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

大帽山新建引水道變奪命陷阱受保護動物有入冇出

《蘋果日報》,2012/7/11

政府近月在大帽山道進行道路及引水道工程,惟工程全無監管,胡亂砍伐郊野公園內的樹木及傾倒沙泥,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新建引水道更成為受保護動物的奪命陷阱,保育人士直斥政府欠缺保育意識。管轄郊野公園的漁護署竟懵然不知,直至收到投訴,才向負責工程的民政署叫停。

涉事工程位於近大帽山頂,重鋪大帽山道至施樂園青年旅舍一段約400多米道路及引水道,由本年3月2日開始,預計8月8日完工,現已有三分二路段完工。工程路段兩旁屬漁護署管轄的郊野公園範圍。

記者目擊香港瘰螈被困

香港觀鳥會自然保育主任鄭諾銘早前行山經過該地,發現有工人為貪方便,隨意破壞樹木及胡亂傾倒泥頭,對該區生態造成破壞。記者到現場了解,發現新鋪道路兩旁不少植物被壓毀及有水泥覆蓋,多棵樹木的橫椏被鋸走,估計是為方便工程車通過。道路的其中一邊為向下的斜坡,鋪滿挖掘後的泥石,令原本青葱的山坡變得滿目瘡痍。

現場所見,舊引水道深度不足一呎,且呈斜V形,細小的兩棲類動物即使跌進去也能輕易離開。惟重建的引水道比舊引水道深逾一倍,兩邊垂直向下。

鄭諾銘指出,這樣設計對動物的生存環境構成威脅,「見過有一隻罕見嘅蟼(音:境)掌突蟾入咗引水道無法離開」。

當日記者也目擊一隻被列為近危物種、受法例保護香港瘰(音:裸)螈,被困在乾涸的引水道中,由鄭諾銘幫助返回草地。

鄭諾銘直斥政府對郊野公園工程毫無監管,更欠缺保育意識,「呢一帶斜坡有好多條山溪,孕育咗好多受保護嘅兩棲動物,亂倒泥頭會堵塞溪流,破境生態。好奇怪點解漁護署竟然冇做任何監管」。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會長楊嘉文也認為新建引水道過深,對兩棲類動物構成危險,「好似香港瘰螈呢類體形較細,陸上行動力唔高嘅兩棲類動物,一跌咗落去就爬唔番出嚟。其實只要引水道邊唔好90度垂直,整得斜面啲就可以解決問題」。

楊表示,大帽山一帶地勢高,氣溫清凉,有大小不同山溪,適合兩棲類動物生活,「全港有23種兩棲類動物,超過一半可以喺呢度搵到。如果政府再唔保護,容許人破壞佢哋嘅棲息地,好快就會喺香港消失」。

政府後知後覺叫停工程

漁護署稱工程路段兩旁才屬郊野公園範圍,得知事件後已聯同民政署視察及暫停工程。民政署回覆已指令承辦商改善並改淺引水道。

話你知
珍罕兩棲類港有三種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會長楊嘉文表示,香港共有三種兩棲類動物被列入《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包括被列為「瀕危」物種的盧文氏蛙和香港湍蛙,以及被列為「近危」的香港瘰螈,後兩種可在大帽山一帶找到。

世界上首隻香港湍蛙就是出自大帽山,主要在水流湍急的岩石上棲息;香港瘰螈也一直被視為香港的獨有品種,喜歡在平靜的溪流及水潭中生活;屬香港體形最大的棘胸蛙,也集中樓息大帽山一帶山溪,被列為「易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