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5日星期四

拆鈎傷魚嘴 放生變殺生

《蘋果日報》,2016/8/22

 政府擬花350萬元在金鐘設首個釣魚區,卻建議市民釣魚後放生魚穫,有環保團體擔心部份釣魚初哥經驗不足,拆魚鈎時或會弄傷魚嘴,放生後魚嘴的傷口或受細菌感染,生存機會偏低。有釣魚會則批評政府多年來對釣魚場幾乎零資助,卻忽然推廣釣魚活動,政策自相矛盾。

只釣不食政策矛盾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助理環境保護經理李美華指,政府只釣不食的政策矛盾,擔心釣魚初哥即使有心放生魚穫,但亦因經驗不足而弄傷魚嘴,「拆鈎時技巧唔好可能令到魚個嘴有傷口,放生後亦會有細菌感染,引致疾病等」。她鼓勵釣魚人士只釣足夠份量的魚穫,如釣到體積太細或較罕有的魚類則應放生。

屬本港首個獲政府承認的休閒垂釣魚排的漁戶何二仔反對計劃,指政府多年來不鼓勵釣魚場發展,「完全冇資助,爭取喺釣魚場設多啲娛樂設施,如燒烤設備,政府一直話危險唔批」。他指釣魚場因欠新意,生意越來越難做,政府卻忽然設釣魚區推廣釣魚,「點解唔搞好釣魚業先呢?」

東磯釣魚會會長陳嘉俊提醒釣魚人士,在中區釣魚應留意避免魚鈎勾傷途人,金鐘釣魚區遮蔭較少,釣魚人士應做足措施以免中暑,或選擇在上午6至11時或下午3時以後、溫度不太高時釣魚,如市民打算進食魚穫,不應進食魚腮及內臟,因污染物較易藏在這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