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星期三

失保護色恐成襲擊對象

 Ta Kung Pao A05 要聞 |676 Character(s) |2024-04-07

「大圍珍禽異獸及寵物醫院」獸醫Dr.Vicente Soler Rubio表示,在中山紀念公園出現的白麻雀,相信是因為基因變異而令羽毛呈現白色,此情況稱之為「白化症」。他指除雀鳥外,其他動物都會因基因變異而出現白化現象。Dr.Vicente Soler Rubio表示,約30多年前,曾有一隻烏鴉因白化症而變成全白色。他又提到動物白化的比率難以界定,但絕對不是常見,可說是罕有。他又提到該白麻雀於城市或叢林裏生活,會因失去天然的保護褐色,容易受到其他動物襲擊,或成為獵食對象。

環境科學學人梁浩文亦提到,根據遺傳學,普遍麻雀的毛色為褐色,屬顯性基因;白麻雀則為隱性基因的雀鳥,屬基因變異,較為罕有,「等於部分人的皮膚,會出現一塊白色一樣。」他又指白麻雀的出現需視乎交配的情況,如過程中,其中一隻為白麻雀,而交配的伴侶亦屬白麻雀或帶有白麻雀基因,則出現白麻雀的機率較大。

易被同類排擠 難覓伴侶

梁浩文又指出,因白麻雀不能製造保護色素,較普通麻雀更易被淘汰,更或會受一些外來刺激導致死亡。白麻雀在香港一年四季均會出現,故市民如看見白麻雀不要違法捕捉或餵飼,可通知漁護署。

香港觀鳥會表示,該會進行九年的麻雀普查,只在今年才發現白麻雀,可見其罕有。白麻雀的出現屬隨機性,與普通麻雀活動無異,壽命均約數年。該會提醒市民對於野生雀鳥只宜觀賞,不應餵飼。

漁護署亦表示,白麻雀為因基因/染色體異常而出現白變症或白化病的麻雀,十分罕見,其出現與氣候變化並無關係,亦非瀕危物種。一般來說,白化/白變的動物因顯眼的體色在自然界中面對較大風險,易因失去天然保護色讓天敵或獵物發現、被同類排擠和較難尋覓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