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 Pao Daily News A02 港聞 |1924 Character(s) |2023-08-01
西貢牛尾洲對開發現鯨魚屍體,初步相信是早前在附近出沒的布氏鯨,死因有待調查。布氏鯨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會在廣西海域出沒,在香港則甚為少見。突然有鯨魚來訪,公眾好奇亦屬自然,惟必須避免對鯨魚造成滋擾。最新照片顯示,鯨屍有頗大傷口,難免令人關注是否有人不聽勸喻,駕船近距離觀鯨,將鯨魚撞傷。本港雖有法例保護野生動物,但對觀鯨觀豚活動並無多少規管;發現鯨蹤後,當局的跟進介入亦相對有限,僅以加強巡邏為主。布氏鯨之死令人惋惜,各方應該汲取教訓,社會保育意識要加強,政府的保護野生動物政策須改進,執行也要更到位。
香港罕現鯨蹤
觀鯨嚴重滋擾
一條估計長約7米的布氏鯨,上月13日起在西貢水域不時出現,成為社會熱話。專家估計牠在覓食期間誤打誤撞跟隨魚群游到近岸,又或因為身體導航系統出問題而來到香港。10多天後,有人發現鯨背有一道傷痕,不過漁護署和海洋保育專家觀察後都相信,那不是新傷,布氏鯨仍有能力進食及游動,未有患病及擱淺的行為表現,豈料昨天卻忽然傳出死訊。原本活潑健康的布氏鯨魚肚朝天,在牛尾洲對開海面漂浮。漁護署表示將安排解剖調查死因,不少市民均對布氏鯨之死感到錯愕和惋惜。
布氏鯨生活在熱帶地區,香港位於亞熱帶,布氏鯨並不常見。很多人都對鯨魚生活習性,諸如怎樣「鯨吞」食物等感到好奇。鯨蹤初現後,漁護署已即時呼籲公眾與鯨魚保持距離,海豚保育學會亦呼籲市民勿乘快艇出海觀鯨,以免滋擾鯨魚甚或發生意外,然而依然有人特意出海觀鯨,有船家則提供包船觀鯨服務,出海兩小時收費逾3000 元。昨天布氏鯨浮屍海上,身上新傷口頗大,是否致死原因,有待漁護署方面安排解剖調查,目前不能排除鯨魚因病未能覓食而死,屍體後來遭船或其他硬物所撞,然而鯨魚被船撞死的可能亦明顯存在。部分人喜歡周日出海遊樂,翌日早上即發現鯨屍,難免令人在意。
鯨魚體型雖然龐大,惟比很多人想像中脆弱,一旦受了外傷,癒合並不容易,有時還可能出現嚴重感染,專家很難幫忙治療。全球每年都有不少鯨魚被觀光船或大型船舶撞死。此外,鯨魚也像人類一樣,有精神壓力。鯨魚靠聲音導航,聽覺靈敏,近距離船舶發出的引擎聲,對牠們來說是嚴重噪音,離群落單來到陌生海域,不時遭船逼近包圍,所面臨的壓力就更大。斯蘭里卡是著名觀鯨旅遊勝地,過去一些觀光船為了生意,會從後衝到鯨魚前方強行「攔截」,讓旅客近距離觀看。鑑於亂象頻生,當地政府要引入牌照制度,規定遇到鯨魚須減慢船速,與鯨魚距離100米時必須立刻關掉引擎,不能再駛近,等等。廣西北海市潿洲島附近常有布氏鯨出沒,觀鯨旅遊同樣引發不少亂象,今年初,潿洲島景區不得不發出禁令,取消觀鯨項目,嚴打非法觀鯨行為。
在香港,保護野生鯨豚主要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和《海岸公園條例》,漁護署表示,不負責任的觀賞鯨豚行為,或構成故意干擾受保護野生動物罪,一經定罪,最高判監1年及罰款10萬元。問題是條例關於「干擾動物」的定義十分空泛,公眾不清楚哪些舉動構成干擾,實際執法也不到位。舉例說,中華白海豚遭螺旋槳擊傷擊斃,屍體冲上沙灘,在港偶有所聞,有學者表示,過去曾到本港不同海岸公園觀察海豚,發現不少快艇高速滑行,明顯超出時速10海里限制,但未見當局就超速問題嚴厲執法。漁護署沒有觀鯨指引,至於觀豚守則不具法律效力,一切靠自律,當然出問題。
2021年7月初,毗鄰香港的深圳,也試過在大鵬灣發現布氏鯨,引來當地民眾注目,稱呼牠為「小布」。當局除了派出科研人員蒐集其健康及活動情况、組織執法船艇維持秩序、呼籲公眾及船不要靠近圍觀,還成立了「鯨豚保護聯動工作組」,劃出海上臨時管控區。因應「小布」一度游往香港水域,工作組又與香港方面的保育團體聯繫。相比之下,今次香港出現鯨蹤,當局跟進處理的力度便有點相形見絀,主要就是口頭呼籲不要滋擾,以及加強巡邏。即使當局認為相關水域船舶出入頻繁,不宜劃出管控區,至少亦可規管船舶在該水域的速度,下令減速,減少對鯨魚的騷擾。
加強保護海洋生物
豈能「積極不干預」
鯨魚來訪,本是當局順勢展開一場海洋科普宣傳及教育的契機,當年「小布」在大鵬灣出現,深圳當局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今次香港現鯨蹤,迄今未見當局有好好把握機會,大力推展相關工作。過去有內地保育專家指出,香港周邊海域偶有大型鯨豚類海洋生物出現,也有不少死亡案例,但港方通常不會作太多干預。證諸今次鯨魚事件,予人觀感也的確如此。特區當局有必要重新思考鯨豚保育的方針及處理。2021年8月底,「小布」的屍體在深港交界海域發現,由於已經死亡了一段時間,專家無法找出確切死亡原因,惟內地專家確認「小布」並無明顯外傷,也沒有魚網纏繞。今次西貢發現布氏鯨屍體基本完整,期望漁護署和專家可以找出確切死因,並藉此教育公眾,提高保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