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星期六

港白海豚破新低跌至32條

《蘋果日報》,2019/8/2

漁護署昨公佈「海洋哺乳類動物監察報告」,2018至19年度香港中華白海豚數目跌至有紀錄新低,僅餘32條,較上年度的47條大減32%。研究發現有海豚遷離香港,其中四條在珠江口伶仃洋出現。港珠澳大橋落成後,海豚未見回歸相關海域,回復較高使用量迹象。香港鯨豚研究計劃總監洪家耀警告,海豚生境不斷惡化,近年越來越少見幼豚蹤迹。

最新監察報告指,中華白海豚整體數目估計為32條,較2011年88隻急跌逾六成,較去年47條急跌逾三成,情況是有紀錄以來最差。本港幼豚出沒比率亦跌至2002年有紀錄以來新低,僅得1.5%。報告直言,香港海豚族群未來令人非常憂慮。此外,海豚進行社交活動的目擊比率亦跌至歷來最低,研究人員觀察海豚只用不到5%時間進行社交活動。

三跑工程影響生境

報告指出,中華白海豚主要在大嶼山西面水域一帶出沒,北面及南面的出沒只屬中度及偏低水平。自港珠澳大橋2017年落成後,至今未見海豚恢復在當地海域活動。而附近海域的大規模三跑填海工程,影響海豚恢復使用相關水域。

洪家耀指,三跑填海工程影響差不多完全浮現,海豚生境不斷惡化,容易令幼豚夭折,「咁多基建工程、咁多高速船,海豚媽媽生活壓力大唔生仔,BB出世生存唔到……會唔會有日香港見唔到海豚呢?」

四海豚移居伶仃洋

他補充,去年有15條經常在本港出現的中華白海豚不見蹤影,研究人員與內地「南海水產研究所」交換資料,發現其中4條海豚已「搬屋」至伶仃洋,惟餘下11條仍不知所終。洪家耀提醒,港府要盡快改善海豚生境,包括研究高速船改道,擴大海岸公園範圍。

監察報告亦有研究本港江豚情況,發現主要集中在大嶼山南面水域,但在石鼓洲水域的使用量大幅下降,跌至2007年至來新低。報告分析與石鼓洲焚化爐填海工程影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