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3日星期六

八鄉中心小學的貓老師 讓學生關注社區動物

2017-06-15 11:25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orangenews.hk/lifestyle/system/2017/06/06/010059845.shtml

這是一間充滿鳥語花香的小學,就像在電影裡看到的鄉村學校。來到八鄉中心小學,彷如走進另一世界,這裡有著跟一般小學不一樣的外觀,你會訝異於學校與大自然竟是如此的緊密接合,不獨有種類繁多的花草和蜂蝶,還有被照顧得肥肥白白的貓的蹤跡,牠們都是「八鄉愛貓組」和全校師生的寵兒,更是學生生命教育課的老師。
「八鄉愛貓組」由杜老師與馬老師於成功申請教師夢想基金後成立。把基金用於照顧貓咪,源自幾乎每天都會看到的「貓日常」。學校附近有個廢置的工場,工場主人養了幾隻貓,但沒有帶貓絕育,後來工場撤走了,主人卻沒有將貓帶走,貓愈生愈多,不時走到學校覓食。一天,老師發現這些來自廢墟的貓,隻隻骨瘦如柴,其中一隻還翻學校的垃圾桶,為的只是找到一丁點食物。
後來兩位老師又在校內發現了一隻懷孕的母貓。馬老師說:「當時我們甚麼都沒有,沒有貓屋,也沒有能讓貓遮風擋雨的地方。我們只能撿來紙箱,給貓媽媽一些食物,但也不是每天餵。」母貓知道學校裡有人給吃的,生了孩子後,一家大小齊到學校討飯吃。兩位老師決定把這幾隻貓收留在貓舍,其中四隻是貓媽媽和牠的三個孩子,另一隻也是學校附近的貓,常到校內搵食。
「可說是因利乘便吧,我們開始計劃用申請到的基金去幫助這些貓,同時希望藉此減少社區內流浪貓的數量,從而減少居民對貓的投訴。」一開始,兩位老師沒有太多成熟的想法,提供給貓的設施也比較簡單。杜老師說:「我們搭建了一個簡陋的帳篷,後來覺得學校的室外環境固然好,貓本身也適應,但同時想給牠們安穩的地方休息,活動空間再大一點,室內外能夠互通就最好不過了。」
說易行難,兩位老師的專業是教學,不是建屋,能做出室內外互通的空間,一點都不簡單。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以外,要抽大量課外時間研究、嘗試,一手一腳搭建,試完又試,花費的不光是時間,還有精神與汗水。杜老師說:「我們沒有建屋的經驗,構思貓屋的結構時非常傷腦筋,加上是五六月天,很熱,蚊子也多,但人手不多,主要是我和馬老師。現在回想起來,那過程真是漫長,挺辛苦的。」貓舍最終建成,從室內的組合屋延伸到室外猶如迷宮的花園,處處可見兩位老師的巧思。貓在這裡可走、可跳、可滾、可躲,可親親大自然,又有遮風擋雨的安樂窩。
除了兩位老師,貓舍還有十位小貓奴。「十位同學沒養過動物,也沒有接觸過街貓,但他們本身對貓有興趣,會留意街貓。」照顧貓貓零經驗,兩位老師完全不介意。「我們讓同學來貓舍的主要目的不在於要他們照顧貓,而是希望他們在照顧的過程中,建立愛惜不同生命的價值觀。這十位同學明白了這層意義,再由他們把這種觀念帶給其他同學。」
在上學日,每天會有兩位同學輪流負責在課餘時間到貓舍換水、補糧、清潔貓廁。貓舍運作至今不到一年,小貓奴卻也很上心。杜老師說:「同學如果在第一個小息來不了,會提前跟我們說,能不能在第二個小息時讓他們去照顧貓。同學不會覺得換水補糧很悶,也不嫌棄清潔貓廁所,反而很準時出席,很落力去做,非常盡責。」
每個星期五,兩位老師都會帶領同學分享貓事,例如貓的起居飲食習慣,從乾糧和濕糧的分別,到貓喜歡與不喜歡的事情、如何與貓接觸等都有講到。分享與討論是按階段進行的,老師會引導同學思考和探討更深層的現象:學校為何會出現貓?學校附近還有其他貓嗎?牠們為甚麼會在外流浪?杜老師說:「有時候也會帶學生到校外觀察,希望他們多反思社區動物的生活情況,我們應如何看待社區動物?怎樣做才不再令更多流浪動物出現?再進一步是想他們多關心社區的人事和學會尊重生命。」
貓舍內的貓是八鄉中心小學的成員,也是同學的「學習對象」。同學把貓畫進自製的繪本內組成故事,又會用文字描寫貓的神態,做不同的討論。早前老師還帶領其一個年級的學生到嶺南大學參觀,看看其他學校的人如何照顧貓咪。馬老師謂:「最想學生知道人和其他動物能社區內共存,也想他們知道不只一個社區有貓,而每個社區都有一些有心人照顧社區動物。」
看到學生從零開始認識社區動物,變得開始留意、關注,有些更會身體力行,給貓食物,都是價值觀培養的成果。學生年紀不同,關心社區動物的方式不同,但愛動物的心是一致的。「接觸過貓舍的貓後,高年班的同學會更仔細觀察社區動物,有些同學發現家附近有貓,回到學校會問我們可以怎樣幫貓。低年班的同學知道貓舍的貓生病了,向老師提議寫心意卡,最後整個年級的同學每人一張卡,貓貓收到很多祝福。」
這些都是可喜的教育成果。回想起成立貓舍的初衷,杜老師另有一番感受:「一開始目的很純粹,就是想幫區內的小動物。後來愈想愈多,愈做愈多。我想貓舍現在不只是照顧社區動物,更核心想做到的,是讓大家一起去反思,為甚麼社區內會有這些朝不保夕的動物出現?牠們的生活條件又為甚麼這麼差?牠們不只沒東西吃,還被流浪狗追,那些狗又是怎麼出現的?我們想學生可多觀察,多思考,希望他們不要成為製造流浪動物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