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星期六

觀鯨悲劇折射的環保觀念

 Ming Pao Daily News B09 觀點 |1409 Character(s) |2023-08-03

文:田方澤

誤入西貢游弋半個月的鯨魚,不幸喪生。7 月間, 因着鯨魚出沒,船家的觀鯨團,被懷疑是導致鯨魚死亡的原因。有傳媒引述保育人士指政府沒有及早做好水域管理、制訂保護區和觀鯨指引,悲劇難以避免。為什麼大家紛紛選擇出海觀鯨,不給野生動物一個空間?

以人類為中心的自然觀

區區不禁想起兩年前因工作關係到海洋公園,在舊有的熊貓館,遍尋不獲熊貓安安;仔細看才發現,年邁的老熊貓如破抹布般躺在一角。想到牠20餘年的旅港生涯,卻只被困於人工斜坡,直至老死,不禁悲從中來。

現代動物園的起源,早於18世紀的歐洲殖民時代,殖民者將外地蒐集的珍禽異獸帶回本國,既用於科學研究,亦用於炫耀海外事業成功、展示征服自然的人類科技文明。直至近數十年動物保護意識興起,人們才開始反思動物園的形式和道德問題。然而,以人類為中心、高人一等的既有概念,不容易改變。

觀鯨團是一例;港人外遊東南亞喜愛的騎象、與猛獸合照等活動,亦長期備受爭議。2021年漁護署誘殺野豬、近10年關於機場第三條跑道和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劃無視中華白海豚生態,以至早年的大埔龍尾灘發展計劃等,在香港的發展觀念中,動物和自然生態往往成為發展的犧牲品。

2020 年海洋公園公布將結束海洋劇場,海豚海獅等不需要再接受違反自然的表演訓練,對保護動物而言是一大喜事;惟海洋公園會保留海豚的近距離觀察和教育活動。近年陸續有朋友探討,就教育而言,在科技年代,親身接觸野生動物有多重要?如何從中取得平衡?區區不熟悉動保議題,不敢在報紙胡亂發言,但認為社會各界多討論圈養動物的問題,對社會和自然都有益。

建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近年, 香港各界多了關注聯合國制定的「203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 強調所有國家「在促進經濟繁榮的同時保護地球」。當中包括17個目標,認為「消除貧困必須與一系列戰略齊頭並進,包括促進經濟增長,解決教育、衛生、社會保護和就業機會的社會需求,遏制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呼籲政府、社會各界以至個人層面,都需出一分力。

特區政府近年在減碳、減廢、防治空氣污染等方面,做了不少工夫。然而對於SDGs 14 個目標,即關於水下生物和海洋多樣性,以及第15項關於陸地生態等,雖有相關政策,卻仍較少着墨。

SDGs17個指標,密不可分,也涵蓋現代社會發展的各方面。現屆政府制定KPI(關鍵績效指標)時,是否也會考慮將17個指標納入其政策發展目標?特別在香港長遠規劃仍是填海和大興土木的同時,需反思土地供應、扶貧、生物多樣性等的關係。其他指標例如可持續消費(第12項)、性別平等(第5項)、尊嚴工作(第8項)等,都是香港社會當下的重要課題。尤其是在建立社會長遠觀念的教育方面,能否透過現行基礎教育,做好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工作,彌補取消通識教育科之後的課程缺口,建立下一代的可持續觀念?

應跨越舊有觀念

最近天氣酷熱,除了因拒開冷氣而聞名的林超英先生常被網民嘲諷之外,常見的一個網絡笑話是「要多開冷氣,給北極熊一個溫暖的家」,反映了市民在生活和環保之間的矛盾感受。城市生活總有與大自然矛盾的時候,石屎森林酷熱中的冷氣需求如是,與大自然區隔所以圈養動物如是,觀鯨悲劇亦如是。

走進21 世紀,我們應該跨越征服自然的舊有觀念,思考人在大自然中的角色。近年流行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其實人類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作者是教育及時政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