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

潔護寵物失策 染貓菌傷肝腎

《星島日報》,2013/10/25

香港有不少主人雖視寵物如己出,但飼養寵物前,除應停一停想清楚,是否願意照顧其一生外,還要做足預防感染傳染病的措施。最近本港有男子懷疑從家中飼養的貓隻感染鈎端螺旋體病,引致肝及腎功能衰退,要留院治療兩周。醫生提醒大家,必須帶動物接受檢查和防疫注射,並注意家居清潔及個人衞生,方可減低染病風險。

可被家貓感染

  經由衞生防護中心通報的這宗本地感染鈎端螺旋體病個案,患者是一名健康記錄良好的四十歲男士,病發兩日後情況急劇惡化,入院時肝及腎功能已受損,必須留院,經過兩周治療後才康復。由於患者並非從事高危行業,潛伏期間也沒有外遊或參加水上活動,故推斷有可能是被家中飼養的三隻貓所傳染。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右上圖)表示,鈎端螺旋體病在香港並不常見,每年只有數宗零星個案,患者大部分從事戶外工作,包括農夫、獸醫或渠務人員等,或曾參與游泳、遠足、划艇及垂釣等戶外活動而受感染居多。上述個案經由家中飼養的貓隻被傳染,屬罕有病例。

  姚醫生解釋,鈎端螺旋體是一種細菌,可以感染任何家禽及哺乳類動物,例如老鼠及貓狗等。受感染的動物,其排泄物帶有病菌,可污染河道和土壤。人類受感染的途徑,通常是由於接觸了受污染的水源和泥土,也可能是直接被動物傳染。「如果人體的皮膚、口腔、鼻腔或雙眼黏膜有傷口,繼而接觸了帶有鈎端螺旋體的動物排泄物或受污染的水源、土壤等,便有機會受感染。」

或致器官衰竭

  一旦受鈎端螺旋體感染,一般徵狀為出現高燒、頭痛、發冷、肌肉痠痛、嘔吐及腹瀉等,嚴重時可引致黃疸、肝、腎衰竭或腦膜炎。「超過八成患者只會出現輕微徵狀,不會有肝、腎功能衰退的情況,處方口服抗生素便可作有效治療。」

  姚醫生指,若患者出現腎衰竭或肝功能減弱,嚴重者有可能要入院接受腎透析支援性治療,大部分患者經過兩至三周療程,肝、腎功能都得以恢復。患者的潛伏期由兩日至三十日不等,只要在病發後五日內接受治療,治瘉率甚高。

預防有法

  要減低感染鈎端螺旋體病的機會率,飼養寵物時必須注意衞生,特別是如家中有免疫力較低的小孩和長者,更應時刻防患。

1. 養貓狗前應該先帶其找獸醫檢查,並注射疫苖。
2. 必須注意衞生,接觸寵物後要洗手。小心處理排泄物,清理後立即潔手。
3. 如有小朋友,應避免讓他們接觸寵物的排泄物,以免受細菌感染。家長應指導小孩在接觸寵物後,即時以梘液洗手。
4. 街貓及流浪狗有較高機會帶有細菌及病毒,應避免接觸。
5. 從事高風險行業如獸醫及農夫等人士,應穿着保護衣、戴手套和穿工作靴,並時常提高防患警覺。

  相關傳染病

•貓爪熱:如人體被帶有巴東氏桿菌(Bartonella Henselae)的貓隻爪傷或被其舔過,有機會受感染。患處會變得紅腫,約兩至三星期後,淋巴結便會發大,而且感到疼痛及發熱。
•弓形蟲:弓形蟲是一種依附在貓隻體內的寄生蟲,人類可經由接觸貓隻的糞便而受感染。孕婦如被傳染,有機會引致胎兒畸形、早產,甚至流產。因此孕婦必須避免處理貓隻的糞便。另主人應該定期為貓隻杜蟲,以及往獸醫診所檢查。

  ■醫生強調養寵物必須注意衞生,以防感染傳染病。
  ■農夫、渠務人員、獸醫或曾經參與遠足、划艇及垂釣等戶外活動人士,較易感染鈎端螺旋體病。
  ■接觸寵物後必須徹底潔手,確保衞生。
  ■貓隻雖會自行清潔身體,但仍應定時為其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