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

大學導師:豬被食點解個樣仲咁開心?

《蘋果日報》,2016/7/25

如果我唔講,你會否覺得印在餐廳招牌上微笑的雞、豎起手指公讚好的豬、開懷可愛的白羊等等,都有點唔妥?「隻豬都要俾你食了又怎會開心,開心的是食客,唔係隻豬呀!」眼前說話的張婉雯,是大學導師和文學小說作家,三年前踏上茹素的路,只因愛動物的她認為動物生命理應平等,既然家養數貓,就應該同樣珍惜其他生命,「我們食肉就好像刷牙洗臉一樣理所當然,不會問合理不合理。但明明在網絡發達的現代,動物在屠場內面對的殘忍對待已被完全公開的,我們是否也應反省下自己的飲食習慣有沒有走歪了?」

為何我們由細到,都覺得食其他動物很正常?育有一名4歲兒子的婉雯,在理工大學教授中文寫作。她說自己很希望一步一步引導兒子食素,卻發現簡單如童書內,就已充斥着各式各樣的食肉觀念,「換句話說小時候我們看圖書時,那肉食潛意識已不經不覺地植根心中。」這天我們借來的童書中,第一本叫《一個快樂的叉燒包》,以詩歌讚美叉燒包鬆軟兼且香噴噴,要襯熱吃。翻開一本講述營養的童書,書內不但有份列齒笑的豬扒高呼自己營養豐富,身旁還有小朋友指着扒稱吃後就會強壯勇敢。「變相都讓孩子將食肉和營養、快樂等事情掛勾,將食其他動物合理化。」

走入超市,將食肉合理化的觀念更是散落四周。凍肉枱前,太太們執起包裝得乾淨衞生的動物屍體,左挑右挑,有誰會想起過這隻動物原本是血腥地被屠宰的?「我們買肉吃肉,眼不見到血、耳邊聽不到動物悲嗚聲,但其實這些不人道的養育和屠宰畫面沒有消失過。」衞生乾淨的包裝助我們將動物屠宰過程在腦海中抹走,罐頭包裝紙上動物的微笑,也彷彿安慰着消費者,讓我們認為動物生前很快樂,被殺過程亦是無痛苦的,「正如餐廳招牌上張開手叫你入去吃牠的動物,這些可愛的包裝都將屠宰過程童化,讓我們心安理得地吃牠們。」婉雯表示無奈,4歲的孩子明年將會讀全日制高班,午餐卻沒有一項是素食,於是最近她就趁家長日,向老師提出想自己為孩子準備午飯的要求,卻又擔心小朋友看到自己的飯菜跟別人的不同而大惑不解。「社會上食肉的意識實在太強,但這食素的習慣是迫不了的,我會慢慢教導他動物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