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星期三

小赤狐事件現羅生門 海洋公園指與「引進動物政策」無關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8/04/%e5%b0%8f%e8%b5%a4%e7%8b%90%e4%ba%8b%e4%bb%b6%e7%8f%be%e7%be%85%e7%94%9f%e9%96%80%e3%80%80%e6%b5%b7%e6%b4%8b%e5%85%ac%e5%9c%92%e6%8c%87%e8%88%87%e3%80%8c%e5%bc%95%e9%80%b2%e5%8b%95%e7%89%a9%e6%94%bf/
小赤狐事件現羅生門,愛協早前指海洋公園暫時照顧狐狸6個月,並指海洋公園發現時赤狐後以不符「引進動物的政策」而提出交還小狐狸,但海洋公園回覆本報稱,拒收狐狸與「引進動物的政策」無關,又稱只跟愛協協議照顧兩星期。海洋公園又強調,正與漁護署及愛協商討對赤狐最好的安排,在有進一步安排,公園會繼續照顧該赤狐。愛協則對本報表示,有關「引進動物的政策」的講法,應以英文版本為準,該版本是指不符「Institutional Animal Collection Plan」。

愛協早前在其facebook專頁提到7月19日將小狐狸交海洋公園暫時照顧,「根據法例規定隔離6個月,以確保沒有狂犬病及其它傳染病才可為此野生動物安排領養。」並指基因測試判斷該狐狸屬於赤狐後,不符合該公園「引進動物的政策」,再加上人手問題未能繼續照顧,需要緊急交還小狐狸。

然而,海洋公園回覆本報時提出另一版本,首先指與愛協協議只是照顧狐狸兩星期,直至得知基因測試的結果,而「公園於7月31日透過基因測試得知該狐狸為赤狐。公園在幾經考量後,基於赤狐不適合與北極狐或園内其他動物一起生活,而公園亦未有符合赤狐福利要求的配套設施作為其長期居所,便於8月1日聯絡愛護動物協會商討照顧狐狸的可行方案。」

海洋公園又指拒收狐狸與「引進動物政策」無關,並指「愛護動物協會已了解公園的決定與引進動物政策無關,因此與本園於2017年8月3日共同發布新聞稿,交待事件的始末。」

愛協回應本報查詢時則表示,根據8月3日海洋公園與愛協的共同新聞稿,當日的協議是先進行基因測試,而估計測試約需要兩星期時間,故由海洋公園先照顧狐狸,直至有基因測試結果,再商討照顧狐狸的可行方案。

至於與「引進動物的政策」無關,愛協則稱可能是翻譯問題,應以英文版本為準,該版本寫法是「unfortunately does not comply with their Institutional Animal Collection Plan」。

然而,海洋公園網站並沒有交代該Institutional Animal Collection Plan的細節,只是在「引進動物的政策」中提到,海洋公園有Institutional Animal Collection Plan,作為將來引進野生動物收藏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