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9日星期二

圍捕、圈養、訓練 ── 親親海豚背後的真相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arianalife.com/tc/topics-tc/environment-tc/%e5%9c%8d%e6%8d%95%e3%80%81%e5%9c%88%e9%a4%8a%e3%80%81%e8%a8%93%e7%b7%b4%e2%94%80%e2%94%80%e8%a6%aa%e8%a6%aa%e6%b5%b7%e8%b1%9a%e8%83%8c%e5%be%8c%e4%bd%a0%e9%9c%80%e8%a6%81%e7%9f%a5%e9%81%93%e7%9a%84/?fbclid=IwAR2ehQ0aKXocKtvxevHD7cnuiH6GMUemk1_RIdTs2wZrfZr4bRZUjUaJ0YQ
5月9日是「Empty The Tanks Worldwide」國際反鯨豚表演和圈養日,我們與動物保護人士討論圈養海洋哺乳動物背後的殘酷現實。

新冠肺炎疫情令很多人體驗到無法自由外出的鬱悶,但Jessie卻在小小的混凝土水池中生活了38年,與父母和兄弟姐妹分開,直到牠在2016年去世。

Jessie是一頭雌性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1978年,捕獵者在位於台灣澎湖列島的海豚棲息地,把Jessie追趕至預先設好的陷阱,再用漁網將牠圍捕。當時牠大概只有六歲。

其後牠被送到位於香港的海洋公園,園方訓練牠每天表演雜耍、讓人騎乘,並與遊客互動。Jessie在公園的水池中度過餘生,在44歲時因嚴重的腎功能衰竭和腹膜炎去世。

英國動物福利組織Change For Animals Foundation的數據指,全球至少有2,360頭鯨豚被圈養,包括海豚、白鯨和虎鯨等。該組織估計,自1950年代以來,至少有5,000頭鯨豚在圈養環境中離世。

為了維護這些野生動物的權益,動保人士Rachel Carbary於2013年發起國際反鯨豚表演和圈養日Empty the Tanks Worldwide,於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六在世界各地進行反圈養的抗議活動。活動持續得到廣泛支持,由第一年在12個國家21個鯨豚圈養點舉行,到2019年已擴展至22個國家的 71個地點。   
海豚表演。攝影:DUSAN SMETANA 來源:UNSPLASH

香港也是「Empty the Tanks Worldwide」每年舉辦的地點之一,參加者聚集在海洋公園入口,手持寫著「釋放海豚」和「零表演;零囚禁」的大型橫幅,並在現場展示一具三米長、淋上紅漆的海豚模型

動物保護組織「豚聚一家」召集人及Empty the Tanks at Hong Kong(棄缸救友-香港站)籌辦人黃豪賢表示,香港人對圈養動物的意識已逐漸提高,「每年在海洋公園入口抗議時,都有入場人士對我們說,他們只會玩過山車這些與動物無關的遊樂設施,不會去看海豚表演和其他動物展覽。」

截至2019年6月,這所成立了43年的主題樂園擁有63頭海洋哺乳動物,其中包括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加州海獅、斑海豹,以及100多條鯊魚和鯆魚。
 海洋公園入口反圈養抗議。 由黃豪賢提供。

Jessie離世後,海洋公園發佈新聞稿,指像Jessie這類圈養動物,是重要的「保育及教育大使」。公園為遊客提供與海豚互動的機會,旨在提升遊客對大自然及野生動物的認識與尊重。此外,海洋公園亦透過海豚進行生物聲納研究以及人工繁殖計劃。

海洋公園發言人以電郵回覆Ariana查詢時指出,截至2020年1月23日,公園共有22頭海豚,其中16頭誕生於圈養環境,另外六頭來自野外,分別於1987年及1997年入園,但並未明確答覆人工繁殖海豚的存活率。

發言人在電郵中寫道:「海洋公園根據需求使用精子為海豚進行人工授精,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包括使用很久以前去世的海豚的冷凍精子,以及與海外設施交換而來的冷凍精子。這些方式有助維持和促進醫學、飼養技術及科學研究的發展。」

然而,動物保育人士並不認同園方立場。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委員麥希汶強調,圈養本身就是一種虐待,對動物自身以至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傷害。

「野生海豚經常被大量獵捕,其中年輕海豚更是漁民的目標,因為牠們較容易訓練。失去這些海豚之後,野生海豚的數量會受到嚴重影響。」

她又指,每年在日本舉行的太地町獵豚活動中,漁民被允許殺死或捕捉超過1,000頭海豚和鯨魚。動物保護組識Dolphin Project估計,在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為期六個月的太地狩獵季節共屠殺了560頭海豚,以及捕捉了180頭海豚

麥希汶表示,許多被活捉的鯨豚在運輸途中都會因為受不住惡劣的環境而生病或死亡。即使活著抵達水族館或海洋主題公園,等待牠們的亦絕非天堂。

「海豚(和鯨魚)是非常善於交際的動物,牠們每天在海洋中可以游到100英里。一旦受困在水池之中,牠們便會被迫與其他陌生的鯨豚擠在極端無聊的環境中,因此經常產生沮喪的情緒,甚至會有欺凌的情況。」她說。
2017年香港「Empty the Tanks 」活動。由黃豪賢提供。
他們向年輕一代傳達了錯誤的觀念,讓人們以為可以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而剝奪動物的自由。
麥希汶
近年,海洋公園有海豚被發現出現疑似自殘等異常行為。2013年,網上流傳一條YouTube影片,顯示當時14歲的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Pinky猛烈地將身體撞向池邊。

海洋公園發新聞稿解釋:「跳躍是一種普遍見於野生或人工飼養海豚的玩樂式行為。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海豚亦會跳近牆邊及池邊。」然而,麥希汶認為,Pinky的表現更像是因為表演、噪音和被囚禁的壓力而產生的自殘行為。

《蘋果日報》於2020年2月8日刊登了一則報導,指收到消息說公園的14歲雄性海豚Ginsan曾於去年出現下顎骨骨折。受到傳媒查詢後,海洋公園才承認這件意外,並指Ginsan在水池中與其他海豚追逐期間受傷。麥希汶認為,公園水池太小,才會導致海豚在追逐時受傷。

有關園方對待海豚的方式,海洋公園發言人說:「海洋公園跟動物互動時總是採取正面支持態度。我們對動物的關懷、飼養和照顧方式,都獲得美國人道協會(致力於確保動物的安全、福利和健康的組織)認可。」

「我們致力為所有動物提供最佳照顧,從牠們出生到離世都照顧周到。由於公園的海豚預期平均壽命提高,我們特別為老年海豚安排各種活動,為牠們提供心理挑戰和體能鍛煉,並且讓海豚以輕鬆隨意、沒有壓力的方式進行例行及特別的健康監測。此外,公園不會以老年海豚進行保育人工繁殖。」

2020年初,海洋公園公佈全新定位策略發展計劃,其中提到:「計劃中,現有『海洋奇遇』表演將會取消,訪客將在近距離觀察、教育解說及互動活動中,獲得啟發保護海洋和海洋生態系統。」

黃豪賢表示樂見公園這項決定,但認為這樣還不夠。他促請海洋公園取消所有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的展覽和互動活動,以確保牠們「不受剝削」。

麥希汶補充說:「最佳做法就是立即讓海豚和其他圈養動物退休。」她建議海洋公園將這些動物安置在一個仿自然棲息地的永久庇護所。「公園可能需要數年時間規劃和尋找合適地點,因此他們必須立即行動,否則實現釋放海豚的目標將會遙遙無期。」
圖:Fernando Chan

海洋主題公園在中國內地正不斷增加,令全球動保人士憂心忡忡。根據中國鯨類保護聯盟(China Cetacean Alliance)於2019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截至2019年4月,內地至少有80家正在營運的海洋主題公園,比2015年多了一倍以上,還有27家正在興建中。

報告亦估計,這些公園圈養了至少13種、總數約1,000頭的鯨豚動物,其中以樽鼻海豚和白鯨的數量最多。

麥希汶指,內地海洋主題公園的經營欠缺透明度,令動保團體難以追蹤圈養鯨豚的數量和健康狀態。此外,動物福利保障法例的缺失,亦使圈養鯨豚更易受傷害。

地至少有80家正在營運的海洋主題公園,比2015年多了一倍以上,還有27家正在興建中。
中國鯨類保護聯盟的報告指:「目前中國大陸的法律法規缺乏對『動物福利』的法律釋義。和海洋主題公園相關的法律法規中也沒有動物福利的相關概念,而且場館也會公然無視有關規定。顯然,中國大陸的圈養鯨豚仍然沒有得到合理保護,以避免圈養環境給牠們帶來痛苦。」

麥希汶舉了一個例子,2016年她在廣州一所購物中心裡看到一個圈養海豚的水缸;那個水缸又窄又淺,海豚若垂直身體,便會令頭部或尾部露出水面。

她表示,中國大陸一些海洋主題公園的定位與海洋公園一樣,聲稱動物展示是教育和保育的重要一環,例如位於珠海的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

長隆海洋王國擁有虎鯨、白鯨和鯨鯊等多種海洋動物,也經常舉辦親子參觀活動,以及「小小保育員」等學習體驗,旨在為參加者提供「全面動物保育知識」。Ariana向園方提出相關查詢,但並未得到回覆。

麥希汶強調:「他們向年輕一代傳達了錯誤的觀念,讓人們以為可以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而剝奪動物的自由。而且,這些圈養動物並不能讓遊客認識大自然,因為牠們已因為被囚禁而失去了自然的本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Empty the Tanks Worldwide 2020取消抗議活動,並邀請所有人於5月9日以標籤#SelfiesForCetaceans上載照片或影片到社交媒體,以支持釋放圈養鯨豚。

你還可以利用海報、毛公仔或特別裝束發揮創意。Empty the Tanks和Dolphin Project會透過社交媒體分享參加的照片,以提高人們對圈養動物的意識和支持海洋保育工作。最有創意的三件作品將獲主辦單位贈送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