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A02 要聞 |1459 Character(s) |2023-07-27
香港來了一位自然界稀客,西貢海域在七月中旬出現鯨魚,十分罕見。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表示,觀察了鯨魚近兩星期,相信品種屬於布氏鯨,估計身長七米。滿懷好奇心的市民聞風而至,紛紛乘船出海觀鯨,卻造成頗堪憂慮的問題,這條布氏鯨隨時受到嚴重滋擾,最壞情況是與船隻碰撞。事實上,鯨魚背部已有兩條傷痕,似是螺旋槳導致。
此事驚動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他昨天(二十六日)在社交平台呼籲,市民不應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乘船出海到糧船灣及牛尾海一帶水域「追鯨」,置鯨魚安全於不顧,如果進行水上活動時發現鯨魚在附近出沒,應該與牠保持距離,並減慢船速。陳司長已要求警方、漁護署和海事處加強宣傳,包括派出水警船在附近海域巡邏,一旦發現有觀光船靠近鯨魚出沒一帶,即勸喻他們離開。他引述海洋公園專家意見,鯨魚屬於敏感物種,很容易被人為滋擾,或受噪音影響。陳國基稱,愛護鯨魚,人人有責。
布氏鯨背部的兩條傷痕,到底是來港前還是來港後造成,暫時未有定論,專家傾向相信是來港前已受創,目前逐漸康復;然而不管如何,觀鯨船隻太接近的話,肯定存在着一定風險。就算沒發生碰撞事故,船隻的引擎聲音亦有傷害性,對於聽覺敏銳的鯨魚來說,這些噪音煩不勝煩。
地球佔了七成面積是海洋,水世界儘管遼闊,但能見度甚低,遠遠不及陸上清晰,所以不少海洋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發展出「以耳代目」的能力,這也是人類製造潛艇必須使用聲納系統的原因。鯨豚科海洋哺乳類動物既然依靠聽覺感官來辨別方向,以及熟悉周遭環境,那麼噪音滋擾的後果是不排除致命。一旦鯨魚聽覺紊亂,有機會由於行為偏差而迷途,最終擱淺甚至死亡。澳洲西部海岸近日就有約百條領航鯨擱淺,一夜之間死了一半,當地專家和義工幾經艱辛才把剩餘生存的幾十條領航鯨送回較深水處。鯨魚之所以擱淺,可能是因為迷途,而迷途則與聽覺受損有關。
陳國基呼籲民眾不要出海「追鯨」,當然值得響應,以免已經受了傷的布氏鯨在香港遭逢厄運。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應該訂立一套保護海洋生物的法規,例如規定船隻出海觀賞鯨魚或海豚之時,必須維持何等距離。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指出,漁護署於二〇〇〇年發出自願性觀鯨指引予業界參考,但守則僅是自發性遵守,沒有約束力,難以對珍貴海洋生物作出全面性保護,多年來並無改進,政府宜把握今次機會,以法律規定船隻必須距離鯨豚至少五十米以上,如果鯨豚主動接近,必須立即關停引擎。程詩灝又提及,《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早已立法,相關條例可以延伸至規管觀鯨。
觀鯨業是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旅遊項目,全球每年的觀光收益多達數十億美元,為了防止損害自然生態,相關法規應運而生。外地法例規範的基本精神乃盡量減少對鯨魚的滋擾,旅遊公司和旗下員工簽署協議,與鯨魚維持一定距離,限制船隻速度,禁止進入特定區域等等。香港現時雖有《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不負責任的觀鯨行為可能構成故意干擾受保護野生動物,違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一年及罰款十萬元,對於以旅遊為目的的觀鯨行為則不構成規範作用。
此外,特區政府也該思考怎樣降低水下噪音,保護海洋生物,畢竟布氏鯨雖是稀客,但中華白海豚是香港的常駐吉祥物。赤鱲角機場擴建第三條跑道和各項填海造地工程都會衍生大量噪音,如何是好?外國有科學家研究指出,利用海底輸送管釋放氣體,形成「氣泡幕」包覆水下施工場地,可以製造出隔音屏障,藉此減少噪音對海洋生物帶來的傷害。這樣的方法不妨認真參考,以免日後連中華白海豚也移民。
總而言之,鯨魚不應被人為滋擾,就算純粹遠觀,亦該受到合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