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星期六

縱橫城鄉的野豬們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A23 時事評論 |1568 Character(s) |2021-12-17

和許多野生動物一樣,寒冷時野豬更大機會走到民居或農田覓食。今年嚴寒未到,野豬已成為熱話。看來,議題仍會熱烘烘一段日子。

野豬事件集合了眾多角度,包括保育、動物權利、農業、城鄉發展、市民餵飼習慣等等。不同背景、觀點的人都能夠找到發言空間;遺憾的是,這場大辯論似乎再次證明,真理未必愈辯愈明,持份者大多強調固有論點,莫論官民,都無意尋求共識或嘗試游說對方。彷彿提出質疑就已足夠。

舉幾個例子吧。

例如時機。

漁護署的首次捕獵行動(11月17日)發生在警員受野豬撞傷(11月9日)的八日之後。警方表示並沒就此作出施壓,那麼兩件事日期相近,究竟純屬巧合,還是漁護署自己決策﹖根本無從核實,政府看來也沒意圖避嫌或提出一個像樣解釋,任憑市民按自己既有感觀去猜想。

例如雙重標準。

有人質疑,本身吃豬肉的人究竟有沒有資格反對獵殺野豬?

這是不易回應的倫理問題,無論同意與否,其實都可以努力去游說對方。不過,正反雙方似乎都無意深度辯解;被洗版的往往反而是提出論點的人。

例如林超英教授。

林教授言論的確大膽,令許多人(包括我)都感驚奇。其實,他提及的生態系統角度,以及紐約Staten Island野鹿個案,都值得參考。可惜,深入角度總不及「爆Seed」搶眼,結果大家都在爭拗是否「有權自衞」、「最舒服死」。

坦白說,在農業界混了一段日子,自問對野豬具備一定認識,但怕死的我也猶豫了半個月,才夠膽出來講幾句自己意見。在現今社交平台主導、立場易趨兩極環境下,只要一句話說得不謹慎,就算其他論述幾有深度,都挽救不了。

民情不好講,還是講回野豬。

作為野生動物,野豬幾十年來習性沒多大改變。變化大的,反而是人類對牠的觀感及反應。坊間有些言論,不能說錯,但也談不上準確反映實況,例如「市區發展令野豬失去生存空間」。

論述本身沒錯,但容易令人誤以為人豬矛盾單純是都市化產物。其實,早在新市鎮未發展時,野豬已不時走入農田破壞作物;農夫也不客氣,設置各種陷阱捕獵野豬。

然而,捕獵器有機會誤傷村民、小孩或家犬。在幾十年前的社會環境,由狩獵隊捕獵野豬,由於不會傷及他人,反而顯得是較「文明」做法。

幾十年過去,狩獵做法又逐漸被不少人視為「不夠文明」。我無意判斷哪一種才是真文明,只是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話雖然不錯,但惻隱的程度和形式,很多時還是會隨着時代改變。就如在英治時期,許多外國人一直接受不了華人社會裏豬隻在運輸車途中發出的嚎叫聲。

過往農村的人會吃狗肉,現在禁止了,大多數人覺得這是文明進步。那麼現在保護野豬的聲響會不會讓人推論出︰ 不吃豬會是「更文明」表現?

看情況,社會又不像朝着這方向走。《動物農莊》中提出「一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的,碰巧就是一頭豬。這句話套入現今社會中,未知會否產生另外的傳釋。

還有一個論點可以談談,就是「野豬在郊野缺乏食物,所以走入市區」。

冷天時野外食物少,這說法相對容易成立。但近年野豬已經不止冬天才出沒,幾乎年中無休在農田及市區邊緣遊走。與其說牠們為勢所迫,不如說牠們作出理性選擇。農夫種植的南瓜、番薯、芋頭,營養豐富味道好,如果你……不,如果我是野豬,也會取易捨難吧。更別說那些愛心爆棚的餵飼者了。

野豬天性恐怕並沒有因人類改變。我們只是有意無意地向牠們提供另外選項,影響其判斷。而當牠們作另外選擇時,又轉過來無意地影響着一批人。

「人豬共融」這遠景當然好,但別讓它成為懶於思考、立場先行藉口。在今時今日社會,我們已難寄望政府會決心凝聚共識;自己凡事想多一點,對己對人都應該是利多於弊。

說到這裏也差不多了。這篇文章未必能為你提供清晰的立場或觀點,但希望大家日後就野豬議題發聲時,也嘗試思考其他持份者的觀點。至少,也不要隨口提議將野豬送去荒島。

葉子林,資深農業從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