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星期一

落難野生動物 靠拯救隊保命

《蘋果日報》,2015/12/6

提到野生動物,我們會說要保育,但甚少記得還要為牠們謀福利。根據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數據,我城被記錄的雀鳥品種高達500款、爬蟲及兩棲類動物逾100種,哺乳類動物如赤麂、豹貓、果子狸和箭豬等種類更是多不勝數。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是牠們唯一的「醫院」,去年就接收超過5,000隻「院友」,既有來自黑市場、居民捕捉後照顧不來,又有因居住環境被破壞而受傷入院的。這裏一眾動物管理員身體力行,提醒我們所謂的「人物共融」觀念,應包括本來在大自然活得快樂又自在的野生動物。

自1994年起,嘉道理農場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就負起照料受傷野生動物的使命,成為全港唯一能讓牠們暫住和康復的地方,至今已有逾三萬隻「野孩子」受惠,包括由政府充公的走私動物、愛護動物協會拯救的野生動物,以及市民放棄飼養後,交到中心的生命。初秋的微風下,我隨職員踏過消毒水池,步入掛着「遊客止步」牌的閘門,來到這個復康中心。中心與嘉道理農場相鄰,位處大帽山的北坡和山麓上,被綠林圍繞。水泥路兩旁,超過三米高鐵籠一字排開。問道最多能容納多少隻動物,職員都說難以估計,需按「住客」愛群居或當獨行俠的生活習慣而定。今年海關就曾充公751隻黑池龜,中心當時因已住上近千隻同樣來自黑市場的龜和蜥蜴,惟有無奈地以住額爆滿為由,拒絕接收。

2014年,漁農自然護理署總計撿獲走私龜高達5,774隻、蛇6條、蜥蜴206隻,有瀕危龜種被走私客用黑襪蒙頭,或以膠帶緊纏限制活動,「黑市動物佔中心住客的比率最多,牠們長途跋涉抵港後,輕則脫水虛弱,重則死亡。」動物部育部的助理保育主任虞嘉鎣(Tamari)搖着頭對我說:「有求必有供,惟有繼續呼籲市民不要當這些野生動物為寵物,危害生命。」

不信野性難馴 當寵物養是危害生命

野生動物拯救中心現有10名全職員工,除安排「住客」進行手術,觀察其康復進度外,亦會按走私動物的種類和來源地,送予適合其生活的海外保育機構,作繁殖和教育之用。中心住客中,還有被市民強行帶入屋飼養的本地野生物種。走在水泥路上,Tamari為我介紹住近入口處的鐵籠,內有四隻大麻鷹,其中一隻的飛行羽被剪去,連尾毛亦被剪光,懷疑有人捕獲後打算飼養,剪去羽毛讓牠難以展翅後,卻因牠野性難馴而放棄飼養。Tamari指野生動物絕非可透過多代繁殖或教育而變得溫馴,因為牠們的起居飲食習慣,都非家養方式能應付,例如燕子需邊飛行邊進食,強行餵飼,牠們會以嘔吐示威。豹貓屬夜行動物,一旦受光刺激,或會因受驚而攻擊人類。提到遭市民收歸己有的野生「寵物」,大多因誤養而瘦骨嶙峋、毛髮雜亂,甚至肢體變形,Tamari提醒我們要和野生動物共融,不是為牠們提供護蔭,而是讓牠們按本性生活,「例如喜歡鳥的話,可以去觀鳥,欣賞牠們自由自在的姿態!」

為讓動物保留敏感性和警覺性高的求生本能,中心內的動物不會有名字,護理員每次餵食亦只會「放低就走」,避免牠們習慣與人類親近。溫諾汶(Bibi)是動物保育部一級動物護理員,笑言從未對「住客」日久生情,她唯一關心的,就是牠們日常習慣中的小改變,盼從如廁習慣、糞便外形和進食份量等轉變,估計牠們的康復進度。由於長期跟各式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故她和Tamari都慨嘆,部份動物因外表醜陋而被嫌棄,蛇就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秋天是蛇準備過冬而忙着四出覓食的季節,因經常出沒讓市民受驚,變相令牠們經常受傷。每次「入院」的蛇,多數因為遭誤會帶毒而被人拍打受傷,奄奄一息。「箭豬也是不受歡迎的一群,市民誤會牠們身上的刺會亂飛!」兩人無奈地苦笑着說。

回歸大自然 康復後重投自由生活

當城市發展逐步侵蝕綠林,加上高樓大廈的外牆、公路兩旁的隔音玻璃、路上飛馳的汽車、海面上的油污,魚池中的魚鈎等,統統是野生動物的無形殺手。2013年兩隻大頭龜被發現於大帽山誤吞魚鈎,手術後其中一隻因併發症死亡。Tamari說受傷的動物中,有的因撞上燈柱和被欄杆卡住,有的因攝影發燒友跟雀鳥相距太近,嚇得鳥媽媽飛走,遺下孤雛。
黃昏下,已痊癒的領角鴞被Tamari放入箱,帶上車。車直往山上奔,停在嘉道理農場山林邊的一條小路旁。箱內的牠今年8月因誤撞民居的玻璃窗,雙眼受損而被送進中心,這天是小生命回家的大日子。箱子甫打開,領角鴞猶疑了片刻便拍翼高飛,消失在叢林間。「我們悉心安排放回的地方,要求接近牠們的原居處,時間亦是適合牠們重新投入生活之時。」Tamari笑着說。一行人回到車上,我覺得自己上了一堂寶貴的自然生物課,盼牠們回歸大自然後,繼續活得自由、健康。

城市陷阱處處 易傷無辜動物

野生動物受傷的高峯期都按種類而定,例如季候鳥在遷徙途中會因誤撞建築物而受傷。春夏季是雀鳥生育期,不時會有雛鳥掉下樹的意外。冬眠前蛇四出覓食,也有機會受傷。不過除了自然因素,亦有人為原因,城市中的汽車、欄杆、高樓大廈、地盤和修路工程等,都是導致野生動物受傷的陷阱。

部份圖片由嘉道理農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