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

港大生親睹唐狗被踢 驚覺動物也分「貴賤」:想知香港人為乜養狗

2017-12-13 17:30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寵物/140910/%E6%B8%AF%E5%A4%A7%E7%94%9F%E8%A6%AA%E7%9D%B9%E5%94%90%E7%8B%97%E8%A2%AB%E8%B8%A2-%E9%A9%9A%E8%A6%BA%E5%8B%95%E7%89%A9%E4%B9%9F%E5%88%86-%E8%B2%B4%E8%B3%A4-%E6%83%B3%E7%9F%A5%E9%A6%99%E6%B8%AF%E4%BA%BA%E7%82%BA%E4%B9%9C%E9%A4%8A%E7%8B%97
  • 「我們說愛動物,但我們真的思考過何謂愛動物嗎?」就讀香港大港修讀社會學學系的3位學生Cusson、Harmony和Kelly問自己。
  • 於是,他們從最貼近大眾的動物開始,以寵物作為切入點,研究人們養寵物的心態,是愛?是炫耀?還是另有目的?為何鍾愛名種貓狗,卻不把唐狗放在眼內?
  • 在研究過程中,叫他們大吃一大驚的是,在彭福公園目睹一隻黑色唐狗被人大力踢開!「好震憾,我們呆了!」Cusson說。
  • 常說動物地位低,原來低處未算低,還有唐狗「墊底」。他們花了3個月時間調查、訪談、分析、研究,到底發現了些什麼?
Kelly(圖右)向其他參觀的同學講解,大家一見到狗狗便很興奮,認為唐狗很馴很親人,部分人對唐狗有歧視。(吳韻菁攝)

從最貼身開始 反問自己「何謂愛動物」
近年有關動物權益、動物福利、領養不買賣等的議題討論,不止時常在媒體報導中見到,連大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也愈來愈關心動物議題。本地數間大學開辦社會與動物關係的相關課程,亦多了學生以動物作為功課研究題材。

香港大學社會學學系的3位學生Cusson、Harmony和Kelly同樣喜歡動物,他們的畢業功課順理成章以研究動物議題為題材,更在畢業展上發表研究成果。

「原本我們想研究其他題目,如女性主義與素食主題的關係、動物測試等,但素食在香港仍未普及,還要討論與女性主義的關係,對於香港大眾來說距離太遠。我們決定從大眾最常接觸的動物說起,也即是寵物,希望能為社會帶來多一點討論和影響。」Cusson說。
(左起)Cusson、Kelly和Harmony,她們的研究題目為「香港現代飼養寵物文化與社會地位的關係」。(吳韻菁攝)

香港雖然多人養寵物,但很多地方如商場、餐廳、公共交通都不歡迎動物。」Kelly說,她觀察到動物仍然被社會邊緣化。而Harmony亦反思自己從小到大說「我愛動物」,當中究竟是什麼意思。「我說自己愛動物,但其實沒有真正思考過怎才是愛,或者自己對待動物的態度。

3位同學決定以「香港現代飼養寵物文化與社會地位的關係」為題目,探討香港人養狗的心態、對待純種狗、唐狗的迷思等。他們找來3個中產家庭訪談,了解他們飼養動物的心態,又到彭福公園作實地觀察,看看飼養不同狗隻品種狗主養寵物的習慣。3位同學的指導老師Carmen(右)指,這兩年也有學生以動物題議作探討。而她開講的「Human-Animal Relationship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課堂,150個名額亦全部滿座。(吳韻菁攝)Cusson請來動物組織Animal Asia的兩隻狗醫生,幾乎所有參觀者都被兩隻狗狗吸引到,停下來拍照和聽Cusson和組員的講解。(吳韻菁攝)參觀的同學可以聽一段於繁殖場偷錄的聲帶,感受動物在繁殖場中的感受。(吳韻菁攝)
唐狗天生有罪?
研究過程叫他們最深刻的是在彭福公園的一幕,他們親眼見到有狗主一腳踢開另一位狗主的黑色唐狗「墨寶」。Cusson提起這件事時,仍不禁露出驚嚇的神情。「當時我們正在和墨寶的主人聊天,想了解唐狗在社會上面對的困難。墨寶跑到一邊玩,忽然見到有人帶着一隻金毛尋回犬進公園,牠十分興奮地走過去想跟金毛犬玩,但由於墨寶的動作稍為大一點,金毛犬的主人見狀,馬上擋着墨寶,還一腳踢開墨寶。我們和墨寶主人呆了,完全來不及反應,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原來墨寶太早離開狗媽媽,又曾經在街上流浪,後來住進動物收容所3歲時才被領養,因此不太懂得指令和社交技巧,主人已努力教導墨寶,卻想不到仍換來這一腳。「墨寶的主人很傷心,她馬上把墨寶帶回身邊。但她說這不是第一腳,社會大眾對唐狗的傷害和誤解一直存在,她說要是兩隻狗打架,其中一隻是唐狗另一隻是純種狗,被罵的總是唐狗。」Cusson說。
牠就是慘被踢了一腳的「墨寶」。但願社會對唐狗的歧視能漸漸消除。(受訪者提供)

墨寶的主人很傷心,她馬上把墨寶帶回身邊。但她說這不是第一腳,社會大眾對唐狗的傷害和誤解一直存在,她說要是兩隻狗打架,其中一隻是唐狗另一隻是純種狗,被罵的總是唐狗。
Cusson (港大社會學學系學生)

動物被社會邊緣化,原來唐狗是邊緣中的邊緣,弱勢中的弱勢。還有那些殘疾的動物,同樣不被重視。
Cusson
畢業展覽上,3位同學即時向參觀者講解他們的研究和結果。(吳韻菁攝)展覽中有介紹「訓犬方法」,Cusson講解這些方法包括用電頸圈、鞭打等,有位養狗同學聽後,說要反思自己是否真的明瞭何謂愛動物。(吳韻菁攝)狗醫生:「我係一隻唐狗。」(吳韻菁攝)狗醫生:「我好乖又聽話。點解人類要歧視唐狗。」(吳韻菁攝)談到飼養動物與階級的關係,Cusson提到香港現時的獸醫服務收費頗高,未必照顧到基層養寵物的人。(吳韻菁攝)3位同學在彭福公園還見到不同的唐狗。(吳韻菁攝)
中產家庭愛養名種犬?
記者好奇為何3位同學邀約中產家庭作訪談,Cusson解釋他們想換另一個角度,探討養寵物的人抱持什麼心態。

組員Harmony指,組員原先假設中產購買純種狗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消費能力及品味,但訪談後卻發現情況未必如此。她簡述他們的訪談:「3個家庭各養不同的狗,有家庭同時養貴婦犬和唐狗,貴婦犬是買來的,因是繁殖犬的關係,腸胃太差於是要餵飼貴價生肉糧;另一隻唐狗較為健壯,可以乾糧作飼料,訪談中看得出狗主都非常疼兩隻愛犬。」

「另一個家庭甚至學動物傳心術,希望以更好的溝通方式來了解動物。即使有主人會為她養的純種狗打扮得靚靚去參加船P(船上派對),但訪談中發現她並非特意買狗來炫耀自己的身份。」

同時間,Cusson觀察到中產家庭養寵物時,確實會選用較貴價的飼料、保健品或醫療服務。「這是為了狗隻健康着想,但也反映不同社會階層人士,飼養寵物的方式確有差別。」他亦建議:「即使買狗的人並非刻意為了炫耀身份地位,但不意覺下其行為滲透着階級地位,這一點中產者也不應忽略。」

畢業展邀來狗醫生 與同學打破隔膜
如何能令人放下對純種狗的偏愛、對唐狗的歧視,令人們真正反思何為「愛動物」?Cusson以自身的經驗作回應,原來他也曾經對唐狗有一種莫明的恐懼。「從前見到唐狗,通常是在街上、地盤,感覺牠們好惡、又大隻、有點污糟。但這次研究讓我零距離接觸唐狗,終於打破了我從前對唐狗的印象,原來牠們好乖好馴。唯有多接觸,才能真正的認識。」因此Cusson在這次畢業展覽上,邀請了動物組織Animal Asia來帶同兩隻狗醫生到來,一隻是唐狗,另一隻則在繁殖場被拯救出來,希望參觀的同學可零距離接觸牠們,從而了解名種犬或非名種犬也同樣是值得珍惜的生命。

Cusson希望有意購買純種動物的人能多點思考,「這時代任何事情、物件都被市場化,那付錢買狗前不如想想背後是權力架構在支配,如寵物繁殖行業。非常繁殖場如何虐待動物,近年也愈揭愈多。要是我們付錢買狗,就如同支持寵物繁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