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星期日

番薯作餌 鐵籠常關 毒藥包膠 懶理垃圾 食環署嘥公帑 四千元滅一鼠

《蘋果日報》,2019/7/19

香港鼠患嚴重,過去一年已爆發6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食環署年花兩億公帑防治鼠患,但每年卻僅捕獲4.4萬隻老鼠,平均滅一鼠要花逾4,500元。《蘋果》訪問中港滅鼠專家,並直擊長沙灣、土瓜灣、荃灣等鼠患黑點,發現食環署捉鼠方法至少有四大錯誤,包括長期使用欠吸引力的生番薯做鼠餌、捉鼠籠生銹損毀或「門常關」、毒鼠餌以密封膠袋包裝致老鼠難以吃下,加上未有清理後巷垃圾廚餘致老鼠滋生。消息稱食環署正測試新的高科技捉鼠器材,並於部份黑點試用新餌包括雞頭、鵝頭,望更有效滅鼠保障市民健康。

食環署2018年捕獲及收集到44,378隻死鼠及活鼠,較前年增8.1%,污穢後巷林立的長沙灣區為鼠患最嚴重地區,去年捕獲6,094隻老鼠,較前年大升45.9%,令人憂慮。為亡羊補牢,食環署5月20日起已展開為期3個月全港滅鼠大行動,並在各區擺放大量老鼠籠及毒餌。但記者近日巡視土瓜灣、長沙灣及荃灣等鼠患黑點,發現鼠患仍嚴重。

以土瓜灣北帝街及鴻光街一帶後巷為例,上址放近20個食環署外判商的老鼠籠,但幾乎全部都使用老鼠不愛吃的生番薯做餌,根本沒老鼠上當,每當假期前夕更疑有工人把鼠籠的門關上,滅鼠成效成疑。

改雞鵝頭作餌始見效

另一黑點長沙灣永康街後巷,食環署外判商雖已擺放了約10個老鼠籠,以及約20包放在密封透明膠袋內的毒鼠餌,但記者晚上仍見到約10隻老鼠橫行,牠們不理捕鼠籠;另外毒餌被膠袋包着,故亦沒有老鼠問津。上述鼠患黑點的共通點是衞生惡劣,常有積水、垃圾、廚餘及廢紙皮,令老鼠容易匿藏及繁殖。

荃灣楊屋道街市附近後巷鼠患更猖獗,商舖投訴部份老鼠大如貓,更入舖內咬爛電線,但上址鼠患近日出現轉機。7月3日晚,記者發現河背街、川龍街一帶,突出現了逾50個食環署外判商老鼠籠,籠內更出現了中港鼠王公認是吸引力較高的鼠餌,包括雞頭、燒鵝頸及燒鵝頭等,消息人士稱原來部份外判商已悄悄試用不同新餌望加強滅鼠效果。翌日清晨外判商人員前來檢查時,記者確認一晚之內,放入新餌的鼠籠成功捉到3隻活鼠,證明新鼠餌吸引力遠勝傳統生番薯。

引入夜視鏡監察黑點

《蘋果》訪問中港兩鼠王,兩人同認為本港黑點滅鼠成效差,主因是食環署鼠餌無吸引力及毒鼠餌放置不當。內地鼠王李鏡就解釋,生番薯對老鼠其實全無吸引力,把毒餌放進膠袋再吊在近牆水管同樣是錯誤,只會令老鼠卻步,膠袋亦屬多餘。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副主席陳偉強亦指,生番薯作餌嚴重缺乏吸引力,食環署其實可於番薯或藥餌中混和花生醬、花生碎甚至味精粉以增香味。

食環署回應指為加強滅鼠會引入新科技,包括引入夜視閉路電視鏡頭在鼠患黑點監察老鼠出沒情況,以助制訂滅鼠行動,署方又正於荃灣區街市測試一款氣壓滅鼠器。消息稱,這儀器用二氣化碳推動「殺傷栓」,以殺死偷吃鼠餌的老鼠。

另稿:
彩雲邨爆大鼠戊肝 人心惶惶

本港一年內錄得6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蘋果》重返去年爆發全球首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的黃大仙彩雲邨,發現大廈外牆雖已安裝「防鼠擋」,邨內亦放置大量老鼠藥,但近月仍有大膽老鼠爬牆進入寓所,居民憂心忡忡。有居民更訴苦指寓所疑曾被老鼠入侵污染食物,令大人小孩齊染病發燒,至今仍猶有餘悸,只望盡快調遷以遠離鼠患。

居民申請調遷

去年9月,一名居住在彩雲邨的56歲男子,感染全球首宗大鼠戊型肝炎,令全港衞生問題響起警號。彩雲邨單位數目接近一萬個,多名居民受訪時同稱,去年鼠患最嚴重時,不少低層住戶都曾遭老鼠入屋,有住戶要自行購買強力黏膠板捕鼠,另有高層住客指老鼠竟會爬上17樓單位咬爛衣服和食物。《蘋果》近日到訪彩雲邨,發現幾乎每座大廈都放置了捕鼠籠,多處均放有毒鼠餌,但仍有住戶訴苦指老鼠繼續入屋。

飛鳳樓低層單位外籍男住客Rafizlal是受害人之一,他指去年夏天曾有老鼠潛入其寓所,數天後他與女兒都發高燒,懷疑起因是兩父女吃了曾遭老鼠接觸致受到污染的食物。雖然兩父女其後已康復,但整家人都仍活有恐懼中。Rafizlal指妻子雖已每天不停打掃,但鼠群仍不時經平台爬水管入屋,他認為禍因是常有缺德住客在電梯大堂亂棄垃圾,為保障家人健康他已向房署申請調遷。

另稿:
淘寶神器越貴越廢

中港鼠患嚴重,令淘寶網多款「捉鼠神器」熱賣。《蘋果》實測6種淘寶有售的捕鼠器材(2元至258元人民幣),包括老鼠夾、黏鼠板、老鼠籠、捉鼠水桶、高科技電子捉鼠籠及高電壓滅鼠器。但在佐敦谷及永康街等鼠患黑點實測9天發現,6種神器效能及質素欠佳,高科技器材全軍覆沒。9天測試中最後只能成功捕殺一鼠,功臣是僅售3元人民幣的老鼠夾,顯示貴價捉鼠器材不一定特別有效。

3元老鼠夾見效

以6款器材中最貴(258元人民幣)的「紅外線智能捕鼠神器」為例,其原理是老鼠經過時,感應器會自動啟動電子閘把老鼠困着。但記者實測發現感應器不夠靈敏,而且落閘速度太慢,老鼠偷吃鼠餌後仍有足夠時間逃走。價錢第二貴的高電壓滅鼠器(190元人民幣),原理是令環型金屬片通電,電死過路的老鼠,但記者測試約4天後,發現滅鼠器僅能成功殺死蟑螂。而且由於它設計簡陋,接駁兩電極的電線缺乏良好的固定裝置,有短路風險。至於3款不同形狀及大小的老鼠籠,老鼠更是完全不上當,拒絕入籠。

售價最便宜的黏鼠板(2元人民幣)更出現黏力不足的問題,多隻老鼠縱踏上黏鼠板偷吃餌,黏板仍未能黏實鼠腳,讓牠們白白逃走。9天的測試中,只有僅售3元人民幣的老鼠夾能捕殺一鼠,事緣在永康街一老鼠欲偷吃餌,結果失手觸動了老鼠夾,遭夾至爆肚慘死。

另稿:
內地捕捉隊嘲食環用60年代方法

內地鼠王李鏡就笑指,食環署一直以生番薯作鼠餌乃非常荒謬,「60年代先有人用番薯捉老鼠!」他解釋是因港人生活質素越來越高,「老鼠會偷吃人的食物,故隨着港人生活水平提高,給老鼠吃的鼠餌也要提高質素才能吸引到牠們上當!」

秘訣在於加調味料

李鏡就公開了他多年來成功捕捉大量老鼠的秘密,關鍵是精心炮製的鼠餌。他指會在作鼠餌的食材上加入合適的調味料,包括醋、酒、雞血、奶粉、鹽、糖、油甚至味精粉。他指這類調味料可蘸在叉燒、蝦肉、乳鴿上,用來引誘老鼠。例如醋可令鼠餌不易變質及容易發揮味道,燒酒有助吸引雄性老鼠,雞血則是雌性老鼠的最愛。他指若使用有吸引力的鼠餌,縱使只用簡單器材如老鼠籠,也容易捉到老鼠。李鏡就的徒弟駱美仔及駱雄知則指出,要成功捉鼠須先了解老鼠習性,包括作息時間、覓食路線等,才能事半功倍。記者曾在廣州直擊這捉鼠團隊的行動,發現他們會提前到目標地點探路,憑老鼠屎等指標找出「鼠路」及鼠洞位置,然後捕鼠團隊會在鼠洞附近使用較為靈敏的老鼠籠(有踏板設計,容易觸動籠門)或是高黏性的黏鼠板,配合精製的鼠餌,以捕獲最多的老鼠。 

另稿:
乙明邨議辦愛貓變老鼠剋星

老鼠令人聞之色變,是因老鼠可傳播多種疾病包括能致命的鼠疫,1894年香港曾爆發大型鼠疫,約半年內有2,000多人喪命,據報當年曾有三分之一的人逃離香港。面對近年鼠患加劇,不少市民或會考慮養貓驅鼠,但難免為擔心養尊處優的寵物貓究竟能否成功捕鼠?對此疑問,愛護動物協會獸醫周至欣向市民派定心丸。她解釋,貓的唾液中有特殊的蛋白質,老鼠對這種氣味「聞到都驚」。故家中若有貓,即使「唔打得都嚇得」,單靠氣味已有助防止老鼠入侵家中。

不過也有花貓天生一副好身手,毋須靠嚇,純靠實力即成為老鼠剋星。像沙田乙明邨即有一隻「四蹄踏雪」的治鼠奇貓,這隻叫「寶寶」的小黑貓最高紀錄曾一天捉到4隻老鼠,其主人是沙田區議員丘文俊。他指過去一年寶寶至少獵殺20隻老鼠,其捕鼠能力備受肯定,成為街坊口中的「殺神寶寶」。但原來寶寶身世可憐,牠與其餘六兄弟姐妹於停車場出生,原前路茫茫,幸丘文俊在寶寶10日大時把牠收養,與丘的辦事處養的貓女「叮叮」成為議辦孖寶。

深受街坊歡迎

寶寶捕鼠時雖然辣手無情,但性格卻「超嗲人」,加上乙明邨本身鼠患嚴重,故牠深受街坊歡迎。但丘議員指縱有捉鼠好貓,也難解決因環境帶來的鼠患,像邨內多個大花糟及街市附近的垃圾站一帶,因常有人亂拋垃圾及廚餘,故至今仍是鼠患黑點。