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星期五

無牌寵物網購 隨時買入有病貓狗

 Oriental Daily News A02 要聞 |695 Character(s) |2025-01-21

【本報訊】愈來愈多市民選擇飼養寵物以增添生活樂趣,市場對各種寵物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調查發現,除了領養或在持牌寵物店購買外,不少市民會透過社交媒體或網上平台購買寵物。當中,涉及聲稱「自家繁殖」的寵物網購騙案有增無減,大多更牽涉無牌售賣,動物福利完全不受保障。就此,漁護署設立專題網站,提供相關網購寵物的資訊及潛在風險,並列出3個真實個案供市民參考,提醒市民,慎防「中伏」。

A先生在某社交媒體的群組中收到私訊,有賣家聲稱家中貴婦犬剛誕下幼犬,希望出售。約見後,A先生即場付款買下狗狗回家。可惜狗狗到家後不久,便出現嚴重健康問題,證實感染犬瘟熱,留醫數天後便離世。當A先生追討賠償時,賣家更將狗狗的死歸咎於他,並指他疏忽照顧狗狗,雙方爭論一番後賣家更加對訊息「已讀不回」。

另一個案涉及隱瞞寵物有長期病患。B小姐瀏覽一個無牌寵物網店時,被一張布偶貓照片吸引,遂與該網店聯絡並於網上付款。貓咪到達B小姐家的當天晚上,隨即出現呼吸急促、行動遲緩的問題。經過獸醫診治,貓咪確診患有肥厚型心肌病,需接受長期治療和特殊護理,令B小姐悲痛不已,持續的高昂醫藥費亦為她帶來經濟壓力。她欲向賣家追討,可惜已無法搜尋該網站,賣家亦失去聯絡。

混種扮純種 賣家匿蹤

C女士在網上看到廣告,宣稱有本地純種自家繁殖松鼠狗出售,更能提供血統證明、出生證書和健康紀錄等。鍾情松鼠狗的C女士決定購買。當狗狗慢慢長大,她注意到狗狗的毛色和體形與純種松鼠狗的特徵明顯不符。經過基因測試,證實狗狗並非純種,隨附的證書和紀錄也被發現是偽造的。而賣家在交易後,便銷聲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