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2017/10/28
經常有魚類集體死亡發出惡臭的天水圍明渠,昨又湧現逾萬條死魚,魚屍浮上水面開始腐爛,臭氣熏天,途經市民掩着口鼻,更索性繞路而走,食環署派工人打撈,撈走約兩噸魚屍,惟再有死魚浮起,情況未受控制。由於水面出現油污,區議員懷疑事件與有人在上游非法排放污水有關,促請當局徹查真相。
現場是天影路與天瑞邨之間的大明渠,昨晨七時許,晨運街坊途經發現渠內有大量死魚,部分積聚岸邊,亦有在渠中央漂浮,因魚屍已開始腐爛,發出陣陣惡臭,紛紛掩着口鼻而行,有晨運客為免吸入臭味,轉到附近公園做運動,途人亦改行其他道路。
水現油污及黃色泡沫
早上十時許,食環署接報派工人到場清理,用魚網將死魚撈起運走,至下午五時已撈起約兩噸死魚,大致清理完成,可是陸續再有死魚浮上水面,繼續發出惡臭。現場所見,明渠內的水頗為混濁,有油污浮起,並有黃色泡沫。元朗區區議員周永勤到場了解,他指死魚大部分是福壽魚,數量逾一萬條,渠務署、食環署及環保署曾派員到場巡視,初步懷疑上游有人非法排放污水,令大量魚類死亡,正就事件進行深入調查。
區又指,過往在相同地點曾出現類似情況,不過肇事原因各有不同,例如天氣溫差大等。他已就是次事件放入區議會議程,亦會向各相關政府部門作跟進及質詢,以查明事件是否涉及人為因素。
市民:每年有一至兩次
晨運客黃女士表示,該明渠每年都有一至兩次死魚漂浮情況,今次已經是「無咁臭」,但擔心死魚會惹來蚊患等衞生問題,希望當局徹查問題根源。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初步測試顯示河水含氧量偏低,該署人員沿河一帶巡查,初步無發現非法排放,惟河面明顯有油漬,現正進一步跟進追查,並已抽取河水作詳細化驗,如發現有違反環保法例情況,定必採取相應執法行動。
根據資料,今年五月明渠亦曾出現大量死魚,最嚴重要算於二○一四年九月,當時爆發死魚潮,渠務署於三日內撈獲六點五噸死魚,數量多達四萬條,經調查後,懷疑事件與附近一個回收場在發生大火後,污水流入渠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