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非人類)動物互助社」成員Joanne日前領記者到古洞行了一轉,講解在新界東北發展下,恐超過2000隻動物將流離失所。亦揭示了在21世紀的發展計劃下,動物的安置仍沒被納入香港政府的考量中。
居民貓狗加社區動物愈2000隻Joanne指根據政府收地時間表,2018年打算清空整個新界東北,包括古洞、粉嶺北(即馬屎埔馬寶寶農場一帶),而根據政府估算,新界東北約有一千戶居民,「若按此計算,若每戶養2隻貓狗,便有2千隻動物面臨失所的情況;除了家貓家狗,在社區內亦有很多貓狗,由村民照顧,我們相信最後被迫遷而流離失所的動物遠超過二千隻。」Joanne指,只是古洞村,就分成18個區,面積相當大,另外還有粉嶺北一邊。
《村報》呼籲為動物絕育「古洞(非人類)動物互助社」成員努力在村內捉貓狗去絕育,又不時在編寫《村報》時,撰寫照顧動物的資訊,並將《村報》在張貼在村內及從村民的閘縫間塞進屋,令不少村民意識到需要為動物進行絕育。「村民有時也會主動來找我們,我們便會湊夠絕育貓狗數量,一同call車去診所。有些動物團體也曾幫助我們捉貓狗。」但有部份村民不願意為動物絕育,動物成有一定數量。
「互助社成員不時在垃圾站撿起被棄的貓狗BB,有些更被人放進垃圾桶內。」Joanne說。
發展思維無進步「去年位於黃大仙的衙前圍村重建,工人以鐵板圍封村落,但圍封前沒有先安置村內的動身。」Joanne說。來到發展規模更大的項目,政府仍以舊思維處理動物事宜。「政府除了沒有照顧居民的安置外,只一味叫人上公屋,沒有認真思考,這裡的生態和動物問題。如果村民上公屋,身邊的動物怎麼辦?貓可以上公屋,那狗又怎辦?到時狗狗面臨迫遷,會否有機構可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