出行需要,又能讓所有人安心。

【相關新聞刊A2】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寵物研准搭港鐵 最快上半年有方案

 Ming Pao Daily News A02 港聞 |705 Character(s) |2025-03-12

現時除導盲犬外,乘客禁止攜帶寵物乘搭港鐵及專營巴士,據悉港鐵正研究修例放寬,容許寵物乘搭鐵路,料最快上半年有方案。曾任港鐵車站經理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措施可分階段試行,初期在周末試行、其後擴至平日非繁忙時間,並在人流較少的輕鐵先試,設頭尾兩卡寵物車廂,視乎市民反應再探討擴展時間及是否全車開放。實政圓桌田北辰亦建議指定一卡寵物車廂供寵物非繁忙時間使用,如反應正面可擴至巴士。

港鐵昨回覆時未透露詳情,重申致力提供安全、可靠和舒適鐵路服務,需考慮及平衡不同因素,會繼續與不同持份者溝通。九巴去年以非專營巴士模式推出「寵物巴士遊」,每人連一隻寵物最低消費60 元。九巴昨日回覆稱相關服務收到不少正面回應,對容許寵物乘專營巴士持開放態度。

港鐵和專營巴士現時分別受《香港鐵路附例》及《公共巴士服務條例》規管,乘客除導盲犬外不可帶動物上車,違者可罰款5000元及監禁6個月;渡輪、小巴、非專營巴士和的士則可酌情處理。

就港鐵研究讓寵物乘搭,運輸及物流局昨稱無論港鐵有何安排,均應以提供優質鐵路服務為重,已要求運輸署與港鐵溝通,提醒要聽取不同意見,確保服務妥善照顧不同乘客需要。

議員倡設專用車廂 分階段試

現時台灣、日本、英國倫敦均有鐵路容許寵物乘搭。張欣宇認為,寵物搭鐵路在營運及安全上負擔不大,最大挑戰是市民接受程度;為方便管理,港鐵可探討限制寵物體積、需否用寵物車等,惟不應額外收費,否則只令運作更複雜。田北辰則提倡若港鐵試行反應正面,可擴至巴士,並可考慮要求寵物乘客坐下層,以便分隔。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麥志豪表示,動保界期待相關措施多年,樂見有進展,他期盼當局多做試驗、牽頭做好宣傳教育,讓公眾接受及習慣在車上與動物共處。

友善措施最快上半年拍板 港鐵研撤「禁足令」 准帶寵物搭列車

 Headline Daily P13 港聞 |465 Character(s) |2025-03-12

港鐵中環站早前舉辦《同萌社區》貓店長.窩心攝影展,依家睇嚟,好似係「伏筆」!Kelly就得悉,港鐵研究緊寵物友善措施,包括容許乘客攜帶寵物搭港鐵,最快今年上半年拍板。唔少寵主聽聞消息後,都好開心,話終於可以帶住「毛孩」坐港鐵「任意行」喇!

現時全港有超過24萬個住戶飼養狗或貓。據悉,港鐵多年前曾討論設「寵物車廂」,初期只限非繁忙時間或假日容許寵物乘車;亦有建議認為,應只限涉及新界區的指定港鐵路綫,但最終不了了之,到早前再提出討論。港鐵就回應話,公司致力提供安全、可靠和舒適的鐵路服務,需考慮及平衡不同因素,會繼續與不同持份者保持溝通。

據《香港鐵路附例》,現時除了導盲犬或港鐵行使酌情權許可者外,不得將任何動物或其他禽畜帶進或帶上鐵路處所,違者可以被罰款5000元及監禁6個月。所以,唔少主人寧願自己開車或搭的士同「毛孩」外出。

所以,唔少網民得知消息後都好興奮。有人話:「早應該這樣做了,香港已經落後很多了」、「以後可以方便帶寵物看醫生喇」;亦有網友建議:「可以規定將寵物入袋,不打擾其他乘客。」

聯絡電郵:editoral@hkheadline.com


去年廟街虐畜案41貓狗脫煉獄 24狗重獲新生 愛協:搵到溫暖嘅家

2025-03-27 23:34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60224084/%E5%8E%BB%E5%B9%B4%E5%BB%9F%E8%A1%97%E8%99%90%E7%95%9C%E6%A1%8841%E8%B2%93%E7%8B%97%E8%84%AB%E7%85%89%E7%8D%84-24%E7%8B%97%E9%87%8D%E7%8D%B2%E6%96%B0%E7%94%9F-%E6%84%9B%E5%8D%94-%E6%90%B5%E5%88%B0%E6%BA%AB%E6%9A%96%E5%98%85%E5%AE%B6

去年4月油麻地廟街一宗踢狗虐畜案,揭發41隻貓狗棲身於一個滿佈糞便、蟑螂、老鼠的「垃圾屋」內,所有毛孩健康欠佳,更有狗狗因長戴「鴨嘴式」口罩致鼻樑嚴重受傷,需進行重建手術。

愛護動物協會今日(27日)在facebook專頁透露,警方事後拘捕兩父子,經審訊後兩人分別被判監兩周及4周,其中父親緩刑兩年。愛協收容其中24隻狗後,在警方授權下,已全部尋獲新家,時間最長的一隻花了9個月,終投入新主人懷抱,重獲新生,令人欣慰。

有狗狗因長戴「鴨嘴式」口罩致鼻樑嚴重受傷,需進行重建手術;幸已經康復,尋獲新家。(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facebook)

愛協於帖文表示,去年4月20日,有市民目睹一名男子,在油麻地廟街踢向一隻狗。愛協督察及警方接報到場跟進後,赫見39隻狗及2隻貓,棲身於一個骯髒不堪的單位內,「入面堆滿紙箱同垃圾,地上有糞便,仲有曱甴同老鼠‥‥‥」屋內所有動物狀況欠佳,有狗隻「瞓喺度唔郁」、有部份體重過輕或明顯患有皮膚病、亦有狗隻因長戴「鴨嘴式」口罩,鼻樑形成巨大傷口,需進行重建手術。

文中續指,警方事後拘捕兩父子,有人承認擁有屋內動物。案件經過審訊後,涉案父親因虐待動物,被判處監禁兩星期,緩刑24個月;涉案兒子因相同罪名,被判處監禁4個月,同時因為公眾滋擾,被罰款1,000元。

經過接近一年,案中大部份毛孩亦重獲新生。愛協指,事後收容並照顧其中24隻狗,其餘動物則交由漁護署帶走照顧。經悉心照料,愛協收容的狗狗逐漸康復,其後在警方授權下,全部尋獲新主人愛錫,「全部都搵到溫暖嘅家,最後一隻狗狗用咗9個月時間先搵到屋企呀!大家睇吓佢哋而家啲生活相,全部都過得好開心!」

經悉心照料,愛協收容的狗狗逐漸康復,尋獲新主人。(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facebook)

▼ 2024年4月20日廟街虐畜案 ▼
資料顯示,去年4月20日下午5時許,警方接報市民報案,指目擊一名男子在廟街22號對開,粗暴用腳踢一隻狗。報案人其後尾隨跟蹤施暴男至一個唐樓單位,再暗中報警。警方到場登門調查,揭發一個小小的閣樓單位,內有超過40隻貓狗,衛生環境惡劣。警方事後以涉嫌「殘酷對待動物」,拘捕當時兩名分別55歲及31歲的父子。

愛協於現場檢獲超過40隻貓狗,部分更為健康狀況欠佳。(梁偉權攝)




現場環境惡劣,衛生情況差,傳出陣陣異味。(梁偉權攝)

荃錦公路幼牛疑被車撞傷 馬路遺血跡 同伴守候在旁

2025-03-27 07:51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60223733/%E8%8D%83%E9%8C%A6%E5%85%AC%E8%B7%AF%E5%B9%BC%E7%89%9B%E7%96%91%E8%A2%AB%E8%BB%8A%E6%92%9E%E5%82%B7-%E9%A6%AC%E8%B7%AF%E9%81%BA%E8%A1%80%E8%B7%A1-%E5%90%8C%E4%BC%B4%E5%AE%88%E5%80%99%E5%9C%A8%E6%97%81

荃錦公路發現受傷牛隻。昨晚(26日)11時許,有駕駛人士沿荃錦公路往大帽山方向行駛,途經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對開時,見到一隻幼牛受傷躺在路中,懷疑牠被其他車輛撞傷,於是報警。

幼牛右前肢受傷,自行返回行人路。(陳永武攝)

現場可見,該隻幼牛右前肢受傷,懷疑見到車輛和陌生人,自行返回行人路,在馬路遺下血跡。其間有同伴在場守候,警員調查後通知漁護署到場。

本港法例第374章《道路交通條例》訂明,如有車輛發生意外而導致不在車內的動物受到損害,該車輛的司機必須停車。司機亦須向任何警務人員或任何有合理理由提出要求的人提供包括姓名及地址的個人資料,否則須盡快而在任何情況下不遲於意外發生後24小時內報警,「動物」的定義涵蓋馬、牛、驢、騾、綿羊、豬或山羊,《2021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更規定,司機如果撞到貓隻或狗隻必須停車。

一旦司機在有關意外發生後沒有停車,可被罰款1萬元及監禁12個月;而沒有提供個人資料並沒有在意外發生後盡快及不遲於24小時内報警,則可被罰款2.5萬元及監禁6個月。

馬路遺下血跡。(陳永武攝)

大圍鸚鵡爬出鳥籠 飛到顯徑站列車路軌附近高處 女雀主︰返嚟啦

2025-03-26 04:41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60223370/%E5%A4%A7%E5%9C%8D%E9%B8%9A%E9%B5%A1%E7%88%AC%E5%87%BA%E9%B3%A5%E7%B1%A0-%E9%A3%9B%E5%88%B0%E9%A1%AF%E5%BE%91%E7%AB%99%E5%88%97%E8%BB%8A%E8%B7%AF%E8%BB%8C%E9%99%84%E8%BF%91%E9%AB%98%E8%99%95-%E5%A5%B3%E9%9B%80%E4%B8%BB-%E8%BF%94%E5%9A%9F%E5%95%A6

大圍有家養鸚鵡走失。據了解,今日(26日)凌晨零時許,一隻鸚鵡在顯徑邨自行爬出鳥籠,繼而飛走不知所終,女雀主四處尋鳥。隨後接獲其他街坊通知,指顯徑邨顯祐樓對開、港鐵屯馬綫顯徑站列車路軌附近高處傳出鳥聲,女雀主趕抵了解,證實愛雀在此發出叫聲,於是報案。

消防和愛協到場,雖然現場距離地面甚高,但擔心升起雲梯,會嚇到鸚鵡飛走,所以救援人員繼續留在地面,發出聲響吸引鸚鵡的注意,希望牠自行返回籠內。

現場所見,女雀主用望遠鏡觀察愛雀情況,不時呼叫「你返嚟啦」,而且吹口哨哼歌和舉起鳥籠,希望愛雀飛回籠內,但鸚鵡仍然不肯返回鳥籠。

西貢9歲牛牛慘被的士撞至重傷 義工陪伴安撫數小時最終安樂死

Mar 27, 2025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5/03/27/03271-7/

新界有很多社區動物生活及走動,只要駕駛者多留神,很多撞死動物的意外本應可以避免。一隻約9歲的黃牛「1097」昨晚在西貢北潭涌附近馬路被車撞至重傷,雖然SAI KUNG BOVID WATCH創辦人Kaz O’Carroll及義工趕到現場安撫牛牛4小時,可惜牛牛最終因為傷勢過重,由漁護署獸醫將他安樂死。

牛牛1097約9歲,在西貢生活多年,是一隻很溫和及冷靜的牛牛,近年還與另外5隻牛組成一個小群組,經常在北潭涌和斬竹灣來回,他還特別喜歡在晚上散步,但沒想到昨晚成為了他最後一次散步。

O’Carroll表示,該牛牛於昨晚在北潭涌附近的馬路被一輛新界的士撞倒,牛牛重傷倒地,義工們陪伴安慰他4個小時,最終牛牛因為傷勢太重而被漁護署獸醫安樂死。

牛牛的傷勢十分嚴重,他的前腿粉碎性骨折,嚴重腹脹令他心臟承受了過大壓力,義工只能盡力安撫,阻止他翻滾及嘗試站起來。她形容,牛牛當時的呼吸聲,恐懼的目光,會永遠烙印在她的腦海中。

現場早掛有小心牛隻經過的路牌,O’Carroll表示,如果的士司機小心一些,車速慢一些,牛牛便不用遭遇此橫禍,但坦言由於肇事司機有車及報警,在法律上無法作出追究。她認為大家應關注司機駕駛態度和車速問題。

肇事的士司機有停車報警。
肇事的士司機有停車報警。
肇事的士司機有停車報警。
現場有提示有牛經過的路牌,但無助阻止車輛撞牛意外發生。
1097(右)生前愛和另外4隻牛一同郊遊。
1097(左)生前愛和另外4隻牛一同郊遊。

乖巧社區狗女命運坎坷 因交配致腫瘤再歷牛蜱熱復發

Mar 26, 2025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5/03/26/03261-7/

不少溫馴的社區狗在戶外生活坎坷,可能被人和其他社區動物欺負,也可能面對受傷或生病威脅。年僅1歲多的狗女Joy,半年前由義工救起絕育,原本打算為這乖巧文靜的狗狗尋家,沒想到發現Joy患上傳染性生殖道腫瘤,在化療期間又出現牛蜱熱焦蟲感染復發,雙重打擊令狗狗變得十分虛弱。狗狗的病情讓義工感到十分兩難和憂慮,現在除了悉心照顧和努力醫治外,也希望大家幫狗狗打氣,並傳遞為社區動物絕育的重要性。

「毛寶聯盟」義工Ivy對本報表示,半年前獨立義工為Joy進行捕捉、絕育、放回(TNR)時,發現Joy的性格文靜乖巧,十分弱勢,因此不忍心放回,由「毛寶聯盟」幫她尋家。沒想到Joy還未找到自己的幸福,便不幸發現患上犬隻傳染性性病腫瘤(CTVT),估計是因為在交配過程中感染,其後由「動物朋友」幫忙治療。

然而禍不單行,Joy在進行化療時,其副作用令狗狗的免疫力下抗,結果令到她的牛蜱熱焦蟲感染復發,出現兩難的問題,Ivy說:「焦蟲感染可能是終身帶原,即使經過治療康復,每當狗狗免疫力下降時,就會伺機復發,焦蟲是寄生在紅血球上面,會破壞紅血球,而化療正正會令她免疫力變差,正是矛與盾的情況在發生。」

她又表示,Joy的身體現時對化療藥出現抗藥性,因此只能停止化療,先醫治牛蜱熱,待血液指數回升再決定化療方案,而轉化療藥亦都會令Joy身體產生其他副作用。

Joy現時在交付費寄宿照顧,Ivy形容Joy只得1歲幾,面對這麼慘的情況,實在非常可憐,希望大家幫Joy打氣,能夠過到這一難關,她亦希望大家多關注社區動物的絕育需要。

溫馴社區狗女獲救起,卻因為患病而面臨健康危機。
狗狗因交配感染病毒致出現腫瘤。
狗狗因交配感染病毒致出現腫瘤。
義工正努力為狗狗醫治,希望她能捱過這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