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星期三

棄養綠海龜|海洋公園接收未成年「太郎」 將與漁護商討後續安排

2024-06-25 22:46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1032273/%E6%A3%84%E9%A4%8A%E7%B6%A0%E6%B5%B7%E9%BE%9C-%E6%B5%B7%E6%B4%8B%E5%85%AC%E5%9C%92%E6%8E%A5%E6%94%B6%E6%9C%AA%E6%88%90%E5%B9%B4-%E5%A4%AA%E9%83%8E-%E5%B0%87%E8%88%87%E6%BC%81%E8%AD%B7%E5%95%86%E8%A8%8E%E5%BE%8C%E7%BA%8C%E5%AE%89%E6%8E%92

瀕危物種綠海龜「太郎」被人放入發泡膠箱,運送至鰂魚涌一間環境保育中心門前,飼主留下一封信稱無力再飼養「太郎」,「海峰環保教育」機構創辦郭秀雲一度協助接收,之後聯絡漁農自然護理署及海洋公園跟進。

漁護署回覆《香港01》查詢表示,署方接獲報告後,派員到場接走該隻未成年的綠海龜,其甲殼長約50厘米,無明顯表面傷痕。海洋公園則回覆確認,該隻綠海龜已送到海洋公園觀察,稍後將會由園內獸醫為其進行身體檢查;公園會與漁護署商討有關動物的後續安排。

綠海龜「太郎」被人放入發泡膠箱,運送至鰂魚涌一間環境保育中心門前。(黃偉民攝)

「海峰環保教育」機構職員於昨晚(24日)發現一隻海龜被遺棄在門外,並附有海龜的生活用品、糧食和一封信,飼主在信中稱於7年前購入該隻綠海龜「太郎」,由其幼年開始飼養,惟因「太郎」體型漸長,飼主無法提供合適環境,無奈之下只能轉送他人繼續養育,信末並稱自己「唔係一個合格的主人」。

飼主留下一封信稱無力再撫養,忍痛只能轉送他人。(陳麗娟攝)

機構創辦人郭秀雲接獲職員通知後,趕回機構翻查閉路電視片段,發現兩名男子昨晚10時許將「太郎」送到機構門前。郭與職員照顧「太郎」一晚後,今日將牠交予漁護署及海洋公園人員接手。

兩名穿深色衫及戴口罩的男子,昨(24日)晚10時許用木頭車將一個用黑色膠袋包裹的黑色箱及一個紅色紙袋,放在機構門前,隨後離去。(郭秀雲提供)

海洋公園確認「太郎」為綠海龜,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被列為「瀕危」級別的物種,牠已被送到海洋公園後勤設施觀察,稍後將會由園內獸醫為其進行身體檢查;與此同時,公園會與漁護署商討「太郎」的後續安排。

海洋公園多年來一直支援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海龜救援工作,自2000年起,已拯救超過100隻海龜,並成功把79隻(大部份為綠海龜)放歸海洋。園方呼籲大眾不要非法飼養受保護的野生動物。

職員昨晚發現「太郎」後,由於牠浸泡的水溫過高,職員立即尋找大膠箱安置牠,並為其換水。(黃偉民攝)

漁護署表示,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第170章),本港所有野生龜類(包括所有海龜品種)均被列為受保護野生動物。任何人未經許可,不得狩獵、故意干擾、購買、售賣、輸出、要約出售或要約輸出、管有或控制受保護野生動物,違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一年。

同時,署方指出綠海龜(Chelonia mydas)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列明物種,其進口、出口及管有在本港均受《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第586章)所規管。任何人如非按照《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規定進出口或管有瀕危物種均屬違法,違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00萬元及監禁10年,有關物品亦會被充公。

旺角寵物店疑賣病狗 先天氣管下塌兼患肺炎腹瀉

June 25, 2024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4/06/25/06251-4/

買賣動物變相成為毛孩受害的罪魁禍首,經常發生動物售賣商出售生病毛孩的個案。區議員劉鎮海收到一宗求助,指旺角一寵物店出售生病松鼠狗,狗狗在主人家中腹瀉及嘔吐,事後曾要求主人將狗狗帶回該店,並將狗交回繁殖場「杜蟲」,但主人的女兒堅持從該店接回狗狗自行看獸醫,結果證實狗狗有先天氣管下塌,並有肺炎和腹瀉等。劉鎮海指該店疑違反多項牌照條款,包括出售病狗、狗狗沒打齊兩針、沒有向買家提供俗稱「黃紙」的出生來源證明等,並指陳小姐已聯絡了一些有同樣經歷的主人,計劃向漁護署作出投訴。

本報曾以電話聯絡涉事的Galaxy Pets查詢,但其負責人及職員至截稿前沒有作出任何回覆。

事緣在6月15日,陳先生於旺角Galaxy Pets購買了一隻2個月大的松鼠狗,並改名為「毛毛」,當時店員並沒有提供毛毛的繁育者聲明書(俗稱黃紙),當時買狗貴用是13,500元,另繳付7,000元買狗糧等雜費。陳先生翌日將毛毛接回家中,但很快毛毛便出現腹瀉、嘔吐及咳嗽,他隨即向該店查詢,職員建議將毛毛帶回店中,並聲稱會帶毛毛看獸醫,於是陳先生在6月20日將毛毛交給該店。

陳先生的女兒當日得知此事,她本身反對買賣動物,亦擔心毛毛會有生命危險,於是在翌日到該店了解,看到毛毛在店舖的玻璃櫃內,她曾詢問店員有沒有帶毛毛看獸醫,對方卻說只帶了毛毛到繁殖商那邊吃了杜蟲藥,又聲稱如果要拿取毛毛黃紙,便要額外支付1萬元。

陳小姐隨即向區議員劉鎮海求助,又在6月22日預訂了獸醫診所看診,要求接回毛毛,沒想到當日下午4時去接毛毛時,店員竟稱毛毛已送回繁殖商那邊,而店員更聲稱可以退回所有錢。陳小姐說:「我們不是要退狗,我們是要接毛毛走,當然不會接受退錢。」陳小姐和劉鎮海隨即報警,店員其後同意晚上9時讓他們接回毛毛。

他們接回毛毛後,翌日帶毛毛看獸醫,發現毛毛有天生氣管下榻,另有肺炎及屙嘔,病情十分嚴重,陳小姐坦言看到狗狗這麼年輕便受那麼多痛苦,感到很心痛,「想不到香港一個繁榮城市,法例還這麼落後,香港政府是否應該收緊法例,不再縱容買賣動物。」

劉鎮海則指該店舖違反了一些動物售賣商營業守則和牌照要求,包括出售生病狗狗,沒有向買家提供「黃紙」,及沒有為狗打齊兩支防疫針。他引述漁護署職員指,牌照要求動物售賣商在狗隻出售前30日接受獸醫檢查,證明狗隻是健康才能出售。另根據牌照要求,動物售賣商必須將合法來源證明交予購買者保存,劉鎮海指該店沒有提供「黃紙」,已經違反要求。劉鎮海懷疑該店出售不合法繁殖商的狗隻,因此無法提供「黃紙」。

他又指該狗狗只打了一支防疫針,而漁護署已告知交易狗隻時必須打齊兩針。另外,動物售賣商的營業守則列明持牌人及員工不得參與為已出售狗隻的診斷及治療的工作。他又透露,陳小姐已聯絡了另外4名同樣在該店舖購買了生病毛孩的人士,打算到漁護署作出投訴。

劉鎮海強調,買賣動物助長了動物受傷害,這些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政府應做好監管,防止無良繁殖商和商舖繼續令動物受害。

被連籠遺棄土瓜灣公園 可憐貓貓腎指數嚴重超標未脫危險

June 24, 2024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4/06/24/06242-2/

一隻估計只得兩歲的英國短毛貓,今日中午被地盤工人發現連籠遺棄在土瓜灣海心公園,有人在網上求助後,多少熱人市民前來救貓,並將貓貓帶到獸醫診所檢查。接手跟進的阿棍屋創辦人Ivy表示,貓貓的腎指數嚴重超標,估計有結石阻塞令到出現血尿,情況危險,需要留院插尿喉,懷疑主人因不願意負擔醫療費而遺棄。

於網上求助的熱心市民上載了貓貓被連籠遺的相片,當時地盤工人已將籠放在樹蔭下,讓貓貓不用受暴曬之苦。該熱心市民其後更新消息,指半小時內已有約6名熱心市民前往救貓,貓貓終獲救起送醫。

救貓人帶貓貓到獸醫診所檢查,經驗血後發現貓貓腎指數超標,需插尿喉放尿。她其後向阿棍屋求助,阿棍屋便接手帶貓貓到NPV動物醫院留醫。

Ivy對本報表示,貓插尿喉放尿時放出了血尿,獸醫估計他是發炎或有尿結石塞住尿道,從而影響到腎功能,出現急性腎衰竭,仍處於危險期,「情況都緊急,醫生今晚會幫他插尿喉,希望他可以捱過這一關。」

熱心市民幫貓貓改名為老虎仔。請認識該貓主人的人士或目擊遺棄經過的人士,與本報聯絡提供資料。不負責任遺棄生病貓貓,是置貓貓死活於不顧的殘忍行為。

貓貓慘被遺棄在土瓜灣。
貓貓病況嚴重。
貓貓腎指數超標,要留院醫治。

美孚兩小麻雀慘踩中老鼠膠 目擊者指有人阻市民拯救

June 24, 2024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4/06/24/06241-7/

微小的動物也是生命,但有些人卻不尊重生命。老鼠膠更經常監生害死許多無辜的生命。今日有目擊者美孚吉利徑3號D舖對面花槽 (三餸飯對面上海舖隔離),發現一名滅蟲公司的中年男職員,將兩隻麻雀夾在兩塊木板虐待中,男子更拿走兩隻麻雀被貼在老鼠膠板的膠板,該男子更發現人拋下一句:「就係唔x俾你救」,手舉起紅袋,不知所蹤。本報正向涉事滅蟲公司查詢兩麻雀去向及生死。

6月24日下午2:00左右,美孚吉利徑3號D舖 對面花槽,有兩隻麻雀被貼於老鼠膠中,奄奄一息,更有疑似滅蟲公司職員將他們拿走。讀者Ellen知道此事,感到非常憤怒,亦質疑有人虐待動物及認為老鼠膠遺禍不淺,她已在網上報警,但由於她非目擊者,警方向她指不會受理,故她希望透過傳媒跟進事件。

其實,以往曾有許多動物義工反映,有雀鳥、貓貓及狗狗誤中老鼠膠,當中有不少雀鳥因而喪命,即使是貓狗也因而受傷。

2024年6月24日星期一

救狗多年義工患癌病重 放不下兩狗盼為他們尋家

June 23, 2024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4/06/23/06231-6/

很多一直救助毛孩的義工,在自己遇到困難巨變時,最讓他們掛心的還是毛孩之後如何。過去8年多次救狗和餵倉狗的義工Anita,去年12月確診癌症,身體變得十分虛弱,還被公司解僱,但最讓她擔心和難過的,是所救毛孩的去向。她特別掛念所救的兩隻被遺棄倉狗「花花」和「黑黑」,只希望盡快幫他們找到領養家庭,「我之前都有定時到狗場探他們,和他們玩,但現在我無法再去照顧他們,他們很乖又很年輕,真的不想他們一直住狗場。」

Anita在8年前養了一隻史納莎犬,開始上網關心不同狗狗的情況,開始做狗場義工,開始餵倉狗,然後開始救狗,「很多年前試過1日內救了13隻狗B,幸好全部都出到領養。」她現在家中養了5隻狗,都是救援回來的,但患病後,她也難再像以前般悉心照顧,幸而有一位她認識的領養人願意幫忙定期來她家中照顧那些狗狗。

約3歲的花花和黑黑原本是倉狗,Anita一直有餵他們,後來該倉結業後遺下了兩狗,Anita於是將他們救起並送到狗場暫時安置,她亦經常到狗場探望兩狗,和他們玩耍。

然而好景不常,Anita去年12月確診癌症,被公司解僱,自己的身體狀況也變得很差,早前更因為腎發炎,每日發高燒40度,住了10多天醫院,她數天後又要再到醫院留醫,所以無法再去看望花花和黑黑。她形容,花花和黑黑很乖和很年輕,不想他們一直住狗場,「我希望幫到這兩隻狗狗,找到愛心家庭,能夠一對領養他們。花花和黑黑感情十分好,不能不見對方,尤其是黑黑如果見不到花花,會變得很不開心。」

花花和黑黑的尋家事宜,交由Anita的義工朋友Kitty負責,希望能夠為兩狗找到幸福,讓Anita可以安心養病。對義工而言,所救毛孩得到幸福,是他們最想看到的結果,如可領養花花和黑黑,請透過本報Facebook所載聯絡方法,與Kitty聯絡。

花花
花花
黑黑
花花和黑黑感情很好。

2024年6月22日星期六

樂富邨有人用電線虐待鳩鴿 至少六隻受害

June 21, 2024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4/06/22/06221-6/

虐待動物是懦弱和可恥的行為,連無法求救的弱小雀鳥也傷害,更是不可接受。有市民向本報報料,指近兩個月在樂富發現有多隻斑鳩和白鴿被人以電線綁腳,有鴿鴿的腳因此畸型壞死,據該市民所目擊,至少有4隻白鴿和兩隻斑鳩受害。本報呼籲居民留意,如發現有人虐待動物,請拍下證據及報警將兇徒繩之於法。

該市民對本報表示,受害的白鴿和斑鳩平常在樂富邨巴士站上面的平台生活,最近他發現有人以電線綁住那些雀鳥腳部,「最近一兩個月,我見過白鴿4隻,斑鳩兩隻,曾經救過一隻白鴿,剪了電線後,他的其中一隻腳已經畸形。」他又表示,有幾隻鴿鴿的腳因此壞死而折斷。

根據《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任何如人殘酷地折磨動物,或任何作為導致動物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屬違法,最高可被罰款20萬元及監禁3年。

2024年6月21日星期五

16歲的NPV總經理脾脾逝 歷代員工送別脾總

June 21, 2024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4/06/21/06211-5/

許多曾到過非牟利獸醫診所的朋友,相信都經常會見到創辦人Mark與一隻啡色烏咀笑容滿面的唐狗女合照,這位經常出現的狗Model正是脾脾,又被稱為NPV總經理脾總。原是一隻被遺棄的唐狗女,被義工帶到NPV求診,最後留下成為NPV要員的她,在過去十六年,在主人阿Mark、Phyllis及歷代NPV員工愛護下,匆匆走完了狗生,在6月18日在睡眠中離世。

NPV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創辦人兼執行主席Mark憶述,在十六年前,NPV剛創立不久,他曾說不打算收養動物,有一日,有一位義工帶來了一隻被棄的唐狗女,她原於停車場生活,過著有一餐無一餐的生活,義工帶她來NPV進行捕捉、絕育、放回,但可愛的脾脾成功在短時間內俘虜了所有員工,多位員工亦非常希望脾脾可以留底,最終脾脾亦成功令到Mark心軟,決定讓她留下,從此成為了NPV要員。

在過去十六年,Mark一放假或有空,便會帶脾脾行山及去狗公園等不同地方,Phyllis更笑言脾總只是差未搭過飛機。在今日脾脾的送別禮中,歷代曾經照顧過她、愛錫她的員工,紛紛到場,大家都是希望送別這位在NPV默默為人類送上愛、忠心耿耿的狗狗。在場人士各自都有多段與脾脾一起時的故事及難忘片段,看著播放著脾脾的影片,總是有說不完的片段。他們均說脾脾是一隻非常忠心的狗狗,只要是Mark緊張,她又會立即很緊張主人為何緊張,像是有什麼事需要幫忙,Mark還記得有一次,他正在NPV工作時,當時只餘下他和脾脾,剛巧有賊人企圖從天井爬入辦公室,被脾脾發現,她立即英勇狂吠,最終成功嚇退賊人。

NPV員工們又記得脾脾很愛吃,怕沖涼,愛去街街,又懂得分別誰會帶她去街街,段段故事,實在是與一個懂性的人類無異。無奈生命壽數長短非人類所能控制,脾脾於睡夢中俏俏離世了。

Mark在facebook回憶與脾脾的最後一面:
「昨晚離開辦公室時,脾脾睡著了,睡得很甜。

到今早返回辦公室,想不到她真的一直睡著去……

我的乖乖女,是你不想讓我傷心看著你走,還是想保持總經理的尊嚴,靜靜的離開。

沒有了你,NPV 失去了一位總經理,我就好像失去了身體的一部份。

你佔據了我過去16 年的大部份回億,我不能想像以後每天上班見不到你會是什麼一回事。

從前一直都很害怕你會離開,雖然明知你年老多病,也不敢說,不敢想,如今你說走就走,很後悔沒做好一些心理建設,情緒有點亂七八糟。

以後爸爸不能陪你到公園狂奔了,你到了別處,繼續快樂吧。如果有下世,我一定會選擇你再做我的女兒,你呢?我相信你都會選擇我這個不濟的爸爸。

NPV總經理的位置,看來要一直懸空。

有緣再聚。」

Mark為脾脾寫下一段回憶:
「16年前,一隻在新界爛地停車場流浪的唐狗,被一名有心的義工帶往NPV 絕育。超可愛的她,成功氹死了NPV 的護士,於是TNR 的 R (release) 變成了TNS (stay),一直留在NPV到今日,直到永遠。
她就是ABBY,脾脾。

脾脾是NPV的總經理,除了忙於公司內食玩瞓,更會代表NPV出席大大小小的慈善活動、領養日、寵物節,亦會接受傳媒訪問拍攝。時間過得很快,眨下眼就16 年,脾脾和 NPV 一起成長,見證著NPV 由一間小小的診所,發展成今天的動物醫療及權益機構。脾脾作為NPV 的總經理,當之無愧。

但脾脾年老要退下來了。今日,幾代的NPV 同事一起來送別脾總,大家說起和脾脾的往事,笑聲不絕,但想到脾脾的離開,又哭到肝腸吋斷。

生命始終有結束的一天,但脾脾的笑容,留給我們快樂的記憶,永存在我們心中,永遠留在NPV。總經理會繼續鞭策大家、監督大家,為動物,不忘初心,繼續努力。」

2024年6月18日,脾脾最後一夜甜睡,在睡夢中去了彩虹橋
被遺棄的脾脾獲Mark收養,從此成為NPV的總經理。
脾脾和Mark度過很多快樂時光。
脾脾和Mark度過很多快樂時光。
脾脾和Mark度過很多快樂時光。
脾脾和Mark度過很多快樂時光。
脾脾成為NPV的招牌。
脾脾陪伴mark工作至夜深。

上水太平邨白鴿遭搖晃及掉落地 七旬翁涉虐畜被捕

2024-06-20 21:58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1030828/%E4%B8%8A%E6%B0%B4%E5%A4%AA%E5%B9%B3%E9%82%A8%E7%99%BD%E9%B4%BF%E9%81%AD%E6%90%96%E6%99%83%E5%8F%8A%E6%8E%89%E8%90%BD%E5%9C%B0-%E4%B8%83%E6%97%AC%E7%BF%81%E6%B6%89%E8%99%90%E7%95%9C%E8%A2%AB%E6%8D%95

上水發生懷疑虐待白鴿事件。今午(20日)約2時44分,警方接報指一名男子在太平邨一公共休憩處,懷疑手握一隻白鴿,將其搖晃及掉在地上,其後逃去。警方到場尋獲一隻受傷白鴿,交由愛協人員帶走。警方經進一步調查後,今午約5時在上水拘捕一名姓黃(70歲)男子,他涉嫌「殘酷對待動物」,現正被扣留調查。案件交由大埔警區動物罪案警察專隊跟進。

病重主人搬屋走失愛貓 貓貓留守舊居終獲救起

June 20, 2024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hkanimalpost.com/2024/06/20/06201-4/

本報早前報道一名女狗主因末期癌症發作進入深切治療部,她的女兒Wing日前成功從漁護署接回唐狗「波子」,而女狗主雷小姐之前搬屋時走失的愛貓Happy,也於昨日成功在井欄樹新圍的舊居救起,原來Happy走失後又返回舊居,一直逗留等待主人,在毛守協助放籠下,終救起了貓貓,並帶到Wing的家中居住。Wing形容:「所有事情都向好的方向發展,我媽媽脫離了危險期,而所有貓貓狗狗都搞掂啦。」

事緣51歲女狗主雷小姐一直抱恙照顧兩狗一貓,但近年病情急劇轉壞,她曾嘗試托朋友幫忙為狗尋家,惟均沒人問津,直到最近她走投無路,將6歲唐狗「波子」交給了漁護署。她在6月12日腹痛至崩潰,急送到醫院,不但證實是已擴散的末期癌症,而且大腸腫瘤已爆開,做了手術後一度於深切治療部留醫。雷小姐的另一隻7歲松鼠狗「細佬」已找到人願意領養,而貓貓Happy則在雷小姐早前搬回公屋單位時走失。雷小姐的女兒Wing向義工何先生求助,成功找到暫托家庭,並順利接走波子。

走失的貓貓Happy原來一直留守在舊居,Wing說:「原來貓貓日都有返去舊居,我想應該是媽媽搬屋後,他日日返舊居等我媽媽,幸好早幾日她朋友返去看一看,才知道貓貓仍在。」毛守協助設籠,Wing和朋友則每日到母親舊居看是否成功捕捉到Happy,亦幫手換貓糧和貓砂。

直到昨晚,Happy終肯走進籠內,Wing即將貓貓帶回家中。她形容Happy性格十分嗲和任人摸,她會試照顧Happy,看他和自己家中的貓是否相處得來。

她表示,波子現時仍未習慣暫托家庭的新生活,顯得比較驚慌,相信要一段時間才能平復。她又表示,母親身體情況有好轉,脫離了危險期,已經離開深切治療部。

相關報道:
女狗主末期癌症命危 女兒盼從漁護署贖回狗狗
因主人病重被送到漁護署狗狗 今日順利接出送到暫托家庭

病重女主人早前走失的貓貓,原來一直留守舊居,昨日成功救起。
貓貓對人十分親近。
病重女主人所養的松鼠狗已找到領養家庭。
女狗主患末期癌症,近日大腸腫瘤爆開,手術後留院深切治療部。
波子早前因狗主病重而送到漁護署。
波子現時在暫托家庭中生活,但他仍然十分驚慌和不習慣。

2024年6月20日星期四

指寵物酒店報價欠透明 同狗價錢差一倍

 Ming Pao Daily News A06 港聞 |891 Character(s) |2024-06-18

不少寵物飼主外遊時會安排將寵物暫託寄養所照顧。消委會調查18 間持牌寵物寄養所,發現僅三分一(6 間)主動提供線上價目表,其餘未有主動提供完整價目表,收費透明度極低。同一隻16公斤的狗在兩間酒店分別視作中型及大型犬,收費相差一倍。消委會提醒飼主留意收費懸殊,亦要注意是否有不同收費準則和各項附加費,例如冲涼費、餵藥費或陪診費等,建議貨比三家。

列持牌名單非強制 倡漁署改制

消委會亦指出,近年興起不少寵物家庭寄宿服務,惟部分或未獲漁護署發出牌照,未必合法。消委會稱,寵物寄養所有否列入漁護署網站「持牌動物寄養所名單」屬自願性質,未必涵蓋所有持牌動物寄養所,建議漁護署探討改為強制表列所有持牌動物寄養所。

消委會從漁護署持牌名單中,分別在港九新界各選出3間貓酒店及3間狗酒店,合共18 間作調查對象,發現僅6 間主動透過線上方式,按房型或寵物體重提供價目表;另有7 間需顧客向職員索取報價,一間列出的價目表長時間沒有更新,一間回覆消委會問卷時亦僅列出一小部分收費資料。

2/3未主動供完整價目表

消委會提醒,市民選用寄養所時要留意不同收費準則及各項附加費,而各間狗酒店可能對體型定義亦有不同,例如同樣體重16公斤,在兩間狗酒店卻分別視作中型及大型犬,兩者每天寄宿費分別為350 元及700 元,相差一倍。消委會建議市民務必查詢收費細項及條款,貨比三家。如有疑問,應與商戶釐清,避免不必要爭拗。

消委會又稱,萬一寵物於留宿期間因職員疏忽導致受傷、遺失、患病甚至死亡,僅4間明確列出最高賠償額,由最低300元至最高5000 元;有8 間以條款或免責聲明等為理由,表明不會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或提供任何賠償。消委會建議消費者與商戶預約實地視察寄養所的環境及設施,並觀察照顧員態度,亦應細閱商戶列出的條款,確保雙方均理解其權利和責任。

消委會去年至今年5月接獲4宗投訴,涉及3 間寵物寄養所;有投訴人為寵物購買12萬元美容服務,但入宿當天商戶未能提供服務,要求退款不果;另一宗個案為入住43晚,涉及2.9萬元的服務,「住到咁上下(商戶)就話需要搬,所以(飼主)要接番隻狗走」;有個案飼主安排寵物兔入住寄養所數天,最後一天收到商戶信息指兔子因「冇胃口」送院,數小時後死亡。

中華白海豚棲地 北大嶼海岸公園刊憲

 Ming Pao Daily News A07 港聞 |793 Character(s) |2024-06-15

【明報專訊】北大嶼海岸公園是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承諾的緩解措施之一,在三跑道啟用逾一年半後,政府昨日刊憲指定有關海岸公園,成為香港第八個、亦是最大的一個海岸公園,覆蓋約2400公頃水域,範圍內的活動將受法例規管,例如不能捕魚。漁護署表示,該海岸公園對保育北大嶼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及海洋環境至關重要。

三跑環評承諾緩解措施之一 2400公頃 港最大海岸公園

漁護署發言人解釋,北大嶼海岸公園將連接鄰近約1200 公頃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以及約970 公頃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從而在北大嶼水域形成總面積約4570 公頃的相連海洋保護區網絡。此外,北大嶼海岸公園將毗連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香港與內地的海洋保護區銜接,連通這些中華白海豚核心棲息地的要道,讓中華白海豚可穿梭游弋。擬議的海岸公園亦緊接香港國際機場進口航道區,形成一個相連水體,為保育海洋生態和漁業資源產生協同效應。

結合另兩海岸公園 銜接內地保護區

繼前年4 月政府刊憲指定南大嶼海岸公園、覆蓋約2067公頃水域以保護香港水域內的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等海洋生物,昨進一步將北大嶼約2400公頃水域指定為海岸公園,令本港受保護的海洋棲息地範圍由約6117 公頃大增至約8517公頃。

指定北大嶼海岸公園是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核准環評報告承諾的措施之一,以緩解項目對海洋生態帶來的影響。第三跑道於2022 年11 月25 日已啟用。

漁護署發言人稱,指定為北大嶼海岸公園後,有關水域內的活動將受《海岸公園條例》及《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規管,長遠而言,可為海洋生物提供較優良棲息環境,尤其有利保護海洋哺乳類動物和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

另外,沙羅洞保育專家小組昨召開首次會議,小組召集人林健枝教授表示,沙羅洞有極高生態價值,在新自然保育政策下的12 個須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中排行第二。專家小組認為要維持沙羅洞的淡水濕地生態,必須有積極的保育措施。專家小組將全力協助政府制訂和落實保育沙羅洞的長遠保育策略。

曾下車查看 離開再輾過貓隻 元朗貓「波尾」慘遭私家車輾斃司機自首

 Sing Pao A05 突發 |718 Character(s) |2024-06-14

元朗發生輾死流浪貓案件,事發於本月12日凌晨2時38分發生,當時一隻貓躺在路中心,一輛白色私家車將貓輾過,男司機之後曾下車上前察看倒地貓貓,當時貓貓疑仍有意識和動作。該男子之後上車駕駛車輛到右側,兩分鐘後從右側調頭駛出,再次輾過那貓貓離開,貓最終爆頭慘死。據了解,命喪輪下的貓貓叫「波尾」,而涉事司機已經自首。 本報記者報道

據悉,涉案的司機姓鄭(29歲),已經到元朗警署自首,涉嫌干犯「不小心駕駛」、「發生意外後沒有停車」及「發生意外後沒有報案」。

網上流傳閉路電視影片,事發當日凌晨2時38分,「波尾」躺在路中心,23秒後一輛白色車輛駛過並將貓輾過,之後車輛停下來,一名男子下車上前察看貓貓,然後再上車,並駛往右側小路。同日凌晨約2時40分,即兩分鐘後,該車輛再次駛出,並直接將貓貓輾過。據了解,命喪輪下的貓貓叫「波尾」,是流浪貓,至少估計生活在該處一年,性格十分溫馴和親人。

慘遭「轆扁咗個頭」

負責接收貓貓遺體的動物組織「毛孩關愛組」文哥表示,離世貓咪是成年雌貓,死狀慘烈「轆扁咗個頭」。文哥又透露收到警方電話,稱元朗警署已經接手調查案件,將檢走貓屍作證物。他會待調查完結後領回貓咪,為其安排善終。

根據新修訂的《道路交通條例》,如有車輛撞到狗隻,司機須向任何警務人員或任何有合理理由提出要求的人,提供姓名及地址等個人資料,否則須於不遲於意外發生後24小時報警。若司機在意外發生後沒有停車,可處罰款一萬元和監禁12個月。如沒有在意外發生後不遲於24小時內報警,可處罰款2.5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另外,根據《防止殘酷對待動物》,任何人殘酷地傷害動物即屬犯法,最高可罰款20萬元和監禁三年。

####

蛇被帶入戲院散場失蹤 新城市4D影院停業3句鐘

 Ming Pao Daily News A08 港聞 |401 Character(s) |2024-06-14

【明報專訊】沙田新城市廣場戲院昨現蛇蹤,戲院暫停營業約3 小時。警方調查相信,一名15 歲少年前晚7 時帶同一條蟒蛇到戲院看電影, 9 時散場時發現蟒蛇失蹤,與家人遍尋不果,到警署報失。昨早戲院職員清潔時發現蛇蹤,報警並通知飼主領回。

MCL Cinema 昨早10 時許於facebook稱,因特別事故, Movie Town 新城市廣場的MX4D影院暫停開放。警方昨早11時許接獲該戲院職員報案,稱戲院內發現一條約30厘米長黑色蛇。

警方到場了解, 該蛇為白吻蟒屬(Leiopython),相信屬於一名曾到警署報失的15歲少年,少年其後在母親和警方陪同下到戲院取回蟒蛇。戲院服務約於下午1 時恢復正常。MCL Cinema 表示,受影響觀眾可於14天內退款或更換場次。

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部幹事黃朗研表示,蛇屬靜態和野性動物,不適合帶出街甚至去戲院,戲院音響有可能嚇怕蛇,令牠們逃跑甚至咬人。黃說白吻蟒屬蛇旗下有數個品種,無毒,非常見寵物蛇,屬二級瀕危物種,未知飼主是否領有許可證,若屬野生捕捉可能受驚咬人,或有寄生蟲在體內。

立法會五題:便利寵物主人攜帶寵物外出消費

 Hong Kong Government News (Chinese) 新聞公報 |1836 Character(s) |2024-06-12

立法會五題:便利寵物主人攜帶寵物外出消費

********************

以下是今日(六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仲尼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答覆︰

問題:

據報,行政長官指出,要思考如何吸引市民在本地消費。然而,有意見指出,受法例和政策限制,寵物主人難以攜帶寵物外出消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計劃與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研究,在假日及非繁忙時段放寬攜帶動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規定,例如容許乘客以特別票價,攜帶放入袋或箱的小型寵物,或戴上口罩、穿上尿片和牽上繩子的大型寵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又或將部分路線或車廂列為專供攜帶寵物人士使用,並對違反規定的人士施加罰款或其他處分;如有,詳情及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根據《食物業規例》,任何人不得將狗隻帶進食物業處所,當局會否修改法例,讓餐廳經營者可自行決定是否在室內設立寵物區,並制訂相關的衛生和管理標準,例如規定寵物必須牽上繩子並遠離食物製作區;及

(三)鑑於政府正推動盛事經濟,當局有否計劃在籌劃中的節日活動、慶典、匯演及嘉年華等,加入寵物相關元素及寵物友善措施,讓寵物主人能攜同寵物一同參與,以促進本地消費;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隨着飼養寵物在本港越趨普遍,社會就攜帶寵物外出使用公共交通服務及參與公眾活動等的關注亦日益增加。就市民可否攜帶寵物外出消費或參與活動,政府或相關機構一般需要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個別設施的性質、配套是否到位、社會的接受程度等。

舉例來說,康文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近年積極回應開放個別公園讓市民攜同寵物使用的訴求,並不時與區議會聯絡,以選定合適的地點作為「寵物公園」。至於文化場地方面,康文署轄下的文娛中心、博物館以及圖書館,一般情況下,市民不可攜同狗隻進入場地範圍內,但視障人士攜同導盲犬進入場地設施則屬例外。康文署會平衡不同持份者和場地及設施使用者的意見,並就有關安排不時作出檢討。

就陳仲尼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運輸及物流局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後,我現就問題回覆如下:

(一)現時,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營辦商,包括渡輪、公共小巴、非專營巴士和的士,可酌情決定是否容許乘客攜帶寵物乘搭。以渡輪為例,個別營辦商已就乘客攜帶寵物登船訂立相關的條款及細則。有關條款及細則一般會考慮到營辦商的實際營運情況及盡量減少對其他乘客的影響,例如須用帶將寵物牽引或放於籠/袋內、攜寵物的乘客須使用指定客艙區域等。現時共有19條離島及港內線渡輪服務容許乘客攜同寵物登船,佔所有常規渡輪航線超過八成。而公共小巴及非專營巴士則分別按照實際情況和個別租賃服務合約決定是否容許攜帶寵物乘搭。

至於港鐵和專營巴士方面,現時乘客携帶動物進入鐵路處所及登車均受相關法例規管。這兩種服務每日的乘客量相當高,車廂空間有限,現時除了陪同視障人士的導盲犬外,乘客不可攜帶寵物乘搭。在考慮是否進一步放寬允許乘客攜帶寵物使用公共交通服務時,政府需要考慮和平衡不同因素,包括車廂的空間和載客量,寵物在乘車環境的反應,以至對其他乘客可能產生的影響。

政府會繼續留意有關建議,以考慮是否需要改變目前的安排。

(二)就狗隻進入食肆方面,《食物業規例》(第132X章)現時規定不得將狗隻(導盲犬除外)帶進任何食物業處所內。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不時接獲有關食肆容讓顧客帶同寵物狗入內的投訴。

近年社會上有人士表示希望能帶同寵物狗到食肆用膳,政府明白社會文化隨着時日或會有所改變,但亦要平衡保障公眾衛生及健康等的需要。此外,由於香港食肆一般面積狹窄,除了上述角度,亦需顧及寵物狗隻在狹迫而多人(或有多種不同狗隻/動物)的環境下的反應,以至對其他食客可能產生的影響和威脅。因此環境及生態局會先與食環署就其他地區的做法和經驗作出調研,並會留意公眾就狗隻進入食肆方面的意見,考慮有否需要檢視現時做法和法例。

(三)香港是亞洲盛事之都。大型盛事有多重意義,為社會帶來人流、商機和良好氣氛,也為市民帶來歡樂,並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形象。此外,不同類型的盛事能推動香港各行各業的多方面發展,而市民和旅客參與盛事的直接和間接消費額也會為香港增加經濟收益。

不同盛事有各自性質和特色,面向不同目標對象。主辦單位舉辦盛事活動時,會考慮包括場地情況及限制、活動性質、參與活動對象、公眾安全及衛生等不同因素,以決定是否容許寵物進入。如有適合加入寵物元素的盛事活動,相信主辦者會積極考慮容許寵物進入。

多謝主席。

2024年6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38分

「蘭婆婆」稱狗隻疑被斬傷 義工踢爆3犬無屋住

 Headline Daily P10 港聞 |376 Character(s) |2024-06-12

「蘭婆婆」(見圖)前年向無線節目《東張西望》報稱,自己的唐狗「阿仔」疑被附近居民斬傷;但義工其後發現,阿仔的傷勢是鐵絲網及蝙蝠襲擊所致。蘭婆婆涉嫌不適當照顧包括「阿仔」在內3隻狗,被票控3項虐畜罪,昨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受審。義工供稱,阿仔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後腳不能走路,並憶述蘭婆婆曾稱:「隻生滋狗你攞去啦!我唔要啦」。

69歲人稱「蘭婆婆」的女被告徐玉蘭被控在2022年9月15日及12月7日,在葵涌城門道上一村,身為動物飼主沒合理地及時帶同狗隻「千歲」及「小鬼」看獸醫接受專業治療;另在2022年10月3日,沒把狗隻「阿仔」飼養在合適居所,令3隻狗隻受到不必要的痛苦。

動物組織「520浪浪加油站」女義工梁翠儀出庭作證指,2022年10月3日,在徐玉蘭帶領下,到城門水塘山上一個蝙蝠洞拯救阿仔,當時阿仔全身流血,眼睛發炎,皮膚流膿。梁指,徐玉蘭把所有狗隻放養,令狗隻居無定所「通山跑」。

元朗鐵皮屋起火 逾70貓燒焦

 Ming Pao Daily News A02 港聞 |443 Character(s) |2024-06-11

【明報專訊】元朗八鄉一間鐵皮屋昨冒煙起火,消防到場將火救熄,在火場內發現多具貓屍,初步相信火警涉及電器短路。寵物善終服務組織負責人到場了解,在場內尋獲71具貓屍。

昨早11 時許,金水南路近錦上路157號的一間鐵皮屋冒煙起火,黑煙席捲上空。消防員接報到場動用一條喉及一隊煙帽隊撲救。消防處表示,昨早11時11分接獲報案後派員到場,火勢於12 時29分大致救熄。經初步調查,相信起火原因為電器短路,現場未發現易燃物。消防初步於鐵皮屋內的籠發現至少40隻貓,均已燒死,貓屍交回場主處理。

事後鐵皮屋焚毁,屋頂燒至塌下,內部嚴重熏黑,地下遺下大量灰燼。現場所見,鐵皮屋外放置數個寵物膠籠,裏面見到疑似貓狗骨灰龕、貓狗相片。提供寵物善終服務的「寵新開始」代表梁先生表示,收到慈善機構「阿棍屋」求助後到場了解,在場內尋獲71具貓屍,均已燒焦,難以辨認品種,未知上址是否為動物收容所,「呢個場話有啲貓係救番嚟,有啲係棄養」。阿棍屋負責人 Ivy 稱到場時尋獲場主,對方透露是借予友人照顧貓,起火一層鐵皮屋約700呎,大部分貓都在籠裏發現。

貓咪誤困鼠籠 惹虐畜疑雲

 Oriental Daily News A06 港聞 |122 Character(s) |2024-06-08

【本報訊】昨日清晨6時許,有街坊在黃大仙美東邨美德樓對開近花槽位置,發現一隻貓咪被困在老鼠籠內,由於懷疑有人虐待動物,遂慌忙報案求助。執法人員接報到場,經初步調查後,相信該隻貓咪誤闖籠內,其後打開老鼠籠放走貓咪。

紅嘴藍鵲

 Ming Pao Daily News D06 開眼世紀 |659 Character(s) |2024-06-07

紅嘴藍鵲是常見的雀鳥,通常聯群結隊出現,在市區公園也能看到。其叫聲尖且沙啞,群聚時便變得嘈雜,因此一聽便知曉,不易誤認。牠的外觀亦相當醒目:鳥喙猩紅,頭部黑色,腹白,尾巴長長的,身體則是靛藍色。

數年前紅嘴藍鵲在天水圍某屋苑的樹上營巢,出於親鳥保護幼鳥的本能,倘有路人在鳥巢位置附近的小徑經過,親鳥便會飛出來驅趕,甚至用鳥喙啄人。這其實是野生動物的天性。多年前在外地參觀動物庇護所,所長便曾說,若遇見母猴和幼崽,最好與之保持距離。若過於接近,母猴便有可能為了保護幼猴而作出攻擊。

起初因紅嘴藍鵲色彩鮮艷,且常有攻擊其他鳥類的習性,還以為牠是外來物種。翻查資料,訝異地發現牠竟是本地原生雀鳥。

文獻資料是判斷雀鳥是否本地原生物種的重要依據。根據《香港鳥類名錄》,香港的雀鳥分為3 類:第一類在香港有明確野生紀錄,紅嘴藍鵲便屬於這個類別;第三類是逸鳥或人為放生的雀鳥;第二類雀鳥則是本地野生紀錄不明確,現時在香港的繁殖群落被認為是由逃逸的籠鳥繁衍而來(例如常見於大埔滘的黃頰山雀、紅頭穗鶥),又或肯定是非原生雀鳥,如今毋須靠額外幫助已能繼續繁衍,換言之也就是在本港落地生根了。當中的表表者,要數分佈於港島區的小葵花鳳頭鸚鵡。

紅嘴藍鵲屬於鴉科,牠有一位同屬鴉科的親戚,同樣廣泛分佈在市區,那便是喜鵲。喜鵲是大型雀鳥,羽毛顏色大致為藍黑色,肩和腹部則是白色,黑白配搭組合鮮明。據鳥友近年的非正式觀察統計,紅嘴藍鵲在香港的分佈似乎在擴散中,而喜鵲的分佈則正在減少。這兩種雀鳥的分佈變化及原因,尚待進一步探究。

文Novia Yip

研究縮貓狗檢疫監 步入尾聲

 Oriental Daily News A10 港聞 |579 Character(s) |2024-06-06

【本報訊】動物出入境有嚴格規定及複雜程序。目前從部分高危地區進口的貓狗,需要經過約4個月的「檢疫監」。政府早前表示,正研究以其他檢疫方式以減少檢疫時間,有議員關注有關工作進度。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減省貓狗檢疫時間的研究工作亦已進入最後階段,將盡快推出有關安排。

擬明年修訂狗晶片條例

謝表示,從狂犬病風險較高或不明地區進口的貓狗,現時要接受最少120天檢疫。政府正探討以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進行狂犬病抗體滴度檢測等措施,縮短從檢疫期的可能性。有關的研究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下一步會探討執行細節,包括與相關地區商討安排,目標是盡快推出有關的檢測安排。

另外,目前規定所有超過5個月大的狗隻均須植入晶片,不過有關晶片制式與內地、外國普遍制式不同,令狗隻從外地入境或本地出境,均需要額外植入晶片。有議員提出書面質詢,向政府查詢會否考慮更改現行條例認可的晶片制式。謝指政府計劃明年修訂有關狗隻晶片條例,引入其他制式晶片。

謝透露,目前本地使用的AVID格式晶片品質及可追溯性受國際認可,其他國家及地區亦有使用。他又指,為狗隻額外植入內地及外國普遍使用的ISO晶片,並不會影響狗隻的健康;不過考慮到現時內地及不少國家、地區普遍使用該晶片,政府正積極研究引入,亦會諮詢持份者,並計劃在明年內修訂有關規例,以落實安排。

漁護署舉辦二○二四年「全國放魚日」增殖放流活動

 Hong Kong Government News (Chinese) 新聞公報 |789 Character(s) |2024-06-06

漁護署舉辦二○二四年「全國放魚日」增殖放流活動

***********************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今日(六月六日)「全國放魚日」舉辦增殖放流活動,與全國各地同步進行增殖放流以恢復並提升水生生物資源,以及提高公眾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意識。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在啟動典禮致辭時說:「今天正值國家農業農村部所定的『全國放魚日』,全國各地同步舉行增殖放流活動,以恢復及提升水生生物資源,我們亦積極響應,在香港舉辦增殖放流活動。」

黃淑嫻續說:「政府去年十二月公布與漁農業界攜手制定的《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推行增殖放流,以養護及增加海洋資源,即是用有科學基礎的方法放流適當的物種,讓其在自然環境中繁衍,從而養護及提升海洋資源及生態。」

她指出漁護署一直提醒市民在參與放生活動前必須謹慎考慮,以免影響生態環境,甚或令動物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她重申漁護署鼓勵市民以環保、植樹、護林、素食等行動及生活習慣,代替不當的放生活動。有關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透過今次公眾活動,漁護署鼓勵市民支持和參與以科學為基礎的增殖放流,提升市民對保育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意識之餘,亦可代替不當的放生活動。

漁護署今日在印洲塘海岸公園投放共約18 000條紅斑(赤點石斑)、石蚌(星點笛鯛)和黑鱲(黑鯛)幼魚。放流的幼魚為種群數目正在減少的本地魚種,來自信譽良好的種苗孵化場,健康情況良好。印洲塘海岸公園現已禁止商業捕魚,內有人工魚礁、天然岩礁和巨礫,可為幼魚提供合適的生境棲息。漁護署將派員定期到水底觀察和記錄幼魚放流後的情況,期望今次增殖放流可促進相關本地魚種的數目增加。

今日的增殖放流活動獲香港佛教聯合會和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支持,約100名宗教團體、漁民組織和環保團體等代表參與。今年稍後時間,漁護署亦會安排學生參與其他增殖放流活動。

2024年6月6日(星期四)

立法會七題:貓狗的出入境安排

 Hong Kong Government News (Chinese) 新聞公報 |1064 Character(s) |2024-06-05

立法會七題:貓狗的出入境安排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曼琪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書面答覆︰

問題:

根據《狂犬病規例》(第421A章)的規定,所有超過五個月大的狗隻均須植入晶片,而香港所使用的寵物晶片為AVID制式。另一方面,據悉現時內地與海外國家普遍認可ISO制式的寵物晶片,而由於兩種晶片的制式及使用的晶片閱讀器不同,從外地入境香港並植入ISO制式晶片的狗隻須另行植入AVID制式晶片,計劃帶狗隻前往內地的狗主則須為狗隻植入ISO制式晶片。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為方便狗主攜寵物北上內地或移民海外,並促進香港寵物晶片標準國際化,政府有否計劃修改相關規例,以在香港轉用ISO制式晶片;如有,實施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二)鑑於政府於本年三月表示,正探討以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和進行狂犬病抗體滴度檢測等措施,縮短從某些第三組別地區進口貓狗現時最少120天檢疫期的可能性,政府有否就相關研究工作制訂具體時間表;如有,有關工作的最新進展,以及預計何時推出有關措施;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陳曼琪議員的提問,我現回覆如下:

(一)為有效預防和控制狂犬病,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自一九九六年起根據《狂犬病規例》(香港法例第421A章)規定所有超過五個月大的狗隻須植入AVID格式的微型晶片作為身分證明,以識別狗隻是否領有牌照和已接種疫苗。如狗隻意外走失,晶片亦可協助畜養人尋回狗隻。

AVID格式的微型晶片的品質及可追溯性皆受國際認可,其它國家和地區亦有使用。如畜養人需要另行為其狗隻額外植入ISO晶片,並不會影響狗隻的健康。

考慮到現時內地和不少國家和地區普遍使用ISO晶片,漁護署現正積極研究引入ISO格式的晶片,並會諮詢持份者,並計劃在明年內修訂《狂犬病規例》以落實有關安排。

(二)狂犬病是一種可引致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死亡的傳染病,而其潛伏期可長達數月。目前未有針對狂犬病的治療方法,患者一般會於病徵出現後死亡,而全球每年有接近六萬人因感染狂犬病致命。

為保障公衆健康,漁護署必須採取適當措施預防狂犬病等動物疾病傳入香港。漁護署參考了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動物疫情監控情況,規定從一些狂犬病風險較高或不明地區進口的貓狗,現時須接受最少120天的檢疫。隨着近年生物技術的發展,漁護署正探討以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及進行狂犬病抗體滴度檢測等措施,縮短從狂犬病風險較高的某些地區進口貓狗檢疫期的可能性。有關的研究工作已進入最後段階,下一步會探討執行細節,包括與相關地區商討安排,目標是盡快推出有關的檢測安排。

2024年6月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55分

打擊餵鴿加辣3大部門擴權執法 食環房署出動增阻嚇 區議員倡黑點加裝天眼

 Sing Tao Daily A01 要聞 |1256 Character(s) |2024-06-02

文:東區區議員阮建中

星島新聞追擊 餵飼野鴿破壞環境衞生,更增加傳播傳染病的風險。《2024年野生動物保護(修訂)條例》前日刊憲,今年8月1日起生效,違者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並引入定額罰款5000元。此外亦會擴大政府執法人員的人選類別,包括食環署、康文署和房屋署的獲委任人員。有區議員接受《星島》訪問時認為新例可增強阻嚇性,令餵鴿行為收斂。有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稱,修例可在一定程度上減低鳥類傳染病的風險,冀當局做好執法及教育工作。漁護署就指,已與相關部門制訂執法指引,確保執法標準一致。

▍記者蕭博禧 ▍

餵飼野生動物及野鴿的行為擾民,既構成公共衞生問題,更影響這些動物的習性,危害其野外求生能力。單是漁農署及食環署在去年接獲餵飼野鴿的相關投訴或查詢個案就有1970宗。8月實行的新例擴展現行禁止餵飼野生動物的規定至涵蓋野鴿;將違反禁止餵飼規定的最高刑罰由罰款1萬元,提升至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並引入定額罰款,金額為5000元;以及擴大政府執法人員的人選類別,由警務人員和漁護署人員外,擴展至食環署、康文署和房屋署的獲委任人員。

新法例8月生效 最高罰款10萬

東區區議員阮建中指,餵鴿人士懂「走法律罅」到私人地方餵飼,躲避公職人員執法,加上他們未必逗留在特定屋苑範圍,令法團難以驅趕。但他認為,新法例提高罰款金額,擴大執法人員類別,確令阻嚇性大增,惟法例最終目標是杜絕非法餵飼行為,故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他建議當局在餵飼黑點附近放置更多橫額,並派發小冊子加強宣傳,長遠亦可在黑點設監視鏡頭,令心存僥倖的人士有所收斂。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餵鴿會引來大群野鴿聚集,它們的糞便曝露於市區多人聚集位置,會增加隱球菌的傳播風險。他解釋,隱球菌屬真菌,一般透過直接或間接接觸白鴿分泌物感染,因大多經呼吸系統進入人體,故主要引發呼吸系統症狀,「有些病人可能演變成慢性肺炎,甚至腦膜炎,有機會致命。」

遏傳染病風險 專家籲做好教育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表示,餵飼野鴿會增加傳播傳染病的風險,因鴿子糞便有很多細菌,包括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隱球菌、組織胞漿菌等,這些病源體可通過空氣中的塵埃或直接接觸傳給人類。而餵飼行為更會導致野鴿過度繁殖,進一步增加傳播風險。

曾祈殷認為,政府加強打擊餵飼野鴿,相信可在一定程度上減低鳥類傳染病的傳播風險。而當局除有效執行法例,讓大眾不要以身試法,也要做好教育工作,讓市民知道餵飼野鴿會增加患病風險。

漁護署表示,已與食環署、房屋署和康文署等相關部門,就加強禁止餵飼野生動物及野鴿規定的執法安排進行商討,會採取風險為本的執法策略和調撥內部資源,並根據情報及舉報,於全港不同地方就非法餵飼活動進行執法行動。署方亦會為相關部門前線人員提供培訓,確保有效執法。

漁護署亦指,將陸續透過不同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市民對最新規定和相關罰則的認識,包括推出多條宣傳短片、刊登廣告、擺設宣傳街站、於非法餵飼黑點懸掛宣傳橫額和派發相關小冊子及海報等。

法例目標是杜絕非法餵飼行為,故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禁餵野鴿8月生效 最高判囚1年

 Oriental Daily News A10 港聞 |339 Character(s) |2024-06-01

【本報訊】政府昨日刊憲公告《2024年野生動物保護(修訂)條例》,修例將禁止餵飼野生動物的規定擴至涵蓋野鴿,8月1日正式生效。根據有關條例,違反禁止餵飼規定的最高刑罰自8月1日起由罰款一萬元調升至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一年,又引入5,000元定額罰款,政府執法人員的部門及類別也會擴大。

定額罰款5000元

政府表示,漁農自然護理署、食物環境衛生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21年和2022年接獲與野鴿相關的投訴個案每年平均共約1,700宗。餵飼野生動物及野鴿除弄髒公眾地方、引致動物聚集,也對市民構成滋擾及公共衛生問題,更影響該等動物習性,危害其野外求生能力。

當局又指,會繼續加強宣傳教育,讓公眾了解野生動物及野鴿可自行在自然環境覓食,不需人類餵飼。漁護署也會與協助執法的部門緊密合作,確保有效執法。

####

8月1日起全港範圍禁餵野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