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星期二

愛協與商界合作 助企業拓寵物經濟

 Ta Kung Pao B01 經濟 |737 Character(s) |2024-12-09

寵物經濟的增長為商家提供市場潛力和品牌差異化的機會,而在打造人寵共融的設施、推廣不同的寵物友善項目時,保障動物福利亦同樣重要。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愛協)副執行總監何翔蕾認為,「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橋樑」,可將商家與動物福利的保障緊密相連。

愛協於1921年成立,是一間自負盈虧的非牟利機構,何翔蕾坦言,經營費用中只有1%來自特區政府的資助,因此日常運作及動物福利工作發展依賴公眾的捐助。另外,愛協亦有零售、寵物美容、寵物寄宿、教育、行為訓練及獸醫服務,當中收益皆用於待領養動物及推廣福利,而獸醫服務是主要的收益來源,佔總收益的一半左右。

關注棄養情況 重視動物福利

目前,愛協與多家不同類型的企業都有合作,何翔蕾指出,愛協所做的動物領養雖然屬於小眾領域,但不少機構都嘗試推出不同商業模式的合作,她認為,這樣的合作是相輔相成的,例如與寵物保險機構合作,一方面讓年老的動物多了保障,從而提高牠們「回家」的機會;另一方面亦有助於寵物保險的發展。

至於與越來越多商家合作,是否會讓愛協作為一個動物福利機構染上「金錢味」?何翔蕾認為: 「合作,總好過不合作。」她解釋,教育不單指與學校合作,對商家的教育亦同樣重要,通過合作可讓商家對寵物福利有更深刻的概念,對於項目也有更明確的要求和準則,藉以在維護動物福利的同時,亦為企業和機構提供發展寵物經濟的方向及保障。

不過,何翔蕾亦指出,在寵物經濟的繁榮背後亦促成了一些繁殖、棄養、偷渡等不法行為,棄養情況也窮出不盡,目前各個領養中心合共有過百隻待領養動物

疫情過後,愛協的領養數字亦顯著減少,相比疫情前更下跌約兩成。因此,何翔蕾希望,整個動物福利界「可以坐埋同一條船」,讓特區政府和有關人士更為重視動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