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1022315
海洋公園在每年四月和五月都會以「親親動物月」為主題,公開動物表演後台飼養的地,讓遊客盡情參觀。2013年度最為矚目是海洋研究中心導賞,視察海豚研究員的日常研究工作,結果讓我目睹15歲海豚媽媽 Pinky 撞牆的事件。今年海洋公園以海馬為題,增設海馬探知館至八月,引進14款不同種類海馬,當中還包括侏儒海馬,這種野生動物又怎能馴養在魚缸呢?還有每日一連串「親親動物」活動,是「嚇」親動物為實。還是好像宣傳海報所言「見證真愛復活」,我希望八月收館的那一天,所有海馬館的海馬能「見證真愛存活下去」,不致被嚇死。
侏儒海馬難馴養做展覽
全球海馬55個品種中,而侏儒海馬(Hippocampus spp.)有9種,包括Pygmy Seahorse, Coleman’s Pygmy Seahorse,Soft Coral Seahorse,Denise’s Seahorse,Bullneck Seahorse,Pontoh’s Seahorse,Satomi’s Pygmy Seahorse, Sulawesi Pygmy Seahorse,Walea Soft Coral Pygmy Seahorse,在2004年5月,所有Hippocampus spp.物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為易危或瀕危級別,並納入CITES Appendix II 級別。至於,由於身型只有由幾mm至2.5cm,身上顏色與棲息地相近,通常很難被發現,通常在水深16-40米海扇珊瑚(Gorgonian Corals)發現。
由於牠是極怕強光野生生物,而且體積細少,多數隱藏自己在大型海扇上,現時還沒有詳盡侏儒海馬的生物檔案,包括全球物種分佈位置、生命週期、繁殖週期、全球數量、主要天敵等等資料。對於這種體積細少野生動物,在人工環境下,難以提供足夠微生物馴養,還怎能談上人工繁殖呢?海洋公園似乎誤導遊客,聲稱14款海馬是從其他國家人工繁殖而來的。若有選擇,我情願在相展中看見侏儒海馬。
海馬普查,對龍尾司法覆核有用嗎?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由2011年開始,於香港東面水域展開海馬普查,希望記錄水深 7 米以上的淺水 珊瑚群落及鄰近水域海馬的數目、品種多樣性、大小及分佈情況等。在201至2012年普查結果,在西貢的兩個潛水地點發現1雄5雌,共6隻黃海馬(Hippocampus kuda)。 牠們每隻的體長(由冠至尾)介乎40至154毫米。保育基金亦有收集其他潛水員所提供的海馬記錄,他們於香港水域中6個地點發現到海馬。
現時第二輪普查正在進行當中,話雖如此,在龍尾司法覆核案中,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所推行的海馬普查未能發揮其保育的宗旨。海洋公園對龍尾環評失實一直保持沉默態度,沒有為龍尾灘海馬發聲。
親親動物還是「嚇」親動物
就以侏儒海馬為例,海洋公園對於這種沒有詳盡檔案記載之野生動物作展覽用途,似乎太冒險了,必定掛上一個罪名,展覽過後必死無疑。 一如以往,「嚇」親動物月活動離不開參觀後台及摸摸動物,2013年收費$30,今年已上調至$90,以優惠價錢吸引一家大細來一次復活節消費遊,也消費了動物。值得一提是,今年首次加入參觀斑海豹後勤基地,成年斑海豹約3.6米,我嘗試幫海豹量度過在水池游一圈只需要14秒,若大家還記得上年台灣海生館野放鯨鯊悲劇,野放大海後不斷地打圈游,直至撞上礁石已死,就會明白困養的後果,當大家參觀海洋公園後勤基地時,也可以感受一下困養之壓迫感。
唯願每一個人擁有最高崇的同理心,愛世上與我們共存的每種生物。
“The love for all living creatures is the most noble attribute of man.”
-Charles Dar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