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星期三

動物離世欠傾訴對象隨時致抑鬱 心理學家:要有心理準備面對死亡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社區專題/180037/動物離世欠傾訴對象隨時致抑鬱-心理學家-要有心理準備面對死亡
家中有動物過世,旁人聽了大有可能叫你養過隻就算。然而,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卻指,動物過世對人的影響,切膚之痛好比喪親。黃蔚澄有過切身經歷,約於10年前有愛犬QQ逝世,當時帶著QQ求醫之際,一度被親友忽視狗狗的重要性而感心酸。然而,與親友離世不同,香港大約有一成住戶飼養動物,即是十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理解當事人的傷痛。

其後,他與志同道合研究動物離世的人,希望透過學術研究幫助同路人,也藉以自我療傷。研究發現,動物化為灰燼之後,有主人的哀傷因被指為誇張,鬱結在心不敢求助,隨時因而患上抑鬱症。一些主人分享:「講咗好多次我爸爸都唔係好明,佢覺得將屍體揼去後山咪算囉!不過丟垃圾好唔同,你唔會將一個親人揼落後山」、「我媽鬧我使乜為隻兔傷心成咁」、「我屋企人唔贊成我同佢睇醫生,成日都話我,點解仲要擺咁多錢落去」。

據統計處數字,香港在2010年有249,400個住戶飼養寵物,佔全港住戶10.6%。根據香港獸醫專業發展顧問2017年的研究報告,寵物貓狗數目由2010年至15/16年度的增長率是23%,15/16年度估計有510,600隻寵物貓狗,至2019年將增加6.9%至545,600隻。

視貓狗如親人有錯?
不少人視動物為子女,情感過份依賴有何隱憂?
不少人視動物為子女,情感過份依賴有何隱憂?

家庭計劃指導會2008年的調查顯示,逾八成已婚或同居受訪者拒絕生育或再生小孩。兩人家庭飼養狗和貓的比例,分別為30.9%和29.1%,較其次的三人家庭分別多5.4%和1.8%。養一個小孩因為教育、租金等因素,開支愈來愈大,不少人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願意生兒育女。漁農自然護理署2010年的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視飼養的貓狗為家庭成員之一。

不過,大多數動物的壽命較人類短,平均只有十年多,大家養之前,又有沒有想像過如何面對摰親的死亡?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副教授及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Paul)說:「香港人好少諗動物死後會點,一來太多資訊接收,二來連自己退休都諗唔掂,邊會諗動物幾時死?」雖則夫子有云:「未知生,焉知死」,但Paul認為由於動物壽命較人類短,家長(他稱寵物主人作家長)有需要做好心理準備面對生死,避免情感過份依賴動物,他日會過度傷心致抑鬱。

Paul於10年前面對過愛犬離世,過了三四年後,太太決定再養,難道不怕要再面對生離死別?他想了想說:「第一次係好難受,看著牠的情況差得好快,今天盲了,還聞到味,行來行去,過幾日已經無法走動。第二三次會好點,要有心理準備,預了牠有天會死。」
研究發現動物離去主人感內疚
為動物安樂死,對主人的心理造成極大負擔。(視覺中國)
為動物安樂死,對主人的心理造成極大負擔。(視覺中國)

過去他一直有做自殺哀傷的研究,愛犬QQ過世後,他答應過QQ,要為香港的動物做些事,於是,他將心理學結合動物研究,包括動物過世對人的影響。研究發現,動物離世的哀傷與不自然死亡的哀傷有相似之處。「不自然死亡例如交通意外死亡,身邊人會多了內疚、憤怒、歉意,會不會我做了這件事,牠就不會死呢?面對動物哀傷一樣會內疚,家長或會自責疏忽照顧,令動物有病;亦因為動物多痛苦都無法說話,家長要幫牠們決定何時安樂死,權力好overpowering(壓倒性),不知這個決定是否正確,說不定這刻不安樂死,之後會康復?」

質量研究於2013至15年由潘永樂、阮倩雅及黃蔚澄博士完成,團隊與31位於過去3年內因動物逝世而經歷哀傷歷程的家長面談,部分家長為動物選擇安樂死的感受:

「我硬係搵好多位去怪責自己係咪睇錯醫生,點解唔搵多個醫生,點解當時無質疑到。」

「我最內疚就係佢一共打左4針先安樂死,好似一啲都唔安樂,嗰日到而家係好內疚。」

「我覺得我要負全責,如果我唔帶佢去做絕育手術,就唔需要take呢個risk,亦都唔會令佢過唔到麻醉劑,我自己做錯。」

「我唔想俾人知道我做咁愚蠢既嘢累死隻狗……我知係為咗隻狗好,但個結果我真係整死咗佢,我係好痛……所以我唔係好想同人提我隻狗死咗。」
Paul指,尋找專業支援能助走出傷痛,例如找社工協助,社工會以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助人疏理想法,「當人哀傷時,抑鬱令想法好偏,只有黑白,沒有灰色地帶,不夠理性。治療就是疏理其思緒,助其認知),行為可能是鼓勵他做義工,認知和行為會互相影響。」(梁雪怡攝)
Paul指,尋找專業支援能助走出傷痛,例如找社工協助,社工會以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助人疏理想法,「當人哀傷時,抑鬱令想法好偏,只有黑白,沒有灰色地帶,不夠理性。治療就是疏理其思緒,助其認知),行為可能是鼓勵他做義工,認知和行為會互相影響。」(梁雪怡攝)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高級研究助理喻慧敏說:「我樓下有人隻狗離開之後抑鬱,現在會在街上餵貓。」Paul接著說:「因為不是人人都有養動物,所以很多人不能分享和理解,有時也會質疑自己是否太緊張,是否自己有問題。我也試過感到憤怒,但別人不明白也是可以理解的。」Paul身為臨床心理學家,當年面對喪犬之痛時又會怎樣自處?他想了想,緩緩地說:「我喊到癲,我選擇同人傾,真係要同人傾。」

哀傷以外,Paul從研究中分析經歷動物死亡後,亦帶來正面影響,即所謂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有部分家長不再養動物但會做義工,再養的都會更關心和推廣動物權益。」記者問,即是像你般,透過研究動物來推廣動物友善城市般,也是創傷後成長?Paul揚起嘴角,帶點羞澀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