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

【棄養動物.四】考牌養狗可行嗎? 生命教育、絕育同樣重要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周報/282468/棄養動物-四-考牌養狗可行嗎-生命教育-絕育同樣重要
現時養狗門檻甚低,只要到寵物店付出數千元,或是到動物福利機構也可以進行領養。然而,主人未必有足夠的養動物知識和動物管理技巧,以致帶牠們回家後,為主人帶來一些麻煩,甚至有人因而棄養。在部分國家,養狗要先上訓練課程,主人要考牌才可以養狗,讓主人知道養寵物要負上的責任。在香港,又可行嗎?

民間組織「香港動物福利法(民間草擬)」的三位代表成員都認為,養狗前應該修讀課程,了解狗的行為特性,減少日後的潛在傷害,例如從教育方面令主人有「飼主謹慎責任」,而不是只從立法層面阻嚇。除此以外,又有什麼政策可以從源頭減少被遺棄動物的出現?

此乃《回到第零天 領養不棄養》專題報道之四
動物福利法(民間草擬)代表(左起)二元、麥淑貞和林進文認為,立法是重要的一步,但細節和配套要同步改善,才能減少棄養情況。(鄭子峰攝)
動物福利法(民間草擬)代表(左起)二元、麥淑貞和林進文認為,立法是重要的一步,但細節和配套要同步改善,才能減少棄養情況。(鄭子峰攝)

考牌養狗可行嗎?
養狗要考牌,在香港可能較少聽到,但不少國家都推行此政策,瑞士早於2008年開始引進養狗培訓課程,惟於2017年正式廢除。當時,任何買狗或領養者均須出席四小時的實踐行為訓練班,首次養狗人士更要參與一小時的理論課。2005年當地曾發生嚴重的狗隻咬人事故,引進課程的原意是希望減少因管理狗隻不善造成的意外,惟當局發現事故沒有明顯減少,反映課程效果不理想,故取消此政策。

林進文認為,養狗應像考車牌,飼養前要持有基礎訓練牌照,獲取證書後才批准養狗。其所屬組織曾與漁護署洽商,署方卻憂慮此舉會減少人們領養意欲。但他認為牌照的意義在於,令公眾知道養狗要負上責任,要照料及教導狗隻,要助牠學習融入人類生活。
他們認為訓練狗隻不是為了讓牠「變乖」,而是讓主人明白狗隻的行為。(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他們認為訓練狗隻不是為了讓牠「變乖」,而是讓主人明白狗隻的行為。(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近年漁護署亦有舉辦免費的犬隻訓練課程,2013至2018年5月期間舉辦了22次犬隻訓練課程,約有750名狗主參加。課程包括理論及實踐課,介紹常見的犬隻行為問題,教授訓練犬隻的基本技巧,推廣盡責主人的訊息。署方表示,學員反應踴躍,課程能加強狗主管理狗隻的知識。

現時香港的寵物貓狗數目由2005年的297,100隻,增長72%至2016年的510,600隻。麥淑貞說,願意上堂訓練狗隻的狗主屬少數。「狗主肯去上堂,很多時是因為狗隻出現行為問題,例如吠叫太厲害,甚至影響到他人、被投訴,才會找訓練師訓練。」
麥淑貞指,狗主肯去上堂,很多時是因為狗隻已出現行為問題。(VCG)
麥淑貞指,狗主肯去上堂,很多時是因為狗隻已出現行為問題。(VCG)

強制訓練課程,是否不可取?組織的三位成員都一致認為,外國立法及廢除的原意跟香港不同,不能因此推翻成效。除了瑞士外,德國執行的動物保護法亦甚嚴厲。新狗主必須帶同狗隻接受為期三個月的訓練課程,當中包括服從訓練、狗隻與人類的相處技巧訓練等,才可以持有養狗牌照。

此外,國家每年向飼主徵收狗稅,而稅額在不同地區有所不同。在柏林養一隻狗,每年需繳付120歐元,每隻額外的狗每年為180歐元。當地對棄養者更會徵收高額罰款,金額高達數萬歐元。除了強制課程,當局亦在源頭嚴格限制,例如市民無法在寵物店隨意買狗,除了從收容所領養,民眾只可向有資格認證的繁殖業主購買。
愛護動物協會時不時會舉辦不同的活動,讓小朋友有機會了解對待動物的態度。(鄧倩螢攝)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領養部的狗都很活潑,期待有人帶牠到新的家。(鄧倩螢攝)
愛護動物協會除了貓狗外,也接收到其他類型的寵物。(鄧倩螢攝)
玻璃窗前的「足印」讓狗隻和來訪的人「氣味接觸」,狗隻一般都很友善。李(鄧倩螢攝)
寵物被主人遺棄的原因繁多,貓咪Stan因為喵聲「吵耳」,而來到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鄧倩螢攝)
從小接受生命教育
當然,民眾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 林進文表示,曾向漁護署倡議推行強制課程,署方則回應,他們鼓勵教育市民,但不是強制推行條例。麥淑貞指出,現時的問題是整個環境無法令狗主自律,故應認真推行強制措施。趙明明負責在不同機構及學校推廣「領養不棄養」,她指出,現時香港的生命教育課程不足。「可惜整個教育制度只有小學和幼稚園會提及動物,中學是沒有的,教育制度忽略生命教育及德育課。我們希望小朋友明白講座內容後,可以成為小小的大使,知道棄養動物的經歷,了解牠們不是工具,不是玩具,是一個個生命。」

現時香港的生命教育課程並沒有完整的框架,包涵的概念和課題多而廣泛,失卻焦點。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副教授陳志威在《香港生命教育課程的框架》一文提到,生命教育從屬於 「德育、公民與國民教育」,範疇包括公民教育、《基本法》教育、人權教育、國民教育、禁毒教育、品德及倫理教育等。文中指,生命教育只是「德育、公民與國民教育」的一個部分,而且這學科一直以來不是具完整和嚴謹框架的正規課程,校方以滲透方式藉隱蔽課程、學校活動,以及透過各學科的正規課程來推動。
愛護動物協會的活動希望小朋友和父母也能建立正確的養寵物意識。(鄧倩螢攝)
愛護動物協會的活動希望小朋友和父母也能建立正確的養寵物意識。(鄧倩螢攝)

生命教育可以透過很多方式實踐,謝婉儀不時接待各團體到動物暫託中心「阿棍屋」做義工,幫忙換水、清潔排泄物、帶狗隻外出等。「我想做許多教育的工作,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被遺棄小狗的苦況,身體力行去幫牠們,投入愛護生命的行列,從而培育接班人,將來能夠接手。」

她相信,小小的事情,甚至只是來抱一抱小狗,也可以帶來生活上的改變。這些親近動物的機會,也是真正的生命教育課。
阿棍屋的寵物手推車讓義工可以和狗隻一同外出,讓義工學習和狗隻相處。(高仲明攝)
阿棍屋的寵物手推車讓義工可以和狗隻一同外出,讓義工學習和狗隻相處。(高仲明攝)

不僅狗主和民眾需要教育,若要減少流浪動物的數目,動物的行為是否也需要管束?二元提到,絕育也是有效的方法。從2000年起,多個民間組織及動物福利機構,包括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以「捕捉、絕育、放回」(Trap-Neuter-Return,簡稱TNR)的方法,為捕獲的流浪貓狗絕育,然後將其放回原來所在地。倡議者認為,借助TNR方式絕育,流浪狗的數目會因自然死亡而逐步減少。

漁護署協助兩間動物福利機構,於2015至2018年期間推行為期三年的流浪狗「捕捉、絕育、放回」試驗計劃,政府指無法達到他們預期的計劃目標─把試驗區的流浪狗數目每年平均減少10%。此後,若機構有意推行這類計劃,政府會持開放態度。
愛護動物協會也是政府協助推行TNR計劃的機構之一,趙明明認為絕育也是重要的減少流浪貓狗的措施。(鄧倩螢攝)
愛護動物協會也是政府協助推行TNR計劃的機構之一,趙明明認為絕育也是重要的減少流浪貓狗的措施。(鄧倩螢攝)

只是,政府對TNR的「開綠燈」回應,其實附帶條件,有關機構推行前須獲得社區支持。香港愛護動物協會認為,這意味如果機構有意推行,需經廣泛的公眾諮詢程序,令正式落實計劃存在不少變數及障礙。這亦反映本應由政府推動及落實的政策,「外判」予動物福利機構。趙明明表示,街頭流浪貓狗趨增,是人為造成的問題。「替牠們打針、做身體檢查是想控制牠們的數量,不然數目就會持續增長,TNR需要各方協助和體諒。」.

對於TNR計劃難遏制流浪動物數目,鄺俊宇回應:「當然是效益不彰,流浪動物的壽命至少有六至七年,TNR計劃為期三年,那些狗當然繼續存在。如果原生地有100隻狗,即使推行TNR計劃,數字難免沒有大幅減少。這反映政府很迂腐,根本沒有考慮以其他方法取代人道毀滅。這一年會是好時機,希望在立法倡議的過程,可以同步推行其他政策。」
鄺俊宇認為,政府處理流浪動物的想法很迂腐,沒有考慮以其他方法取代人道毀滅。(黃寶瑩攝)
鄺俊宇認為,政府處理流浪動物的想法很迂腐,沒有考慮以其他方法取代人道毀滅。(黃寶瑩攝)

香港動物福利法(民間草擬)代表計劃在1月20日舉行「我撐動保法 阻止政府hea立法」遊行集會活動。林進文說,立法不是單一的事,需要整個配套去做,若最終政府不執法也是徒然。

他說,「我們詢問政府如何整合策劃,但當局只是『見步行步』,沒有全面考慮或提供路線圖。他們的角度是,動物沒有權利,只有福利。什麼是福利,就是有水有糧,籠子要有一定的大小,這些都只是基本而已。在外國,別人談論的是如何讓動物進餐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你想想,我們多落後?」

多個組織代表都指出,棄養的源頭在於繁殖場大量繁殖、養狗代價不高、民眾教育不足,法例的阻嚇性及執行力度太低,因此政府應訂立《動物保護法》。想改變流浪貓狗流落收容所的命運,這些上游政策都做好了嗎?港府表示,台灣於2017年首季開始推行流浪動物「零安樂死」政策,實施情況及成效尚有待觀察。修法帶來的隱憂,政府又看到嗎?

上文節錄自第14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14日)《回到第零天 領養不棄養》專題中的《虐待動物代價低 棄養源頭須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